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单纯神经切断术及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4例。随访50例,时间平均2.6年。4例部分缓解病人中,3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少见的难治性疼痛疾病之一,采用单纯神经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舌咽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切断术
  • 简介:目的分析口服卡马西平(CBZ)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使用卡马西平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含量降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卡马西平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停药时间、停药前后纤维蛋白的含量变化及转归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2例男性患者均为长期不规则服药,时长与病史年限大致相同。经停用卡马西平,11例患者纤维蛋白恢复至2.0g,/L以上,1例停药14d,纤维蛋白原由1.40g/L升至1.92g/L。结论卡马西平可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含量降低,用药过程中应监测纤维蛋白含量,以防引起严重出血。

  • 标签: 卡马西平 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脑脊液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1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感染患者70例,非颅内感染患者251例。分析颅内感染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手术时间、有无输血、有无外引流;归纳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乳酸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以及脑脊液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术后保留外引流是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乳酸、血清乳酸、脑脊液糖含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鉴别神经外科术后是否出现颅内感染具有指导意义;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脑脊液糖含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6.4%和75.7%。结论脑脊液乳酸、血清乳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糖含量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均有意义;未发现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对颅内感染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血清和脑脊液 降钙素原 乳酸 白细胞计数
  • 简介:作为老一代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曹文秀虽已离任多年,但他仍然在关心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在护士节来临之际,曹老在家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仍然对学习充满热情,谈话中流露出对护理事业的关怀和期望。摊开的书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颜色的字。老骥伏砺,曹老一直思考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管理工作的未来。他说,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转变理念。

  • 标签: 护理事业 宣武医院 副院长 管理理念 北京市 护理管理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健康人和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Bβ(FgBβ)-455G/A位点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以及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新疆地区15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维吾尔族63例,汉族93例)和143例的正常人(维吾尔族63例,汉族80例),进行融Bβ-455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磁珠法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之间魄Bβ-455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吾尔族、汉族脑梗死组融Bβ-455G/A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梗死组血浆(fibrinogen,F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汉族之间飑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脑梗死患者FgBβ-455G/A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Fgβ启动区-455G/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联关系,-455G/A+AA是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型,-455A是易感等位基因。

  • 标签: 维吾尔族 汉族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Bβ基因 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CXCL12在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在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CXCR4及CXCL12在5例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0例正常脑组织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CXCR4和CXCL12在5例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以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CXCR4在肿瘤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0%(5/5),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0%(0/10);CXCL12在肿瘤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0%(5/5),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0%(10/10).半定量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CXCR4、CXCL12显示:在肿瘤标本中全部检出,而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仅检出CXCL12的表达.结论CXCR4/CXCL12信号通路在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 标签: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入选发病3天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7例,检测急性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等指标。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进行评分并分组,并进行6个月至1年随防以记录脑梗死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单相关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及LD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显著正相关(r=0.278,P〈0.001;r=0.386,P〈0.001;r=0.316,P〈0.001);随访期脑梗死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显示超敏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可反映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切。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复发
  • 简介:2016年6月16日收治1例垂体腺瘤合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糖尿病病人,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出现脑脊液漏、尿崩症,经过护理治疗,7月22日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女,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障碍、双眼视力逐渐减退、模糊4个月于2016年6月16日入院。外院头颅CT显示垂体腺瘤。入院时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8。术前白细胞总数13.09×109/L,血红蛋白浓度109g/L,血小板总数109×109/L,空腹血糖10.7mmol/L。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控制血糖,输注血小板,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6月20日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静脉滴注1单位治疗量血小板和2单位A型红细胞悬液。6月21后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2.35×109/L;血红蛋白浓度108g/L;血小板总数173×109/L。术后体温正常,出现脑脊液鼻漏、低钠血症。

  • 标签: 垂体腺瘤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糖尿病 脑脊液漏 尿崩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临床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规避,达到安全用药。方法:采取全院大查房的形式讨论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科在临床工作中安全用药经验。结果:促进了医护及临床药剂师人员之间的沟通及对药物知识的掌握,药品的规范管理,安全用药。结论:严格的药物使用、保管制度及对药物使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关键。

  • 标签: 药物 使用 安全 管理
  • 简介:胸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压迫症临床较易误诊及发生定位错误,术中操作易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即时加重;术后症状即使略有加重也提示神经组织进一步损害,使其病变消除及功能恢复受到影响.笔者拟就退行性胸椎脊髓病变减压术的术前诊断、定位和术中安全操作及如何避免胸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倡议废弃术后应用脱水药物和类固醇类药物的常规,以针对病变神经组织的微创技术(而非微创入路)替代上述术后常规用药.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胸椎脊髓病变减压术 脱水药 类固醇类药
  • 简介:2007年11月27日,“全球患者安全倡议活动”启动仪式暨医院感染与患者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卫生部主办,中国医院协会承办,世界卫生组织作为支持单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讲话并宣读卫生部支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声明;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曾荣桂、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生博士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主持了启动仪式。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全国部分省(市)卫生厅局相关负责人,

  • 标签: 中国医院 安全倡议活动 卫生部副部长 世界卫生组织 控制医院感染 启动仪式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类干细胞的研究,加速了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的步伐.但是,在将干细胞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由于要涉及到人体应用,因此对干细胞移植可能引发的人体安全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研究是干细胞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干细胞临床移植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干细胞移植 临床治疗 性问题 人类疾病
  • 简介:锐器伤是指由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钒剪刀、刀片等锐器,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研究显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院危重病人增多以及有创诊疗操作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日益突出,由此带来医务人员身心损害、医疗机构负担加大等问题,引起卫生行政部门高度关注。

  • 标签: 锐器伤害 职业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感染 医务人员
  • 简介:由于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的受损,恢复患者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病院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开放病房 精神科 精神医学 管理模式 医学领域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长的病人安全态度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对护理管理者进行病人安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Q),对2012年7月参加山西省某次护理管理者培训的544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西省护理管理者对病人安全的认知态度总体上较为积极。三级医院护士长在工作条件维度及团队协作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二级医院护士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士长对病人安全态度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医院需要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并对护士长进行团队协作培训;急诊科、门诊、手术室等科室的护士长安全态度令人担忧,须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科室安全文化,保障病人安全

  • 标签: 安全态度 护士长 安全态度问卷
  • 简介:我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安全用药警示系统,通过与医院无线网络连接的移动I-touch扫描仪,为6类药品设计了不同的提醒警告语,加强用药安全的管理,弥补了传统高危药品使用和管理中的不足,减少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我院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系统 安全用药警示系统 安全管理
  • 简介:患者在ICU过渡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ICU过渡期护理能够对患者短期和长期结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ICU过渡期护理的概念、过渡期患者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干预策略、干预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我国ICU过渡期护理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ICU过渡期护理模式 影响因素 管理对策 效果评价 综述
  • 简介:为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源分析有利于护理安全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