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胸椎棘突部转移肿瘤予仰卧位与俯卧位射波刀计划设计的肺体积受量,为降低正常肺组织的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胸椎棘突部转移肿瘤9例,分别采用仰卧位计划设计与俯卧位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设计中肺体积受量的变化。结果仰卧位计划设计与俯卧位计划设计比较,机器跳数多14862~36337MU,肺V5高5.20~7.90Gy,肺V20高2.61~5.73Cy。脊髓体积剂量相差-2.21-2.67Gy,皮肤体积受量相差-3.93~7.85Gy,食管体积剂量相差0.28~6.39Gy。结论俯卧位计划设计比仰卧位计划设计能更好地保护肺组织,提高射线的利用率。

  • 标签: 肺肿瘤 仰卧位 俯卧位 计划设计 肺体积受量
  • 简介:福州市民赵德兴(化名)有家族患癌史,父亲及姐姐均查出患有肝癌,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前不久,赵先生听网上广告说做一次PET-CT检查,连萌芽状态的癌症都能查出,他立即赶到医院,指定要做PET-CT的全身防癌体检,但却被医生劝住了。原来,PET-CT一般不推荐给健康人作为体检项目。

  • 标签: 防癌 PET-CT 体检项目 CT检查 健康人
  • 简介:《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创刊于1982年,现改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402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08/R。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2—10。

  • 标签: 中国计划生育 妇产科学 征稿启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物号
  • 简介: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对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在患者治疗前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进行扫描,在XVI软件里自动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平移和旋转误差。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中把平移和旋转误差模拟出来,然后重新计算剂量,将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和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GTV—T.P)的平均剂量(Dm)、包含95%体积的剂量(D95);脑干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脊髓1%体积的剂量(D1%)及1cc的剂量;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接受超过30Gy剂量的体积(V30)。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颈部肿瘤分次间沿X、Y、Z轴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1.02±0.83)、(1.28±1.08)、(1.27±1.06)mm和(0.79±0.67)°、(1.00±O.82)°、(0.73±0.68)°。患者脑干、脊髓、腮腺受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肿瘤计划靶区平均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D95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但其平均变化率仅为2.18%。结论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无论对靶区还是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都产生影响,而正常组织的剂量和靶区相比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

  • 标签: 锥形束CT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剂量学
  • 简介: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与实际截除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的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骼1例。肿瘤位于股骨下段29例,胫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7例,股骨近端5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远端1例。将实际截除长度与术前计划截除长度进行比较,将患者按不同部位分组,研究各组的差异大小。结果53例瘤段截除患者截除长度误差范围为-30~15mm,95%可信区间为(2.0±7.7)mm。误差在±10mm以内的40例,占75.5%,误差≤-10mm的4例,占7.5%,误差≥10mm的9例,占17%。股骨下段29例,误差为(2.9±6.7)mm,胫骨上段8例,误差为(3.8±5.1)mm,肱骨上段7例,误差为(3.6±8.0)mm,股骨近端5例,误差为(-0.2±6.0)mm,胫骨下段3例,误差为0mm肱骨远端1例,误差为-30mm。结论手术中通过找到术前设计的解剖标志及计划长度进行截骨准确性高,如果能避免引起误差的因素能使瘤段截除长度更加精准。

