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迈之灵联合连翘败毒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口服迈之灵和连翘败毒;对照组31例,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头孢拉定胶囊或左氧氟沙星,疗程均为4周,每周复诊1次,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7.8%、94.5%,对照组分别为48.4%、83.9%;治疗组在退红、消肿、止痛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迈之灵联合连翘败毒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确切、可靠。

  • 标签: 迈之灵片 连翘败毒片 湿热瘀阻 血栓性浅静脉炎
  • 简介:报告单发性汗腺螺旋腺瘤1例.患者女,31岁,右上臂暗红色结节伴压痛10年余.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基本正常,真皮内可见多个边界清楚的瘤细胞团块,周围有纤维膜包裹,瘤细胞核密集和强嗜碱性,细胞相互交织排列,瘤组织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细胞核大,淡染,位于细胞团块中央;另一种细胞核核,深染,排列在细胞索周边.瘤细胞部分排列成玫瑰花样或呈管腺状结构.免疫组化:S100阳性.诊断符合单发性汗腺螺旋腺瘤.

  • 标签: 腺瘤 小汗腺 单发性
  • 简介:患者女,58岁。右侧小趾外跖侧根部淡红色斑块5年,皮损反复出血,逐渐增大。皮损组织病理:肿瘤位于表皮内,与表皮相连,界清,真皮乳头内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肿瘤细胞大小形状一致,呈立方形,排列紧密,细胞核嗜碱性,可见导管分化,细胞间桥。免疫组化示:CEA(-),EMA(+),S100(-),PAS部分(+),P53部分(+)。诊断:汗腺汗孔瘤。予手术完整切除,随访未复发。

  • 标签: 小汗腺 汗孔瘤 足部 文献复习
  • 简介:斑秃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斑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毛囊自身免疫性疾病11l。笔者应用薄芝口服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57例轻度斑秃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薄芝片 曲安奈德注射液 斑秃
  • 简介: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或阿维A胶囊联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皮肤扁平苔藓的疗效比较。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3组。A组: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200mL/d静脉滴注及皮损处中药封包,10~20d为1个疗程。B组:阿维A胶囊20~40mg/d[相当于0.5mg/(kg·d)]口服,余治疗同A组。C组:雷公藤多甙40~60mg/d[相当于0.8mg/(kg·d)]口服,余治疗同A组。结果A、B、C组治疗10d后,有效率分别为40.00%、63.33%和75.00%。C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d后,有效率分别为70.00%、93.33%和93.75%。C组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治疗方案治疗皮肤扁平苔藓均有效。但B组、C组疗程短,疗效佳。C组起效快,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雷公藤多甙片 阿维A胶囊 扁平苔藓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因左侧颈部红色丘疹4年,于2012年7月16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颈部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增多,呈单侧分布,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既往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见数个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质中,呈单侧带状分布,见图1。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

  • 标签: 螺旋腺瘤 小汗腺
  • 简介:患者女,31岁。右前臂屈侧暗红色斑块伴疼痛、多汗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可见丛状分布、数目增多的成熟汗腺腺体,并见丛状分布的血管增生伴成熟管腔形成。诊断: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

  • 标签: 错构瘤 小汗腺 血管瘤样
  • 简介:89岁男性患者,双下肢肿胀、血管迂曲20余年,左踝外侧皮肤反复溃破、结痂3年。皮肤科查体:左踝部紫色及褐色色素沉着斑,斑上可见3个绿豆大小糜烂面,组织病理符合汗腺汗孔瘤及淤积性皮炎诊断。肿瘤经局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皮炎 淤积性 小汗腺汗孔瘤
  • 简介:目的观察郁金银屑对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皮损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和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及两者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郁金银屑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另2组裸鼠均用10%普萘洛尔涂于背部皮肤,2次/d,连续1周的方法造银屑病模型。成模后郁金银屑组按0.25g/kg剂量灌郁金银屑混悬液治疗2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对裸鼠背部皮损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皮损组织均浆液KGF和AREG的蛋白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KGFmRNA和AREG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郁金银屑组造模后PASI评分、匀浆液中KGF和AREG明显升高,KGFmRNA和AREGmRNA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在治疗2周后,模型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郁金银屑组PASI评分、匀浆液中KGF和AREG降低,KGFmRNA和AREGmRNA低表达,与同组治疗前和模型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郁金银屑治疗银屑病机制与降低表皮组织匀浆液中KGF和AREG、下调两者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郁金银屑片 银屑病模型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 双调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依匹斯汀联合中医拔罐刺络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匹斯汀抗过敏治疗,观察组联合拔罐兼梅花针经络针刺治疗,对照组联合除湿止痒乳膏涂抹,1个月为1疗程,均治疗2疗程。通过有效率、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评分(EASI)、瘙痒积分、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9,P〈0.05),EASI积分、瘙痒积分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组胺药依匹斯汀联合拔罐刺络疗法治疗慢性湿疹可显著降低患者EASI积分和瘙痒积分,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同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湿疹 依匹斯汀 拔罐刺络
  • 简介:目的:评价驱白巴布期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给予驱白巴布期口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对照组1给予驱白巴布期口服,对照组2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以面部疗效最好,躯干次之,四肢疗效最差。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驱白巴布期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Abstract

