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门诊160例无牙颌修复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实验组80例;未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80例.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对心理疏导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调查患者修复后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的全口义齿满意及通过对义齿牙面食糜宽度的测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组患者试戴全口义齿第1个月与第3个月满意相比,语音、固位、舒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语音、咀嚼、固位、舒适性也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组患者全口义齿牙面食糜宽度为(0.39±0.13)ram,未进行心理疏导组为(1.78±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无牙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提高其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和修复治疗效果.

  • 标签: 无牙颌 心理疏导 满意度
  • 简介: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种植科患者360例,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54例,涉及上颌窦提升手术86例,植骨术64例.按患者就诊顺序给每位患者编号,奇数患者为心理护理组,偶数患者为对照组,每位患者初次就诊心理护理前和心理护理后(术后24h)分别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dentalanxietyscale,MDAS)[1],评估患者牙科焦虑情况.MDAS由4个问题条目组成,每条目5个备选答案,分值1-5分,4题选项分数之和为MDAS得分,MDAS评分≥11分可诊断为牙科焦虑症.

  • 标签: 口腔种植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基本措施。然而气管插管后患者因气道刺激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口腔的清洁、抑菌作用相应下降。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1],口腔内微生物快速繁殖,易引起各种口腔及肺部并发症。近年来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证实,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与其发生有直接的关系[2-3]。做好口腔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探索一种简单高效的口腔护理方法也因此显得较为重要。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口腔冲洗
  • 简介:目的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口腔正畸治疗的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丛性的实践效果。方法对286例错胎畸形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时采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护理。结果整个护理过程护患沟通良好.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逐年上升,2012年患者的满意率为95.2%、依从性为93.8%,2013年满意率为97.3%、依丛性为95.6%,2014年满意率为99.5%、依丛性为98.5%。结论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可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互动与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 口腔正畸治疗 护患关系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牙列缺失患者微创种植牙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种植科行微创种植手术的患者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微创种植牙的围手术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种植体植入顺利患者感觉良好,种植体存活率达94.01%,术后未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患者基本能按要求维护种植体。结论:口腔种植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是种植牙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致精心的口腔护理可提高种植体存活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老年牙列缺失 微创 种植牙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后患牙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来锦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因牙周病导致个别牙严重错牙合畸形患者19例(患牙26颗),GTR术后6个月开始正畸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患牙牙周状况。结果19例患者经牙周-正畸治疗后,有17例达到矫治目标,牙周状况明显改善。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的前牙牙槽骨高度略有增加,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R手术可使牙周-正畸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性及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病 正畸治疗
  • 简介:水肿、疼痛和张口受限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必然产生的症状,受到包括手术难易程度、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何减轻术后反应获得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广泛关注.根据文献资料,减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术后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技术的改进等.其中,寻找更好的手术策略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近3年来关于不同手术策略影响术后反应程度的文献,其中的手术策略主要包括不同的翻瓣方式、新辅助手术技术和不同的缝合方法等三个方面.

  • 标签: 磨牙 第三 阻生 拔牙 术后反应 翻瓣 缝合
  • 简介:2014年7月11日,《中国口腔医学信息》杂志学生采编部2014年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9个委员单位的学生编委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促进中国口腔医学信息的快速交流,建立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交流平台。会上,各委员单位的学生编委们分别对上年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学生编委们对来年的工作做出了规划和展望,并提出了很多进一步完善杂志的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口腔医学信息 年度工作 会议 杂志 中国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 简介: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矫正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患者术后上颌骨的稳定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34例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均行改良LeFortⅠ型截骨术前徙上颌骨,其中29例患者同期行BSSRO和/或颏成形术,术后随访时间≥12月.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测量上齿槽座(A)点、后鼻嵴(PNS)点、∠SNA的变化.结果34例患者术后1年以上(平均19个月)水平向复发率为(20.10±18.09)%;垂直向复发率为(34.78±32.89)%.∠SNA术前平均为77.9°,术后即刻为82.3°,术后1年以上为81.4°.水平向复发率与上颌骨前徙量无相关性(P>0.05),但垂直向的复发率与上颌骨下移量呈正相关性(P<0.05).通过对15例连续随访患者资料的方差分析提示,上颌骨术后复发主要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结论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前徙术后具有一定程度的复发,其复发主要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垂直向的复发率与颌骨下移量成正相关.

  • 标签: 正颌外科 唇腭裂 上颌前徙 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需要气管切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乳膏组(R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0.9%氯化钠溶液组(N组,20例)。在开始缝合切口时(约术毕前1h),R组和D组分别用30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N组以同样的时间输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在术毕气管切开更换气管套管时,R组在气管套管外壁涂抹利多卡因乳膏。比较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期间呛咳、躁动的情况以及心率(HR)、血压(BP)和呼吸(RR)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三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2)苏醒期R组追加芬太尼的次数和追加芬太尼后血氧饱和(SpO2)下降至90%以下的例数均明显少于D组和N组(D组:χ2=7.619,P=0.006,χ2=8.547,P=0.003;N组:χ2=25.600,P<0.05,χ2=24.000,P<0.05),D组少于N组(χ2=7.619,P=0.006;χ2=6.995,P=0.008);(2)苏醒时呛咳评分R组明显低于D组和N组(D组:P=0.006;N组:P<0.05),D组明显低于N组(P=0.007),追加芬太尼后D组和N组呛咳评分明显下降,苏醒30min至1h又再度上升,而R组的呛咳评分在苏醒期各时间点都较低且无明显波动(F=0.716,P=0.702);(3)苏醒期Rass评分显示R组一直处于平稳的最佳镇静状态(F=0.886,P=0.662),而D组和N组的镇静程度不佳,在追加芬太尼前后呈现由烦躁到镇静过度的转变,其中N组最为明显(D组:F=4.335,P=0.017;N组:F=20.476,P<0.05);(4)麻醉诱导前与苏醒期R组HR、BP及RR的变化均不明显(HR:F=1.876,P=0.225;MAP:F=1.520,P=0.301;RR:F=1.112,P=0.465),D组和N组的波动比较明显,其中N组波动最�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利多卡因乳膏 全麻苏醒期 气管切开 镇静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