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认知治疗是当今世界主流的疗法之一但是其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矛盾。为了逋应中国的文化,本文引入效标的概念,封经典的认知治疗模式进行了修订:提出治疗的重点是帮助当事人克服效标缺失、效标不当以及效标不力三类错误。并建议使用自然效标和虚拟效标来增进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认知治疗 中国传统思维 西方 传统思维方式 治疗模式 效标
  • 简介: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的重要特征.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孝道的态度调查,了解他们目前的思想动态,为指导今后的学生工作打好基础.调查发现,本科生封随侍奉养的赞同程度最高,其次为敬爱祭念,抑己顺规,而封荣规留后的赞同程度最低。大专生则封抑己顺规、荣亲留后的赞同程度较高,而封随侍奉养、敬爱祭念的赞同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态度调查 大学生 孝道 传统 显著性差异 伦理思想
  • 简介:目的研究改良ECT和传统ECT不同精神病患者治疗时的心理状况。方法用自制问卷对行改良ECT精神病患者每次术前、中、后进行调查,并与行传统ECT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行传统ECT的精神病患者:感到害怕48.6%,感到不安34.8%,感到平静16.6%,术时采取逃避91.2%,自觉接受治疗8.8%;家属感到不安92.5%;行改良ECT精神病患者术后:感到平静87.3%,感到害怕7.8%,感到不安4.9%,且害怕和不安都在初次治疗时产生;术时自觉96.1%,采取逃避3.9%;家属感到不安24.6%。结论行改良ECT精神病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改良ECT认同感较强。

  • 标签: 心理状况 电抽搐治疗 精神病 一氯化琥珀酰胆碱
  • 简介:失眠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多种中医疗法,包括中药、针灸、穴位按摩及耳穴疗法等,已长时用于治疗失眠。在过去十年,已有许多随机对照试验检验这些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亦有一些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回顾近期有关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相关文章。目前已经有超过10篇的系统评价总结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最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剂是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和丹栀逍遥散。最常用的单味中药有酸枣仁、夜交藤和茯苓。失眠最常用穴位有神门、印堂、三阴交、百会、安眠和四神聪。总而言之,虽然有研究指中药、针灸、穴位推拿和耳穴疗法比安慰剂对照、苯二氮?类药物或其他疗法更有效治疗失眠,但综观这些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因此这些看似正面的结果需要小心解读。大部份的随机对照试验被评为低质量原因为:①未清楚报告随机方法;②未使用盲法(不论是对病者或对评估者);③未清楚报告退出人数及原因。这些问题均可导致偏倚结果。将来的随机对照试验需更严谨的设计,如采用精确的诊断标准、安慰剂对照、双盲设计,用客观的量表评估睡眠,标准化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以及客观评价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和风险。

  • 标签: 针灸 针刺 穴位 推拿 耳穴 失眠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及卒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方法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及自身卒中风险的认识情况。结果共682例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3.8%~88.0%;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仅为17.2%,文化程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与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独立相关(P〈0.05);自身存在的卒中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识到存在卒中风险的比例越高(P〈0.05)。结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偏低,尤其是存在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其卒中风险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卒中 女性 卒中危险因素 卒中风险
  • 简介:目的分析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与传统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3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脑内血肿后行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2、回顾性研究:对281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用传统的内科和外科方法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研究:迷走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36例中除7例(19%)死亡外,在29例存活的患者中10例(34%)血压正常,12例(41%)血压接近正常,7例(24%)与手术前无明显变化。2、回顾性研究:在出血后采用传统的内、外科方法治疗的281例患者中,85%的血压无明显变化,而后期血压基本正常者(15%)均为出血前无明确高血压病史者。结论左侧颅内迷走神经血管减压确能降低顽固性高血压.其有效率>75%。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中有15%血压能够自然恢复到基本正常的水平。但是在出血前有明确高血压的患者无一例血压能够自然恢复正常。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传统方法治疗 迷走神经血管减压 降压的有效性 比较性研究
  • 简介: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趋势。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综上所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脑卒中的预防和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06年9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起草了申请建立中国卒中教育日(每年11月20日)的建议,获得批准实施。并于2007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且在当天,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活动分会场进行了现场咨询教育活动。

  • 标签: 教育活动 脑卒中 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 脑血管病 公共卫生问题
  • 简介:本文是概括性介绍了“单纯禁止性交教育”和“综合性性教育”争论的历史、二者的异同及争论的焦点.

