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农民,小学文化。因夜眠差、心烦、自觉浑身不适2年余前来就诊。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记载,无重大疾病史。2病例分析2.1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心烦。逐渐出现浑身不适症状。经常感觉心慌、气短,身体有时忽冷忽热,大小便不规律,经常尿频、尿急,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做各种检查均未见异常。在综合医院的.医生建议下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及各项辅助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问答切题、言流畅、主动述说病情,称因经常感觉浑身不适,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因在多家医院都查不出患什么病,自己对治疗已没有信心,但仍希望医生给好好治疗。注意力、记忆力,智能无异常,白知力部分存在。诊断:躯体化障碍。

  • 标签: 躯体化障碍 米氮平
  • 简介:抑郁症患者的躯体表现是影响抑郁症低识别率的原因之一。躯体化导致了大量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低情感症状而就诊于非精神科,造成了误诊或漏诊。现将国内外对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心理社会中介作用因素如文化因素、述情障碍、躯体感觉放大及生物学因素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症状 述情障碍 躯体感觉放大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属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不仅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存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外周伤害性疼痛感受的产生与调节。近年来由于对NGF在急、慢性疼痛及痛觉过敏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增强.一种新的抑痛方法一一抗-NGF(anti-NGF)治疗悄然兴起。它是通过NGF的抗血清IgG封闭NGF,抑制其与受体结合及受体的自磷酸化作用,从而部分阻断或减弱疼痛的进程。由于该方法抑痛效果明显,且不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其他成员作用,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无直接作用,因此极有可能成为疼痛治疗的新热点。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抗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病理性疼痛
  • 简介:本文报告5例因心理冲突造成的躯体形式障碍病例,临床表现为典型阑尾炎症状,经手术治疗失败,而经心理学治疗,得到满意结果。供医学同道在工作申借鉴,工作中多注意心理学方面的追问,考察,避免误诊。

  • 标签: 误诊 阑尾炎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丙咪嗪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差异,寻找更为可靠的缓解躯体症状的药物。方法:以HAMD为工具排除中重度抑郁症患者(HAMD>20分),将符合CCMD-3的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符合条件者共39例,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17例,分别给予相同的剂型的小剂量丙咪嗪和阿米替林治疗,研究采用病人单盲法以消除心理作用的影响。结果:显效率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0.21,P<0.005),其中治疗组15例,占68.2%,对照组3例,占17.6%。结论:小剂量丙咪嗪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明显僵于阿米替林,两药虽同属于三环类抗抑郁剂,但其作用机理和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提出障碍与抑郁症的躯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小剂量 丙咪嗪 治疗 躯体化障碍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度洛西汀、米氮平、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一10)诊断标准的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米氮平、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组药物均能迅速起效,第2周末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4组闯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治疗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四药总体疗效相似,均起效较快,度洛西汀、米氮平和帕罗西汀不良反应相对少,依从性好。提示四种药物均为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一线药物,度洛西汀、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度洛西汀 米氮平 帕罗西汀 阿米替林 躯体症状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