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持续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教育程度和是否在职是容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CAPD患者容量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状态的患者,予以差异化的容量管理教育,提高其容量管理能力。

  • 标签: 腹膜透析 持续非卧床 容量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ICD-10,选择器质性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刺激频率1Hz,刺激强度为运动阈值的100%,刺激时间50s,刺激间歇5s,连续刺激1500次),对照组使用伪刺激治疗(刺激部位、频率、时间、间歇、次数都同治疗组,有振动声音,但不产生磁场效应),2组均1次/d,连续2周。对2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经rTMS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多导睡眠监测显示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及觉醒时间均明显少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1)。结论:rTMS可有效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并缩短觉醒时间,延长深睡眠时间,可改善睡眠结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rTMS治疗器质性失眠症疗效可靠。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非器质性失眠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目的:总结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在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的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2例患者均在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到心动过速的靶点,并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对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术中及围术期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非接触标测 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