  • 标签: 性教育 教育现状 学校 美国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以便进行相应教育。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对300名大学新生的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应激源在于考试失败,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和升学压力,其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和被人误会或错怪;除丧失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男女新生之间并无显著性别差异,对相应教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大学新生 生活事件 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 简介:笔者通过参加日本友好访问团来我院交流讲学班的学习及浏览日本有关网站、参阅日本相关期刊以及综合曾在日本研修过的资料,将日本护士继续教育状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日本护士 教育状况 友好访问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转氨酶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120例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120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入院及用药一个月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检查封比,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使用药物前后及两类药物之间肝脏转氨酶有无统计学改变。结果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LT为(52.49±36.87),t=2.218≥1.96;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LT为(69.73±49.62),t=3.358≥2.5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ST为(27.69±18.31),t=1.657≤1.96;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后AST为(35.56±18.73),t=3.746≥2.58。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均对肝脏代谢产生影响,ALT尤为明显,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明显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

  • 标签: 传统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ALT 转氨酶 肝脏 AST
  • 简介: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6月1日至2004年12月1日的剖官产产妇204例为试验组。取2003同期剖宫产产妇183例为对照组。2组均为足月初产妇。手术方式为于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年龄22-35岁,对照组年龄在21-34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年龄、孕周、剖宫产原因、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教育护理 Apgar评分 健康 经统计学处理 足月初产妇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处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应建立完善社区“三级预防”体系,通过讲座,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实施“三级预防”体系。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公众的健康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
  • 简介: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环境危机同时出现并密切相关的是生态心理健康危机,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新时期心理健康生态危机及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生态学解释,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认识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时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探求人与环境更为合理与和谐的生态关系模式。

  • 标签: 心理健康 竞争 追求 快乐 环境适应 生态平衡
  • 简介:作者从分析美国关于学校性教育的争论出发,对比中美异同,阐述了对中国学校性教育的一些看法。例如:如何平衡政府行政主导、学术团体科研指导、学校教学和社会民众的适应;什么是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作用;全国性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争论公平公开化意义等等。

  • 标签: 性教育 单纯禁止性交的教育 综合性性教育 学校 美国 教学大纲
  • 简介:目的:开展死亡教育讲座的护士继续教育实验,为死亡教育讲座在护士队伍中的开展提供基本的讲座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对死亡教育讲座对护士所持死亡态度的影响进行实验论证。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逃离接受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死亡教育讲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士死亡态度的正向改变,讲座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死亡教育 教育实验 护士 死亡态度
  • 简介:目的2003年2月25日某校某教学区某学生坠楼自杀身亡;2003年5月9日284人的大学生作业中,围绕死的伦理观念来写的有5人,其中1人的主题就是自杀,以此为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内省和访谈法等方法,探讨出现某学生自杀现象后的教育与研究。结果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应注意一果多因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有可能是外因的。结论对有自杀行为倾向大学生的预防和辅导的难点或重点是要搞清楚哪些大学生是有可能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对个别大学生以死为题的作业需要教育和研究,作相关分析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应该注重大学生外部环境的改善;必须采取措施,分清不同情况,重点作好有可能有自杀行为倾向的大学生的工作;必须正面教育,要求大学生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自杀。

  • 标签: 学生 自杀现象 自杀教育 自杀分析 心理学
  • 简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军事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出发,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申应该遵循的原则、实施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 标签: 军校学员 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