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奥美对重症脑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的2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奥美治疗组(A组,132例)和大剂量奥美治疗组(B组,140例)。另有C组为西咪替丁治疗组(76例)。观察各组治疗3d后应激性胃黏膜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d后,A、B、C三组胃液潜血试验转阴率分别为53.79%、86.43%、26.32%,抑酸率(胃酸pH值≥6)分别为67.42%、95.00%、38.16%;无论是胃液潜血试验转阴率,还是抑酸率,B组均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1)。结论大剂量奥美能有效地控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 标签: 奥美拉唑 重症脑病 应激性胃黏膜损害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依达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2型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将68例以往确诊2型糖尿病再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依达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仅给予奥扎格雷治疗;治疗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81岁,平均67.8岁;既往有糖尿病史3~16年,合并高血压11例,血脂异常9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67.5岁;有糖尿病史3~17年,合并高血压10例,血脂异常7例,冠心病8例,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且性别、年龄、并发症、病程及病情轻重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周,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欧洲卒中评分(ESS)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疗前ESS评分(64.11±16.74)分,对照组(64.89±16.28)分,治疗后3周治疗组ESS评分为(78.94±13.07)分.对照组为(69.11±14.03)分;治疗组治疗前ADL评分(27.83±20.61)分,对照组(29.63±19.08)分,治疗后3周,治疗组为(72.99±21.07)分,对照组为(63.22±19.58)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ESS=2.988,tADL=1.982,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万法新治疗各种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对2002年4月-2004年4月在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精神科门诊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疑病症等,作回顾性研究,应用漠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表量、强迫症量表(Y-BOCS)、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万法新对某些精神障碍均有一定的疗效,且副反应轻。结论万法新是一种起效较快的抗抑郁药,对某些精神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且较为安全。

  • 标签: 万拉法新 疗效 副反应 症状自评表量 盐酸万拉法新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水代谢紊乱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38例鞍区肿瘤术后水代谢紊乱的分型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发生水代谢紊乱总发生率63.3%,分为5种类型,尿崩症10例(26.33%),低钠血症24例(63.16%),脑性耗综合症2例(5.26%),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LADH)1例(2.63%),高症1例(2.63%),经治疗后37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鞍区肿瘤术后水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术中规范操作,避免损伤垂体柄和丘脑下部,注意保护穿支血管;术后注意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并及早采取合理措施对鞍区肿瘤术后水紊乱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鞍区肿瘤 水钠代谢紊乱 分析 术后 治疗 原因
  • 简介:目的验证安乐片与劳拉西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分为安乐片组(30例)、劳拉西(30例),疗程4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安乐片与劳拉西疗效相当(P>0.05).治疗第4周两组SAS、HAMA及HAMA因子分的减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副反应相当,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琦云安乐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 标签: 安乐片 劳拉西泮 广泛性焦虑症
  • 简介:目的评价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莫三嗪组31例,碳酸锂组31例。分别口服莫三嗪50~250mg/d,碳酸锂500-2000mg/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且莫三嗪组优于碳酸锂组;两组CGI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于治疗4周末始,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治疗8周末,莫三嗪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碳酸锂组(P〈0.05)。莫三嗪组不良反应较碳酸锂组少而轻。结论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抑郁 碳酸锂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外科手术是小儿难治性癫癎的重要治疗手段,年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这也对麻醉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儿无法配合术前检查,麻醉需要围术期全程介入,癫痫的特点要求在保证麻醉深度的同时,不能影响癫癎异常放电的观察。当前常用的镇静和全身麻醉药物对呼吸、循环干扰大,且随剂量增大明显抑制全脑放电,故都不是小儿癫癎手术的理想药物。右美咪啶作用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突触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起镇静、镇痛作用,其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既不激发也不抑制癫癎灶异常放电,是较为理想的小儿癫癎手术麻醉用药。本文就右美咪啶在小儿癫癎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癫癎 右美托咪啶 儿童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102例经胼胝体切开穹窿间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的病人,记录术后尿量、血电解质、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比较术后激素水平变化与水、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本组均出现水、代谢紊乱,术后2周完全恢复52例,4周基本恢复33例,6周恢复12例,需长时间人工调整电解质水平5例。术后ADH、ALD和皮质醇的不足是导致术后水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代谢紊乱与手术损伤下丘脑有关,紊乱类型与ADH、ALD和醛固酮的缺乏情况有关;及时给予相应激素及对症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 标签: 水电解质失调 颅咽管瘤 醛固酮 血管升压素类 尿崩症
  • 简介:氧头孢属全人工合成的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N-甲硫四侧链,此基团可以杀死多种产生维生素K的肠道内菌群,导致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功能降低.因此,应用氧头孢有可能延长机体出血部位的出血时间,尤其与抗凝血药物肝素及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等同时应用可增加出血倾向.建议临床用药时应予注意:(1)不宜与抗凝血药物联合应用.

