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近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善用阴阳辨证治疗临床疑难杂症,并提倡调和阴阳的治法是外科治疗的根本。究其学术渊源,明清以来多部医籍中提到阴阳辨证对痈肿疮疔的辨治的重要性,其中以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外科重阴阳辨证的代表。因此阴阳学说和阴阳辨证不但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中医的皮外科中对临床识病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阴阳辨证 赵炳南 皮外科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受累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NPSL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美国风湿病学会定义了19种常见表现,包括头痛、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癫痫发作、脑血管病变等。遗传因素、自身抗体、血脑屏障受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等因素均参与了NPSLE的发病,主要通过炎症反应和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缺血两种发病机制致病。炎症反应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缺血性病变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改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活动程度或疾病累积损害程度、合并其他严重NPSLE或病史、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阳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仍需进一步完善大规模、统一标准的高质量研究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精神狼疮 危险因素 炎症 抗磷脂抗体 治疗
  • 简介: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可能遭受身体伤害、心理伤害、思想伤害以及表现在财产、学业、个人声誉等的伤害。而对策就是编写新生入学案例读本,加强健康恋爱观与性行为的引导教育,在线咨询保护隐私,建立学生观察员监督机制,以及建立咨询救助中心等。

  • 标签: 性教育 恋爱伤害 女护生
  • 简介:亚健康是与疾病相关但并非疾病的身体功能现象。本文综述了焦虑、紧张、日晒、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对常见皮肤病如银屑病、斑秃、痤疮等的影响,为临床更好地通过调整亚健康状态,减少环境及心理社会因素对皮肤健康的影响,为亚健康相关皮肤病康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亚健康 皮肤病 影响
  • 简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系《黄帝内经》中经典条文,是对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涵盖了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有形物质的协调统一。“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皆为阴阳失调、正邪相争,邪不胜正所致。因此,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扶助正气、祛邪于外的治病与养生之道。进一步深入理解“阴平阳秘”的中医稳态观有助于把握人体衰老的过程研究,从而将中医美容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指导临床。早在《黄帝内经》就将养生之道的论述“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等内容列于《素问》之卷首,较为系统地阐述和记载了有关美容、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初步的抗衰老的预防理念。

  • 标签: 《黄帝内经》 阴平阳秘 中医美容 内环境稳态 临床指导
  • 简介: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临床上多用于气虚血亏之证,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气虚脏器下垂、自汗、盗汗、水肿、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并治肢体萎废等疾患的治疗。

  • 标签: 临床应用 黄芪 兴奋 气虚血亏 肺虚咳嗽 益气升阳
  • 简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以前被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是一种环境生长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农村或城市的湿土壤、沼泽地及河流中,属于条件致病菌,是一种具有抗酸染色特性却有别于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的细菌,目前全世界已发现NTM约154种,但大部分为腐生菌,真正致病者仅占少数。近年来,国内NTM病发病率不断增长,主要见于免疫损伤者,如HIV感染者、AIDS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癌症患者以及儿童等。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白疕"。外用中成药治疗银屑病因其针对性强、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银屑病治疗中。银屑病的外用中成药种类多样,疗效不一。本文通过总结归纳古今外用中成药对银屑病治疗的作用,为银屑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银屑病 中医外治 研究进展
  • 简介:维甲酸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个子受体,包括两类子受体家族即RARs和RXRs。维甲酸受体与维甲酸结合后被激活,通过维甲酸信号通路作用于特异性靶基因而发挥不同效应,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维甲酸、维甲酸受体及其分类、维甲酸信号通路、维甲酸受体在皮肤中的表达和功能,以及维甲酸受体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维甲酸 维甲酸受体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小鼠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表达,并探讨其在播散性毛孢子菌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尾静脉分别接种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悬液和生理盐水,接种后3d、7d、14d、21d及28d,对小鼠肾脏载菌量进行测定;取小鼠内眦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清,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血清IL-10和TGF-β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脾脏IL-10mRNA和TGF-β1mRNA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试验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肾脏载菌量与血清IL-10、TGF-β1、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量及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脾脏IL-10mRNA表达量、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脾脏TGF-β1mRNA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接种后3d,试验组小鼠肾脏载菌量为(69.5±9.1)cfu/mg,接种后7d,小鼠肾脏载菌量达到峰值,为(120.3±11.4)cfu/mg,其后载菌量逐渐降低,接种后28d为(2.0±2.5)cfu/mg。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与TGF-β1表达水平在7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接种后7d、14d、21d,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种后7d、14d、21d,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小鼠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量在7d逐渐增高,14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对照组水平。接种后7d、14d、21d,小鼠脾脏IL-10mRNA、TGF-β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脾脏IL-10mRNA、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脾脏TGF-β1mRNA表达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

