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Sezary综合。患者男,70岁,反复躯干四肢红斑伴痒1年,加重半月。入院查体:双侧腹股沟各扪及一肿大淋巴结。皮肤专科检查:躯干、四肢红斑,脱屑,干燥,红皮样改变;双手掌、足底角化,脱屑,皲裂。组织病理示淋巴细胞移入表皮,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核不规则;免疫组化示:CD45RO(+)、CD3(+)、CD4(+)、CD8(-)、CD20(-);外周血涂片见异型淋巴细胞10%;淋巴细胞免疫分型CD4+/CD8+为13.44,诊断:Sezary综合

  • 标签: SEZARY综合征
  • 简介:报告1例Klippel-Trenauney综合。患儿男,13岁。左下肢粗大13年,左踝部反复溃疡10年。有典型的鲜红斑痣、静脉曲张、软组织和骨肥大,患侧下肢继发淤积性溃疡,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未见动静脉瘘。诊断为Klippel-Treranney综合

  • 标签: Klippel-Trenauney综合征 溃疡 淤积性
  • 简介:患者,男,29岁。面部、腋窝反复丘疹、脓疱、囊肿、脓肿、瘢痕增生16年,累及颈项部、腹股沟、臀部、大腿根部6年,加重3月。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角栓形成,棘层增厚,上皮角延长,基底细胞层色素颗粒增生,真皮内胶原纤维增生、致密,真皮血管、毛囊周围少量单一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分泌物细菌、真菌涂片示:G+球菌。分泌物细菌培养为无乳链球菌。药敏结果示对头孢拉定、强力霉素、氨苄霉素等敏感。诊断为完全型毛囊闭锁三联

  • 标签: 毛囊闭锁三联征
  • 简介: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的内在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1993年至2013年内从中医角度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的文献进行梳理,统计明确提出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的证候频数,并提取病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66篇文献中,多囊卵巢综合一病最常见的证型为痰湿证,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湿和血瘀.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的病机复杂,应重视肾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痰湿和血瘀丽种因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证候 证候要素 频数统计 文献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骨盆疼痛综合(CPPS)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IDH)的相关性,以探究CPPS可能的病因,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对门诊CPPS患者行腰椎间盘(腰3~骶1)CT检查,CLIDH阳性患者行腰椎牵引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前后4周,分别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包括疼痛症状、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70例不明原因CPPS患者中141例(82.94%)存在CLIDH。治疗后NIH-CPSI总分由(25.49±5.27)分下降到(14.16±4.61)分(P<0.05),其中疼痛评分由(12.85±2.92)分下降到(7.82±2.65)分(P<0.05),排尿症状评分由(4.45±2.74)分下降到(2.19±2.21)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由(8.20±1.78)分下降到(4.16±2.18)分(P<0.05)。结论:CLIDH可能是造成大多数“不明原因CPPS”的重要病因之一,对此类CPPS患者行腰椎牵引和中药口服治疗,疗效明显,简便无创。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PPS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独活寄生汤
  • 简介:目的:比较来曲唑与氯米芬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不孕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不孕门诊的PCOS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米芬组34例和来曲唑组36例,70例患者共进行129个促排卵周期,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来曲唑组临床妊娠率为38.89%,明显优于氯米芬组17.65%的妊娠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组在优势卵泡率、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均优于氯米芬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不孕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值得在一定范围内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促排卵 来曲唑 氯米芬 临床妊娠率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定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56.25%银屑病患者有抑郁症状,28.75%有焦虑症状;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患者的比例降至15.63%,焦虑患者降至4.5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复。

  • 标签: 银屑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报告1例迟发性皮肤卟啉症合并丙型肝炎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针对皮损程度实施皮肤创面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避光和预防丙型肝炎相关知识,充分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正确对待疾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经6个月积极综合治疗护理后,患者皮肤病损基本康复,目前病情稳定。

  • 标签: 卟啉症 皮肤 丙型肝炎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炉甘石洗剂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亚急性湿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皮损面予以处理,对照组仅以炉甘石洗剂涂擦,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清洁皮损,经中药熏蒸后,外用炉甘石洗剂。结果:护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9.96,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特殊护理能提高炉甘石洗剂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护理 亚急性湿疹 炉甘石洗剂
  • 简介: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伐昔洛韦片0.3g/次,每日2次,同时联合UVA、UVB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剂量、方法同治疗组。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有效率、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1月后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治疗中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注重眼部、皮肤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统计方法采用礸2检验及t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礸2=6.21,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8.33%)比对照组(21.67%)明显降低(礸2=5.39,P<0.05);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7、5.86、11.3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昔洛韦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并能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 UVA NB-UVB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及体会。方法:将9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及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5.54、6.43,P值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9,P=0.079)。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窄谱中波紫外线 银屑病
  • 简介:目的:分析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CA)的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其在艾拉光动力治疗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1日~2013年4月31日于我所性病科就诊的99例尖锐湿疣患者,依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均采用艾拉光动力治疗,两组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治愈率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CA患者存在恐惧、焦虑、多疑和忧郁等负性情绪,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各种负性心理状况的人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治愈率达94.0%,与对照组(8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P<0.05);实验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仅有4例复发,而对照组有25例患者病情反复,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心理情况,并采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拉光动力 尖锐湿疣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