  • 标签: 白癜风 驱白巴布期片 他克莫司软膏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36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30例应用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对照组206例应用切口剪刮法治疗。结果:切口超声乳化法疗效较好,有效率为89.41%,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6.47%,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腋臭,疗效好,遗留瘢痕,并发症少。

  • 标签: 腋臭 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 疗效
  • 简介:一71岁韩国男性前额出现孤立的红色斑块。该斑块出现已有1年,并缓慢增大。体检发现前额上正中线部有一轻微隆起的、1.5cm×1.5cm红色斑块。体力活动或情绪应激反应均不诱发该斑块出汗。皮损无疼痛或触痛。患者前额部无外伤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外分泌腺数目增加,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血管沟扩张。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外分泌腺对S100和癌胚抗原(CEA)染色呈阳性,血管沟对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呈阳性。上述结果符合汗腺血管瘤性错构瘤的诊断。随访1年皮损无改变。

  • 标签: 血管瘤性错构瘤 小汗腺 前额 迟发性 癌胚抗原(CEA)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 简介: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YAG激光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的黄褐斑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氨甲环酸加Q开关YAG激光治疗,对照组仅予以Q开关YAG激光治疗,两组均同时辅以中药面膜外敷。治疗3~12个月,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1.67%,治疗组较对照组对面部色斑治疗占明显优势(P=0.014),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YAG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好,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氨甲环酸片 Q开关YAG激光 黄褐斑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评价阴茎皮/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狭窄优劣。方法:利用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关于阴茎皮/口腔黏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狭窄临床研究文章,提取资料,应用State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非随机对照研究和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99人。唯一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口腔黏膜组与阴茎皮组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90.5%vs87.5%,P=0.07)。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表明,口腔黏膜组优于阴茎皮组(RR=0.86,95%CI0.77-0.96,P=0.008)。按手术方式亚组分析表明,采用背侧镶嵌尿道成形术,口腔黏膜与阴茎皮效果相当(RR=0.90,95%CI:0.77-1.06)。结论:阴茎皮移植物与口腔黏膜游离移植物在前尿道狭窄一期背侧镶嵌成形术中效果相当,皆可选择。但此结论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 口腔黏膜 阴茎皮片 移植物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甲泼尼龙(商品名:尤金)小剂量急诊用药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t临床开放性试验。入选患者口服甲泼尼龙0.5mg/(kg.d),依据病情疗程3~7d,并在用药后第4、7、14天进行症状和体征的评分。结果入组112例非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治疗后第4、7、14天平均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疗效达到明显缓解以上的患者分别为53.56%、88.39%和94.63%。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治疗非重型药物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疗效稳定,安全性好。

  • 标签: 药物性皮炎 非重型 甲泼尼龙片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现阶段实现彻底治愈具有很大挑战性。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一系列新的治疗靶点不断涌现。研究提示分子生物制剂(Janus激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有望为银屑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更多选择。目前大部分分子抑制剂还处于临床Ⅱ期或Ⅲ期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银屑病 Janus激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蛋白激酶C抑制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 简介:紫外线光疗是银屑病等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研究发现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311mm)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最佳,且红斑效应相对较小。火把花根近来也被推荐用于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笔者尝试将两者合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窄谱中波紫外线 火把花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