  • 标签: 毛孢子菌病 播散性 阿萨希毛孢子菌 IL-10 TGF-β1
  • 简介:线技术美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美容手段,在改善面部、体部皮肤的质地和松垂老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越来越成为医美行业关注的焦点。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就埋线美容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区别,以及各自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处理分类论述,力求给施术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埋线美容 并发症
  • 简介:三国时期魏、蜀、吴首脑人物曹操、刘备、孙权的性能力,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分析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他们各自的主观条件也有一定关系。三国君主的性能力、性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性格和作风。而他们的性格作风必会影响其事业。

  • 标签: 曹操 孙权 刘备 性能力 国运 事业
  • 简介:回顾分析中国无绿藻病的发病状况及趋势,对无绿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真菌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全面分析。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以皮肤型为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手段。含特征性的内孢子是无绿藻属鉴定的一个重要特征。发病以皮肤无绿藻病多见,系统感染少见。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按照中国的人口及环境状况,无绿藻病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超过目前的文献报道数,主要由于此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同时,对此菌的鉴定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目前无绿藻病的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感染率。

  • 标签: 无绿藻病 大型无绿藻 中型无绿藻 小型无绿藻
  • 简介:性变态犯罪是一种发生率低但危害很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类型。笔者首先分析了性变态犯罪人的犯罪原因,包括主体原因和主体外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矫治对策,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 标签: 性变态 犯罪心理 矫治 对策
  • 简介:性病患者既是性病的传播者,又是性病的受害者。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作为性病诊疗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充分的了解。笔者观察研究了收治的116例性病患者心理状态并进行了心理疏导治疗,体会如下。

  • 标签: 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 病患 心理疏导治疗 精神压力 心理反应
  • 简介:复方青黛胶囊由青黛、马齿苋、白芷、土茯苓、紫草、贯众、蒲公英、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斑、祛风止痒的功效;其基本方剂来源于陕西柞水县的地方方剂并加以改良,研究发现其对急性潮红、发疹及脱屑性皮肤病疗效明显,尤其对银屑病、玫瑰糠疹、皮炎、湿疹的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随着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的广泛深入研究,并对其剂型进行改良,成为不良反应更少、服用更为方便的胶囊剂型.本文对20年来国内复方青黛胶囊在各种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不良反应分析和防范进行简要回顾。

  • 标签: 复方青黛胶囊 皮肤病 应用 评价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患者血清IL-10的水平,分析其与痤疮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IL-10在痤疮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痤疮患者(按Pillsbury分为Ⅰ~Ⅳ级,每级15例,共4组)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痤疮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白介素10(IL-10)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五组血清的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与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研究组各组血清IL-1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健康人高,IL-10可能参与了痤疮的发病机制但不能用来评价痤疮的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痤疮 白介素-10 ELISA
  • 简介:同性恋是人类学、社会学、精神卫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直到19世纪才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同性恋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小群体,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目前,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方案第三版工作组(CCMD-3),正在探讨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国际疾病分类方案(ICD-10)进一步接轨的

  • 标签: 同性恋 心理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文中综述了该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组织细胞增生症 窦性 皮肤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调查我国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为研究我国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数据,同时帮助各群体正确认识性教育,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环境。方法:随机选取8所中学共3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以上学校38名教师及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或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访,同时随机抽取20住学生家长进行相关采访。结果: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状况、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中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态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学生 性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