  • 标签: 骨肿瘤 截骨术 截肢残端 截肢长度
  •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IMRT与RapidArc凋强放疗计划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10例鼻咽癌CT增强扫描模拟定位后勾画CTV,按统一标准外扩PTV;实施均分9野IMRT计划和单弧、双弧、3弧Arc调强计划;以门V处方剂量70Gy,分析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限剂量,进行剂量学对比研究并比较治疗时间的长短。结果IMRT调强计划适彤指数及不均匀指数明显优于单弧,与双弧和3弧没有明显区别;各计划之间危及器官受量均低于参考受限剂量;照射体积(irradiationvolume,IV)未见明显区别;机器跳数(monitorunit,MU),Arc调强计划明显低丁IMRT调强计划;治疗时问上Arc凋强计划更短。结论目前虽IMRT计划更符合鼻咽癌的治疗剂量要求,但Arc计划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时的机器跳数上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IMRT/Arc调强计划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护理计划服务在行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护理计划服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患者情绪状态评估,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常用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统计患者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43.5±4.2vs.42.5±6.3,t=0.985,P〉0.05)和SDS评分(41.5±3.6vs.41.3±4.1,t=1.047,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SAS(44.5±3.5vs.52.5±4.5,t=2.382,P〈0.05)和SDS(42.5±3.5vs.50.5±4.2,t=2.411,P〈0.0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入院时(5.5±2.8vs..5.8±1.5,t=0.639,P〉0.05);出院时(12.6±3.6vs.12.5±3.3,t=5.325,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7±3.8vs.8.5±2.5,t=9.342,P〈0.01)。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造口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100%(49/49)vs.95.9%(47/49),P〈0.05;97.9%(48/49)vs.89.8%(44/49),P〈0.05],试验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vs.63.3%,P〈0.05)。结论出院护理计划服务用于结直肠造口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维持较高的健康知识水平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肠造口 出院计划服务 效果
  • 简介: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质管理循环即Plan-Do-Check-Action(PDCA)的方法,对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25.5%降低至改善后的7.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科室内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腹腔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健康的人很少会去想:工作着是幸福的,可对于患上癌症的我却深切地感到,能工作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确实,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无数次地被自己的决定或偶然碰到的挫折、逆境、厄运所击倒,甚至被碾得遍体伤痕.就说我吧,人才到中年被确诊为癌,这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 标签: 健康人 幸福 癌症 治疗 体育锻炼
  • 简介: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中采用6MV-X和10MV-X射线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ADACPinnacle8治疗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法对两种能量条件下相同靶区的IMRT计划进行剂量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处方剂量)、均匀性指数(HI)以及适形指数(CI),比较8例肺癌患者的6MV-X和10MV-X射线的IMRT计划的物理学参数。结果两者靶区的平均剂量、HI和CI之间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6MV计划中高剂量覆盖靶区的程度优于10MV计划;正常肺组织、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OAR)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对于肺癌的放射治疗建议选用6MV-X射线。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剂量均匀性 适形指数
  • 简介:日前,应"2001年全国癌症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之邀,盼我就这次大会的召开,作一简短的致词.盛情难却,就自己的感受写了篇短文,仅是有感而发的个人浅见,愿借本刊之一角加以转载,供广大癌症病友共同探讨.

  • 标签: 康复 临床医疗工作 大会 癌症 召开 感受
  • 简介:外科手术是人类对抗疾病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但作为有创操作,手术在解除患者疾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并且可能成为其他疾病发生的隐患。早些年,手术切除是治疗胃溃疡的重要手段,而手术切除后的残胃是公认的一种癌前状态。如今,良性溃疡行胃切除手术大大减少,而因肥胖和糖尿病接受袖状胃切除术及胃转流术日益增多。另外随着胃癌的诊治水平升高,早期胃癌患者逐渐增加,胃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有所提高。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这些患者都将面临一个严重的威胁——残胃癌。

  • 标签: 残胃癌 胃术后 潜在威胁 手术切除后 胃癌患者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图像引导放疗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六天工作制,放疗技术员排班实行早、中、晚三班倒。患者每人编排一个唯一的号码编入早、中、晚班治疗,同时对应相应的休息时间,保证每位患者治疗5次/周,休息2天/周。放疗技术员分A、B、C、D、E五组,A、B、C组人员当月相对固定在放射治疗岗位,D组人员当月负责模室工作和CT定位,同时参与放射治疗岗位人员轮休时顶班。E组人员负责CT扫描检查和定位,同时参与放射治疗岗位人员轮休时顶班。各岗位值班人员通过填写精确放射治疗流程记录单,对自己的操作进行确认并签字,保证了各阶段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及信息的正确传递。结果:通过实行六天工作制,缩短了每日的治疗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充分利用了设备资源,减少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结论: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radiotherapy,IGRT)实行六天工作制对肿瘤治疗患者较多的放射治疗中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IGRT 六天工作制 排班 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60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按放疗技师的工作年限随机分为〈5年组(n=80)和≥5年组(n=80)。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70Gy/30~35f,每周5次;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等。结果〈5年组获完全缓解(CR)8例(10.0%)、部分缓解(PR)48例(60.0%)、稳定(SD)16例(20.0%)、进展(PD)8例(10.0%),有效率(RR)为70.0%。≥5年组获CR8例(10.0%)、PR68例(85.0%)、SD4例(5.0%),RR为95.0%。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的摆位误差为(7.0±2.43)mm,≥5年组为(5.0±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率为80.0%,≥5年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年组比较,≥5年组在放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较少,但两组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急性及远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工作年限≥5年放疗技师操作的Ⅲ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技师 老年 调强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