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ADL)的影响。方法:88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患者入组时和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评价运动功能和Barthcl指数(BI)评价ADL。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康复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

  • 标签: 卒中 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测算老年无陪护病区基础护理时间需求,为老年无陪护病区夯实基础护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对老年无陪护病区5个方面的37项基础护理项目进行工时测定与频次记录,同时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ADL),测算不同ADL等级病人每日基础护理工作时间。结果:不同ADL等级老年病人基础护理需求不同,除Ⅱ级与Ⅲ级无明显差异外,ADLI级至Ⅳ级老年病人总的每日基础护理时间整体呈递增趋势,老年无陪护病区平均每人每日所需基础护理时间为224.96~248.80rain(95%C1)。结论:根据ADL等级计算基础护理工作时间准确、客观、简单、方便;老年无陪护病区基础护理工作时间长,为保证护理质量,建议根据基础护理时间需求增加相应护理人员。

  • 标签: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础护理 工作量 老年病人
  • 简介: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MRI)和三维体积分析软件(Surgiplan)测定人体海马及杏仁核的体积.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日本人30名(男:女=16:14)作为研究对象.用TOSHIBA3.0T磁共振机对所有对象行MRI检查,层厚0.5mm,分别行T1、T2和质子加权的矢状、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在动态三维图象上勾画出海马、杏仁核轮廓图,输入Surgiplan工作站,用三维体积分析软件进行半自动分割分析,得出体积.结果海马平均体积:右侧(2895.0±300.2)mm3[男(3033.3±334.3)mm3,女(2687.5±298.4)mm3],左侧(2630.0±320.7)mm3[男(2683.3±323.5)mm3,女(2550.0±269.7)mm3].杏仁核平均体积:右侧(791.1±170.2)mm3[男(852.0±210.5)mm3,女(696.5±181.3)mm3],左侧(794.2±140.6)mm3[男(868.2±187.0)mm3,女(683.1±133.4)mm3].结论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分割分析技术和三维体积分析软件(Surgiplan)可以动态三维确认人体海马、杏仁核轮廓,进而准确测定其体积.

  • 标签: 海马 杏仁核 磁共振 三维体积分析软件 体积测量
  • 简介:目的比较稳态下丙戊酸镁缓释片与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人体血中丙戊酸浓度.结果达峰浓度Cmax普通片为(69.57±12.80)μg/ml,缓释片为(58.45±11.83)μg/ml;达峰时间Tmax普通片为(1.8±0.7)h,缓释片为(3.9±1.8)h;峰谷浓度普通片为(48.91±12.00)mg/ml,缓释片为(52.87±11.03)mg/ml,波动系数DF普通片为(37±9)%,缓释片为(10±4)%,Csavg普通片为(57.12±11.93)μg/ml,缓释片为(59.16±24.22)μg/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97%.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其普通片比较具有缓释特征,血药浓度稳定,其生物利用度与其普通片剂相似.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生物利用度 气相色谱法 稳态试验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查阅近十年来康复评定的相关文献,发现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运动功能进行早期而全面的评价,有助于了解患者运动障碍的程度,指导制定康复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分析预后.因此,运动功能评定是脑血管意外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临床科研中,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简便、实用、可信度高的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方法
  • 简介:痴呆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综合征,据估计仅阿尔茨海默病(AD)在全球65岁以上人口中的患病率即达2%-6%,我国有近500万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而且发病率和患病率伴随人口的老龄化均呈上升趋势,痴呆的防治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虽然,目前正在开发研究中的痴呆治疗药物种类很多,但其中大多数并未被证实有确切的疗效,临床实际使用的治疗药物的作用十分有限,痴呆尚无法通过药物预防或治愈。

  • 标签: 痴呆 身体锻炼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研究运动再学习训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其认知电位P500的影响。方法52名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前后,对Berg平衡积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观察在运动功能改善的同时认知电位P300是否有改善。共治疗12周。结果运动再学习后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显著改善,Berg平衡积分、Sheikh躯干平衡积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认知电位P300潜伏期比训练前明显缩短(P〈0.01),波幅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运动疗法在改善缺血性卒中者运动功能的同时对认知功能的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 标签: 运动疗法 脑梗死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 简介:目的探讨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PMH)的桥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及其相互关系.重新认识桥脑卒中.方法对26例表现为PMH的桥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及其相关性作一分析.结果表现为PMH的桥脑卒中易与大脑半球、内囊基底节区卒中相混淆,应及时做MRI确定诊断.结论表现为PMH的桥脑卒中具有病灶小、病状轻、预后好的临床特点,MRI对诊断桥脑梗死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纯运动性偏瘫 桥脑卒中 桥脑出血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休闲运动中调节心理状态的心理按摩机制。方法临场测定法。结果心理按摩机制运动效应不同,结论运用心理按摩手段可促进良性效应。

