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性生理心理周期,科学维护男性性健康。方法以日常观察记录方式,采用个体个案研究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积累。结果封近10年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男性性生理心理周期。结论男性性生理心理周期,与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核实对照,本质上是受生物因素制约,有一定规律性,但社会因素影响也很大,有一定波动性。保持男性,陆健康应以此为依据。

  • 标签: 男性 性生理 心理周期 性健康 性心理
  • 简介:目的探讨诗人“痴狂”这一特殊精神现象及其基本内蕴。方法运用中国型生命理论基本框架,以古典诗学创作论与传统精神病理学互相关联方法对诗人“痴狂”加以考察。结果诗人“痴狂”作为轻度神经症,来源于价值时空及其逻辑和工具时空及其逻辑间,灵性生命和肉体生命激烈冲突,这种冲突和现实时空维度和人文生命层面构成了“正邪两赋”基本格局。结论诗人“痴狂”对于麻木,庸俗凡人具有提醒精神治疗力量。

  • 标签: 治疗 麻木 轻度 神经症 病理学 生命
  • 简介:目的通过与FireVoxel软件测量结果比较,探讨多田公式测量脑出血血肿体积误差及适用范围。方法收集8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头颅CT检查数据资料,分别采用多田公式和FireVoxel软件测量血肿体积。将患者按FireVoxel测量血肿体积分为:<30mL组(47例),30~50mL组(30例),>50mL组(8例);按血肿形状分为:规则组(51例),不规则组(19例)和分叶状组(15例)。分别对不同血肿大小和形状组用FireVoxel软件法和多田公式法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平均血肿体积,多田公式法测量为(35.13±17.95)mL,FireVoxel软件法测量为(29.85±13.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田公式法测量平均误差为5.28mL,误差率为(29.85±13.53)%。血肿体积<30mL组、30~50mL组及>50mL组多田公式法测量结果误差率分别为:(12.33±20.29)%,(22.67±20.99)%,(20.11±14.63)%。血肿形状规则组、不规则组及分叶状组多田公式测量结果误差率分别为:规则组(4.43±11.78)%,不规则组(32.89±14.34)%,分叶状组(37.98±19.23)%。结论多田公式是一种粗略脑部血肿体积计算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结果有较明显误差,误差与血肿大小及形状有关。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体积 多田公式 FireVoxel软件
  • 简介:目的应用3DSlicer软件研究分析侧脑室经额角穿刺定位点、穿刺角度、穿刺深度等参数。方法选择76例正常成人头颅CT扫描数据,应用3DSlicer软件分别进行头皮组织、颅骨、侧脑室三维结构重建,设置室间孔与外耳道连线为穿刺路径,模拟侧脑室额角穿刺,测量穿刺通道深度、矢状位及冠状位穿刺角度等参数。结果正常成人侧脑室额角穿刺,穿刺点位于冠状缝前(9.02±6.27)mm、中线旁(39.44±4.26)mm;在矢状位,穿刺路径与眼外眦和外耳道连线所成角度为(51.13±3.11)°,在冠状位,穿刺路径与正中线所成角度为(34.86±4.56)°;穿刺深度为(55.75±7.31)mm。额部穿刺点与中线、冠状缝距离及穿刺深度与年龄因素明显相关(P〈0.05),而穿刺角度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3DSlicer软件可以对侧脑室额角穿刺参数进行无创性研究,并为侧脑室穿刺提供较为准确定位指导。

  • 标签: 穿刺术 侧脑室额角 脑室外引流 3D Slicer软件 三维重建 定位指导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FIESTA联合3D-TOFMRA序列与3D-Slicer软件评估面肌痉挛神经血管关系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D-FIESTA和3D-TOFMRA序列检查,并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评估神经血管关系,并预测责任血管,然后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评估神经血管关系时,3D-FIESTA联合3D-TOFMRA序列与术中所见一致性K值为0.263,三维重建与术中所见一致性K值为0.63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9.363,P=0.053);预测责任血管时,3D-FIESTA联合3D-TOFMRA序列与术中所见一致性K值为0.643,三维重建与术中所见一致性K值为0.921,二者有统计学差异(χ2=188.408,P=0.000)。3D-FIESTA联合3D-TOFMRA序列评估神经血管关系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和100%,而三维重建均为100%。结论使用3D-Slicer软件术前评估面肌痉挛病人神经血管关系及预测责任血管,比3D-FIESTA联合3D-TOFMRA序列更准确,与术中所见更接近,对术前制定手术计划更有帮助。

