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9年始,应用微型磨钻及气动铣刀,对15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半侧椎板切开切除椎管内肿瘤,然后再将切下的椎板回,术后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回的椎板X线表现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椎管内良性肿瘤最佳手术入路.

  • 标签: 良性肿瘤 椎管内 外科手术
  • 简介: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腹壁下埋藏的自体颅骨瓣结合钛颅骨锁早期回共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16-60岁,平均35岁;本组病例入院后均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中单纯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3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5例,高血压脑出血10例。

  • 标签: 自体颅骨瓣 早期回植 颅骨缺损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痫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顽固性癫痫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痫灶者均明确癫痫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颢叶痫性放电者证实为颢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痫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定位癫痫起源灶的方法具有简单、微创等特点,适用于头皮EEG无法定位者,尤其是对颞叶癫痫的起源灶定侧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立体定位技术 无框架 机器人 颅内电极 癫痫
  • 简介: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回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先截取棘突椎板复合体,切除肿瘤后再将复合体原位回并固定,恢复脊柱后柱解剖结构。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回棘突椎板获得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持,未发现椎管狭窄及椎管瘢痕粘连压迫硬膜等手术后并发症。结论棘突椎板回椎管成形既可满足手术显露的要求,又保持了椎管的完整性,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预防椎管内肿瘤手术后瘢痕增生粘连对椎管内脊髓神经的压迫。

  • 标签: 棘突椎板回植 椎管成形 椎管肿瘤 脊柱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铣刀椎板截骨、钛板固定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间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椎板后路切开,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钛板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椎管开窗、钛板置入所致的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8个月,未见回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采用铣刀椎管后路开窗,钛板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利于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 标签: 铣刀 钛板固定 椎管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