  • 标签: 拉氧头孢 出血 肝素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加用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bid,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显效率60.00%,其中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9例,无变化4例,恶化0例,死亡数为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显效率38.09%,其中基本痊愈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7例,无变化11例,恶化3例,死亡1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2例谷丙转氨酶增高;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肌肝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方便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非常有益.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自由基清除剂
  • 简介:目的:探讨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分别应用吡酯+利他林与利他林进行对照比较;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由家长评),Conners多动指数(由老师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等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减分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吡酯组为62.81%,利他林组为53.96%,多动指数量表吡酯组为65.65%,利他林组为51.32%,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TESS量表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有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托吡酯 治疗 儿童 多动症 利他林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替莫胺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疗效.方法选择2002-2003年收治的5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胶质母细胞瘤24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5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患者,替莫胺组(试验组)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为4个月;环己亚硝脲组(对照组)胶质母细胞瘤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平均病程3.5个月.按照身高及体质量确定体表面积,分别接受下述治疗方案.(1)试验组:按150mg/m2体表面积计算,25例患者于试验第1~5天口服替莫胺胶囊.第1天需同时口服环己亚硝脲安慰剂,剂量为130mg/m2.(2)对照组:第1天口服环己亚硝脲,剂量为130mg/m2,第1~5天口服替莫胺安慰剂150mg/m2.2组均每疗程服药5d,28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3个周期后1个月,开始进行疗效观察,并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期长度.结果(1)生存时间:替莫胺组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环己亚硝脲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2)生存质量:经随访,替莫胺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并保持稳定.(3)药物安全性:替莫胺组2例出现白细胞数减少,5例发生恶心、呕吐,均出现于每周期服药第1天,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环己亚硝脲组10例白细胞数减少、血小板降低,其中1例发生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有明显恶心、呕吐症状.结论替莫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替莫唑胺 药物治疗 颅内恶性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存活率 口服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第5d时,取部分原代培养细胞于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硝普进行培养.24h后用Griess还原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将这些细胞中的一半进行四甲基偶氮蓝比色法(MTT法)试验,另一半细胞换成无硝普的条件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再行MTT试验.另取原代培养细胞经硝普作用24h后,行血清诱导分化试验.结果24h后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释放量随硝普浓度的增高而增加;MTT试验反映经硝普作用后的神经干细胞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减少的程度与硝普浓度呈正相关;经硝普作用后的神经干细胞,在去除硝普后仍可保持旺盛的增殖能力并能被血清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样细胞.结论外源性一氧化氮对培养状态下的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硝普钠 一氧化氮 神经干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近年来,随着“清除自由基理论”的深入探讨研究,自由基清除剂在卒中疗中的应用备受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研讨自由基清除剂——易达生(依达奉注射液)在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促进临床经验交流。中国卒中杂志社与吉林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易达生(依达奉注射液)”有奖征文活动。

  • 标签: 依达拉奉注射液 征文通知 自由基清除剂 自由基理论 医学工作者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肽前体(NT-pro-BNP)在评估颅脑创伤(TBI)严重程度及颅内压(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入我院神经外科的63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受伤机制、颅内压数值、总住院天数、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按照患者入院时最初的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颅脑创伤组(GCS13-15,n=14),中度颅脑创伤组(GCS9-12,n=24),重度颅脑创伤组(GCS3-8,n=25)三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重度颅脑创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颅脑创伤组及中度颅脑创伤组(F=12.590,P〈0.01)。同ICP控制组(n=15)249.3pg/ml±103.8pg/ml及未行ICP监测组(n=40)221.9pg/ml±142.7pg/ml相比,ICP增高组(n=5)NT-pro-BNP血浆浓度520.2pg/ml±153.5pg/ml可出现显著增高(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GCS评分及ICU住院天数存在相关性。结论颅脑创伤早期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其伤后颅内压控制难度越大。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增高程度的一个潜在评估指标,有助于及早预判颅内压增高并及时地对其进行干预。

  • 标签: 颅脑创伤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颅内压
  • 简介:目的探讨万法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2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末血清催乳素(PRL)、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抑郁症组男性LH、E2和女性PRL、FS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后1、6周末男性患者PRL、T、E2和女性PRL、T有显著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异常,万法新可引起抑郁症患者性激素分泌变异.

  • 标签: 抑郁症 万拉法新 药物治疗 性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利眠方治疗艾司仑依赖性心肝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和国医馆的艾司仑依赖性心肝血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艾司仑递减治疗,每周减少药量25%,最终彻底停药。观察组予利眠方干预治疗。2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每周均由固定医师随访1次),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干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艾司仑服药量、减药率情况,对改良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苯二氮艹卓戒断症状问卷(BenzodiazepineWithdrawalSymptomQuestionnaire,BWSQ)进行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和随访治疗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83.3%和73.3%,对照组分别为46.7%和3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和随访1个月艾司仑服药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4周和随访1个月的服药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艾司仑减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和随访1个月的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BWSQ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3、4周和随访1个月BWS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均为戒断反应相关症状,其中主要表现为虚弱,对照组24例(80.0%),观察组15例(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眠方治疗艾司仑依赖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艾司仑服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患者改善睡眠、戒断症状等情况。

  • 标签: 失眠 利眠方 药物依赖性
  • 简介:目的探讨吡酯时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戊四氮致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后连续给予吡酯80mg/(kg·d)和40mg/(kg·d)),共14d.以TUNEL方法标记DNA片段,原住检测海马CA1和CA3区的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各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均出现TUNEL阳性细胞.对照组,海马CA1、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5.83±4.58)个和(36.83±3.87)个;40mg/(kg·d)吡酯组分别为(31.52±3.43)个和(32.35±4.69)个;80mg/(kg·d)吡酯组为(21.17±3.06)个和(21.16±3.87)个.80mg/(kg·d)吡酯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1),40mg/(kg·d)吡酯组TPM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PM对癫痫发作后神经元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托吡酯 癫痫 大鼠 海马神经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损伤(TBI)后通道α亚单位1.3(Nav1.3)的mRNA和蛋白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成年SD大鼠实施脑液压伤后,在伤后2h、12h、24h和72h处死,取伤侧海马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Nav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On,0Nav1.3在海马的表达特点。结果大鼠脑液压伤后Nav1.3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伤后12h其上调达最高水平,而Nay1.3蛋白的表达也在相同时间段出现显著上调(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av1.3在海马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结论TBI可导致Nav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这可能是TBI后神经元细胞膜上通道功能异常及其诱发兴奋性毒性作用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 标签: 颅脑损伤 钠通道 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