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1995年开始在皮肤科应用,可以实现皮肤活体的细胞水平成像。经过20余年的发展,RCM技术在皮肤病筛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治疗评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RCM技术的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进行评述。

  • 标签: 共聚焦显微镜 反射式 应用 挑战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有潜在接触致敏性的化学品,其曾经导致了接触性皮炎的流行。近来,欧洲引进一种新的防腐剂,其仅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MI)而不含甲基氯异噻唑酮(MCI),并被用于诸如涂料、胶水、化妆品等产品中。本文描述了含MI和MCI的防腐剂引发的工厂内接触性变态反应的暴发。工厂内14名涂料工人中4名发生了MI引发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均对MI和MCI/MI呈阳性反应,且对MI的反应强于MCI/MI,表明MI为主要致敏剂。MCI/MI混合物仍被广泛使用,因此将来还能见到各种暴露与致敏现象。本文资料显示MI为一种潜在的刺激物,并可能导致人类接触性变态反应。这种添加在化妆品中并可能被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所接触的防腐剂是否安全需仔细监测。

  • 标签: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甲基异噻唑啉酮 涂料 MCI 防腐剂 阳性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典型银屑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3例皮损不典型、可疑银屑病的皮损进行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microscopy,RCM)扫描,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3例患者的RCM图像均具有Munro微脓肿及银屑病样增生模式,与组织病理改变相互对应,符合寻常性银屑病的改变。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不典型银屑病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意义,给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银屑病 皮损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主要总结并探讨几种常见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microscopy,RCM)下的镜像特征以及RCM技术在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寻常性银屑病的RCM研究较多且相对深入,已建立了观察银屑病不同病期及疗程的量化指标。玫瑰糠疹的RCM研究比较缺乏,可能与该病相对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有限的RCM分辨率有关。扁平苔藓的RCM诊断可以达到类似于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水准,但毛发红糠疹应用RCM观察其特异性组织病理表现相对困难。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和光泽苔藓的RCM研究虽少但其表现较为特异。RCM技术已为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极大帮助,有待设备技术的更新改良和更多简便实用的应用研究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及前景。

  • 标签: 银屑病 玫瑰糠疹 扁平苔藓 毛发红糠疹 硬化萎缩性苔藓 光泽苔藓
  • 简介:目的观察凉血活血胶囊治疗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组。结果凉血活血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皮损体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复方青黛胶囊,凉血活胶囊组总有效率为62.5%,虽优于复方青黛胶囊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凉血活血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皮肤瘙痒,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小便异常等临床伴随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复方青黛胶囊,结论凉血活血胶囊治疗血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凉血活血胶囊 治疗 血热型银屑病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评价淋清颗粒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淋清颗粒口服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用药6周后观察2组患者痤疮皮损的变化情况,计算疗效指标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4%和7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轻中度痤疮,淋清颗粒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热淋清颗粒 丹参酮
  • 简介:目的研究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证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控作用。方法入选银屑病血证患者抽取静脉血,分离PBMCs,并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混合接种培养48h,加入五种不同组别的动物药理血清,即蒸馏水空白组、消银解毒饮组、凉血方组、解毒方组、甲氨蝶呤阳性对照组,并于不同体积分数培养混合细胞48h,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测定药物对HaCat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药物对混合培养细胞上清TNF-α的影响。结果消银解毒饮能有效的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01),且效果优于拆方中药组(P〈0.05);消银解毒饮能降低混合培养细胞分泌TNF-α(P〈0.05),且与拆方两组比较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消银解毒饮能有效的抑制角质细胞活化增殖,对银屑病血证TNF-α有免疫调节作用,凉血类中药与解毒类中药协同作用治疗血型银屑病效果可能更佳。

  • 标签: 银屑病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 消银解毒饮
  • 简介:目的观察NB-UVB(窄波中波紫外线)联合凉血消风汤治疗血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将10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窄波UVB联合凉血消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窄波UVB照射治疗,2组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窄波UVB联合凉血消风汤治疗血型寻常型银屑病收到了良好疗效。

  • 标签: 窄波中波紫外线 凉血消风汤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2 银屑病 血热型
  • 简介:目的从消银汤对血型银屑病患者疗效及血清中T-bet/GATA3平衡影响,探讨消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中医辨证评分的变化及外周血中T-bet、GATA3及T-bet/GATA3水平变化,并对其与皮损严重度作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bet及T-bet/GATA3分别为0.14±0.07、5.55±0.9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银屑病患者外周血GATA3为0.15±0.06,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经药物治疗后T-bet、T-bet/GATA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GATA3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改变不明显。T-bet/GATA3与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消银汤对血型银屑病患者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bet、T-bet/GATA3水平。

  • 标签: 消银汤 银屑病 T-BET/GATA3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治疗血证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IL-2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组和阿维A联合青黄膏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7、IL-22、IL-23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组(20例)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各因子水平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指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17、IL-22、IL-23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1)。两组间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血证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IL-17、IL-22、IL-23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活血汤 白介素17 白介素22 白介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