  • 标签: 心理按摩 老年 良性 健身运动 实验 心理状态
  • 简介:本文综述了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有降低作用;并指出运动方法、时间的选择,运动强度的设定在糖尿病运动疗法中的重要性。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的临床特点、电生理表现及发病机制等进行分析.方法对2001-2003年收治的4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近年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青年,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均为在运动开始时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及面部的不自主运动,持续数秒钟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期间无意识障碍,发作后无任何不适.4例患者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以及头部CT和(或)MRI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特发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经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后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散发;可为特发性,也可继发于多发性硬化、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其他疾病.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特征为运动诱发的一侧或双侧上下肢及面部的不自主运动,对抗癫痫药物敏感,预后良好.

  • 标签: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 CT检查 卡马西平 左旋多巴 氟哌啶醇
  • 简介:改善睡眠环境是治疗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人们对新的睡眠环境产生了很多的不适应现象,由此而产生了睡眠环境学。本文仅从睡眠环境学的睡眠用具--床垫的健康要求角度,探讨改善睡眠环境的重要性。

  • 标签: 床垫 睡眠环境学 人体工效学
  • 简介: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Acutemotoraxonalneuropathy,AMAN)是Feasby[1]等于1986年首先报告并命名的.此后一些国外学者曾一致认为在我国北方发生的GBS为AMAN或中国软瘫综合征(Chineseparalyticsyndrome)[2,3].目前,许多学者[4,5]认为AMAN是GBS的一种亚型.

  • 标签: 神经病 GBS 亚型 研究现状 急性运动 综合征
  • 简介:发作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dyskinesia,PD)为一类少见的以发作性异常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发作性运动诱发舞蹈手足徐动症(paroxysmalkinesigemicchoreoathetosis,PKC)最为常见。

  • 标签: 手足徐动症 病例报告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验证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在临床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运动迟缓定量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为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的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5名与帕金森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美多巴冲击试验,状态分为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应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测量两组被试者的翻腕、抬腿、10m往返范式动作的运动数据,提取幅度、频率等运动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与UPDRSⅢ中子项及子项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状态的翻腕幅度、步幅、转身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前转身时间与UPDRS步态(Ⅲ29)、中轴症状(Ⅲ18、19、27-31)和迟缓+中轴症状(Ⅲ18、19、23-31)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824,P=0.002;r=0.779,P=0.005;r=0.673,P=0.023)。结论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可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症状进行定量测量,对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运动迟缓 运动功能定量评估 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失眠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失眠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运动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PSQ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PSQI及自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分别为:(6.65±1.56)分、(1.13±0.10)分、(1.52±0.16)分、(0.22±0.08)分、(0.24±0.08)分、(1.06±0.05)分、(0.64±0.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76.00%,P〈0.05)。结论:相比单纯的运动治疗,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森田疗法 睡眠质量评分 运动治疗 失眠
  • 简介:感觉-运动区病变成功的手术切除,同时又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仍然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难题.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术前和术中对感觉-运动区和锥体束的精确定位以及显微手术操作技巧的良好运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5例感觉-运动区病变的病例,探讨了感觉-运动区病变手术的操作要点.

  • 标签: 感觉运动区 病变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我健身运动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探讨.从运动前后心理训练效应的比较和运动心理训练的体温与体能变化等方面进行实验,心理训练是在运动竞赛中始终重要的任务,同时在大学生自我健身运动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说明心理训练在大学生自我健身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情绪上。

  • 标签: 运动心理训练 大学生 健身运动 运动竞赛 体能 自我
  • 简介:目的探索运动作为抑郁症主要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咨询实践和患者配合。结果案例表明,运动疗法有效地治疗了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结论体育运动疗法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被采用和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运动疗法 心理咨询 生活方式 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