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变态与其说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不如说是刻板的性心理偏离,它是婴幼儿性欲活动的扭曲派生形式.其病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生长发育复演过程中性欲(里比多)和性心理的停顿(固定)、返祖现象、变异或其他障碍,主要通过幼稚性行为的方式获得性高潮的经验.第二个原因是早年,尤其是儿时,通过非性交的行为,或者主要不是通过与同龄异性性交所得感官感受而获得性高潮的经验,在其中枢神经系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当一个人处于第三精神状态或其他病理状态时,这些变态行为和经验会反复"闪回",甚至形成"以往经验与现实知觉"往复运动的所谓"经验隧道";这个人就会反复表现出性变态的行为.

  • 标签: 性变态 心理障碍 精神状态 病理状态 经验隧道 病因分析
  • 简介:变态犯罪是一种发生率低但危害很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类型。笔者首先分析了性变态犯罪人的犯罪原因,包括主体原因和主体外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矫治对策,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 标签: 性变态 犯罪心理 矫治 对策
  • 简介:随着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的情况日益加重,各种空气污染物如烟尘、悬浮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PM2.5,因其容易沉积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并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最终导致疾病.近年来大多数研究关注PM2.5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针对PM2.5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对PM2.5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以及新认识进行综述.

  • 标签: PM2.5 变态反应 特应性皮炎 PM2.5
  • 简介: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性与人格是互相影响的。文章介绍了心理学家对性与人格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对同性恋及性变态者的人格研究、影响个体性态度的人格变量、男女两性对待性态度的异同。文章最后提出应探求性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 标签: 人格 同性恋 性变态 性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剂(CTHHG)对小鼠光变态反应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其中,有一组为模型对照组,五组为用药组,另设正常动物为空白对照组。以氯丙嗪为光敏剂,经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光变态反应模型。灌胃采用0.2mL/10g,1次/d,直至光激发当天,共13d。并于激发后48h,通过测定小鼠耳部的肿胀厚度差、重量差、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数来判断各组药物抗光变态反应的效果。结果CTHHG对于激发前后的左耳厚度差、激发后左右耳厚度差及重量差、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几个指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的作用更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THHG对激发前后左耳厚度差的影响,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激发后左右耳厚度差及重量差的影响,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激发后小鼠耳真皮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的影响,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高剂量组P〈0.01,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CTHHG对光变态反应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 标签: 复方昆明山海棠颗粒剂 光变态反应 药效学
  • 简介:慢性创伤患者常患治疗相关的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对1999-2004年间德国Essen医科大学皮肤科治疗过的慢性创伤患者的皮肤斑贴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总计105例慢性创伤患者接受斑贴试验。检测到其中68例对至少1种物质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有秘鲁香脂、布洛芬L-101、芳香混合物、羊毛蜡醇和松香。还有4例患者对创口敷料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当前慢性创伤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的致敏谱,也提示了一旦出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征象,注意伤口敷料成分及进行斑贴试验的重要性。

  • 标签: 接触性过敏反应 创伤患者 慢性 变态反应 皮肤斑贴试验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简介:目的:比较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心理人格倾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UPI、APSEA量表)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分别回收UPI有效问卷773份,其中男286份,女487份;APSEA有效问卷1356份,其中男577份,女779份。结果UPI总分≥25者,男生占24.1%,女生占25.5%;APSEA评分〉80者,男生占8.8%,女生占9.2%,经穿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17、0.07,P值均〉0.05)。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检验APSEA总评分〉80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r男生〉r女生〉0,表明痤疮越严重,APSEA总评分〉80的发生率越高,而且男生组关联性比女生组强。男女生患者的心理问题均表现为焦虑、抑郁、社交障碍和缺乏自信,女生患病后比男生更容易情绪失控(男69.3%,女79.7%)、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男48.9%,女62.3%)和不愿与外界接触(男45.4%,女5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痤疮越严重,受影响的程度越高。患有严重痤疮的男生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更高。

  • 标签: 痤疮 心理人格倾向 生活质量 UPI APSEA
  • 简介:在地铁建筑工人中暴发可疑的接触性皮炎被疑系一种新的以双酚A/F为基质的环氧树脂系(ERS)所致。建筑工人在向混凝土墙壁中插入铁栏时应用了ERSs。本研究旨在明确ERS的成分(如果有)是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对22例接触过ERS的建筑工人中的20例进行斑贴试验,7例对组分A发生反应的患者中的5例接受该组分的不同亚成分的斑贴试验。有9例患者(9/22,40.9%)出现可疑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这9例中有7例对组分A发生阳性反应,而11例无症状个体对组分A均未发生反应,所有个体对组分B均为阴性反应。5例接受进一步斑贴试验的个体中,全部对间一苯二甲基二氨发生反应,4例对1,6-己二醇二环氧甘油醚发生反应,3例对F型双酚及0.25%凡士林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仅有1例对A型双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ERSs引发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可能涉及硬化剂、稀释剂及树脂,应对其所有成分进行斑贴试验。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建筑工人 双酚A
  • 简介:目的:探索男性同性恋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共性因子的性别倾向性.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印制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对60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个别测验,并与男、女异性恋者各30名进行比较.对所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男性同性恋组与女性对照组都具有3个MMPI共性因子.并在组成上十分相似,而男性对照组则具有4个MMPI共性因子,并在组成上与前两者具有很大差异性.结论:男性同性恋具有和女性相似的MMPI共性因子.

  • 标签: 男性同性恋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共性因子 性别倾向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