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聋人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对象,其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针对聋人心理健康测量的研究主要以心理测验和问卷法为主。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聋人心理健康测量方面的研究现状,现有研究在聋人心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聋人心理健康研究。

  • 标签: 聋人 心理健康 心理测验 问卷法
  • 简介: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临床及遗传学表型,并筛查常见耳聋致病基因。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测,完成该湖南籍耳聋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绘制家系遗传图谱,分析其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对最常见的GJB2,SLC26A4和12SrRNA共3个耳聋基因八个位点以及线粒体DNA全组序列进行初步筛查。结果该家系共5代,现存家系成员35人,耳聋患者10人,除两人发病较晚,余均为自幼发病,听力曲线呈盆覆型,造成部分言语功能障碍,进展性加重,起初为中频受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逐渐累积高低频,表现为全频听力损失,发展为重度-极重度耳聋。对候选致病基因突变筛查,未发现致病突变。结论该耳聋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进一步将通过新一代测序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其致病基因进行探索。

  • 标签: 家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耳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临床医疗系统的普及程度不断增加,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医疗系统的支持。医疗系统不仅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及继续经营也有重大意义。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乎到患者的实际利益,对医院接下来将对患者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就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与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进行分析。

  • 标签: 临床检验 参考测量系统 分析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班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接受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同时使用替罗班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科学的观察表及处理预案,对其治疗中早期并发症观察和处理,并与非应用替罗班治疗的安全性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对其有效的护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使用替罗班治件疗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血小板下降、局部轻度血肿、穿刺点出血率较高。与替罗班治疗差异显著P<0.05,但及时观察和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上合用盐酸替罗班能彻底的抑制PCI术后血小板凝集从而降低心脏不良事的发生,然而能增加出血的发生率,但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能有效降低替罗班带来的副作用。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围手术期 替罗非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1日至7日住院病区的100名患儿进行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计划拔管率为74%,为此与2014年2月,成立了呵护圈,通过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实施与对策、效果评价8个步骤后,确认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结果住院患儿计划拔管率由74%降至至活动后3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通过对住院患儿静脉穿刺固定、健康宣教、操作流程相关因素的改进,有效的降低住院患儿留置针计划拔管率。

  • 标签: 品管圈 儿童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饲患者26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计划拔管发生率及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计划拔管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观察组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提高了自身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结论正确对老年鼻饲患者有效的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鼻饲患者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司酮对异位妊娠临床症状和血β-HCG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米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β-HCG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司酮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β-HC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微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耳鼻咽喉头颈部结外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65例头颈部结外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对病理学特征及其分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其中NK细胞或者是T细胞淋巴瘤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40例,所占百分比为61.54%;大B细胞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19例,所占百分比为29.23%;剩下的患者是由其他情况发展形成的肿瘤病变患者有6例,所占百分比为9.23%。结论头颈部结外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在患者的不同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方面都存在非常明显的病理学特征,因此临床中可以通过这些病理学特点加以有效诊断。

  • 标签: 耳鼻咽喉 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病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