  • 标签: 面部单侧痉挛 神经血管关系 3D-Slicer软件 三维重建
  • 简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periodicparalysis,HOPP)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突发性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临床特征疾病,随着近年对离子通道结构深入研究,认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钙通道异常有关[1,2].实验室检查,血清钾水平下降是诊断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关键生化指标,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伴有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增高,其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1].笔者对我院1998年6月-2004年6月收治33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变化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标签: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血清肌酸激酶 HOPP 弛缓性瘫痪 血清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胃癌患者69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别研究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更好(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开展有效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值得采纳。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癌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命质量和睡眠状态影响,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9),其中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4周后抑郁水平(HAMD)、睡眠质量(PSQI)以及生命质量(SS-QOL)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情绪控制良好,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干预前为(58.63±4.17)分,干预后为(36.97±5.68)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干预前为(57.65±5.04)分,干预后为(42.31±5.43)分;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1.01±0.45)分,睡眠质量(1.05±0.47)分,睡眠效率(0.52±0.17)分,总分(2.58±0.77)分,对照组患者入睡时间(1.52±0.47)分,睡眠质量(1.31±0.38)分,睡眠效率(0.71±0.20)分,总分(3.13±0.81)分;观察组患者SS-QOL评分较高,其中家庭角色评分(3.58±0.34)分,社会角色(3.41±0.27)分,自理能力(3.91±0.31)分,思维(3.73±0.33)分,总分(15.67±1.03)分,对照组患者家庭角色评分(2.91±0.33)分,社会角色(2.87±0.30)分,自理能力(3.02±0.22)分,思维(2.93±0.29)分,总分(12.03±0.96)分。结论:抑郁状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重要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水平,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改善癫痫患者睡眠模式、生命质量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医疗科收治癫痫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每天均服用左乙拉西坦2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经颅磁刺激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模式与生命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模式与生命质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地改善癫痫患者睡眠模式以及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癫痫 睡眠模式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在颅内幕上病变手术中Sina软件定位与神经导航定位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手术治疗20例颅内幕上病变病人临床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将病人分为Sina定位组(n=10)和导航定位组(n=10),Sina定位组术前采用Sina软件定位,设计手术切口。导航定位组术前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设计手术切口,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评估病变切除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定位时间、术中病变暴露情况、术后病变切除情况以及GOS评分。结果Sina定位组在颅内幕上病变定位时间上短于导航定位组(P=0.001),两组病人在术中病变暴露、病变切除情况、术后GO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幕上病变中,Sina软件可以做到快速定位,为手术提供简便定位方法,因其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变 颅内 幕上 Sina软件 定位 神经导航
  • 简介: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常规进行出院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院外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慢性肾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8月份为界限,之前治疗42例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治疗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一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影响和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入睡潜伏期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且循证护理组患者生命质量总体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使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肾炎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本文从睡眠食物、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作用角度,阐述睡眠食物与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作用机制,通过相关古代文献分析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探讨睡眠食物与保健食品未来发展前景,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保健食品中调整睡眠作用认识,为力争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睡眠 睡眠食物 保健食品 中药学
  • 简介:目的: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8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再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ADL评分、Fuel-Meyer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与Fuel-Meyer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现存生活状态与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生命质量 肢体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影响,并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收治脑出血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附加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后,应用SF-36量表调查2组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将其生命质量进行提升,并改善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脑出血患者 康复期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我在心里举起爱之灯,它光明落在你身上,我却被抛闪在阴影背后。——这就是“爱心定律”。第4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亚丽就是这样一位忠诚践行“爱心定律”白衣天使,荣誉桂冠铸就了令人仰止精神丰碑,也镌刻着王亚丽28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足迹,更记录着王亚丽在追求理想道路上所付出心血和汗水。

  • 标签: 南丁格尔奖 生命 护理部主任 市人民医院 白衣天使 大诗人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究并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生命质量比较,对照组患者所有指标得分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焦虑感,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有效增强了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实际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治疗 生命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升整体生命质量、睡眠质量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49)和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n=49),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在护理后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其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提升生命质量、提升睡眠质量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整体护理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入院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仅定期电话随访,不做过多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生命质量、睡眠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GQOL-74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实施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