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童尔昌教授,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中国现代小儿外科先驱与创始人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鄞县,1921年3月10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4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并到其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工作,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医学生涯,其间担任该院住院医师、助教,主治医师、讲师。1950年从事小儿外科专业,1952年参与武汉同济医院筹建工作,1955年随同济医院由上海迁至武汉,成立了全国最早小儿外科,并先后担任武汉同济医院副教授、教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以及外科副主任、小儿外科主任等。

  • 标签: 武汉同济医院 同济医学院 博士生导师 小儿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主任医师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处理混杂因素手段,创造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统计分析方法。方法本方法基于以下原理:针对诊断为同种疾病接受不同治疗组患者,采用反复多次模拟随机化分组并根据RCT统计分析策略进行疗效比较,以拒绝Hn试验频率和不拒绝H0试验频率之比(odds值)及其95%CI作为判断不同治疗方法问疗效差异依据。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统计量odds值分布。包含结局变量和混杂因素变量模拟数据库进行随机化分组,根据符合方案集分析(PP)策略保留下来样本进行结局变量比较。重复100次随机化分组,并每次随机化分组后结局变量进行比较,同时也}昆杂因素变量组间均衡性进行分析。计算100次结局变量比较分析结果中拒绝H。与不拒绝H。比值,即odds值,重复100次odds值计算过程得到odds值点估计值及其95%CI。根据样本量(n1=n2=50,100,500和1000)、组问差异把握度和效应量产生多个模拟数据库,观察分析得到odds值及其95%CI致性和稳定性。同时验证混杂因素在根据PP策略保留下来样本组间均衡性。结果①不同样本量下疗效有差异数据库分析得到odds值均〉1,odds值及其95%CI均随把握度增加呈上升趋势;②不同样本量下疗效无差异数据库分析得到odds值均〈1,odds值及其95%CI均随把握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③同时验证样本量相等和不相等情况下,混杂因素组问均衡概率均〉95%。结论将本文发明方法命名为模拟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简称sRCT。运用sRCT模拟数据库分析得到结果致性和稳定性高,实现了在均衡}昆杂因素基础上,创建了种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新方法。

  • 标签: 疗效比较研究 随机化分组 把握度 混杂
  • 简介:患儿,男,2岁,因“发热2d”就诊,患儿发热2d,体温在39℃左右,伴轻咳。入院查体:T38.7℃,P115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心率115次/min,给予青霉素240万U+地塞米松2mg静脉滴注(与青霉素混合使用),在静脉滴注约10min后,患儿出现呃逆(膈肌痉挛),无其他不适,更换为生理盐水后,

  • 标签: 静脉滴注 膈肌痉挛 地塞米松 入院查体 咽部充血 生理盐水
  • 简介:Citrin缺陷病(citrindeficiency,CD)已报道两种临床表现型,种是成人发病瓜氨酸血症Ⅱ型(CTLN2),另种是citrin缺陷导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该文报道1例以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男性CD幼儿。患儿1岁6月时体重和身长均低于相应WHO体格测量百分位表上第3百分位数,同时血生化分析发现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增高,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病史询问发现患儿1岁后有难以纠正厌食米饭而嗜食鱼肉饮食习惯。偏食倾向2岁后更明显,血氨基酸分析显示瓜氨酸和苏氨酸轻度增高,于是该患儿在2岁5月时被怀疑为CD。按患儿饮食嗜好自然喂养之后,其生长发育落后逐渐改善,体重在3岁时恢复到第3百分位数以上,血脂逐渐恢复正常。SLC25A13突变分析表明患儿是851del4纯合子。据此,患儿被确诊为CD。4岁7月时饮食调查表明患儿有典型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饮食倾向——厌食米饭,而嗜好海鲜、肉类、蛋类和奶类。该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为种不同于NICCD和CTLN2CD表现型。

  • 标签: CITRIN缺陷 血脂异常 生长发育落后 儿童
  • 简介:教宝宝认识动物,可以增强宝宝认知能力,培养宝宝观察力和想象力,还能使宝宝更亲近大自然,并在潜意识中懂得要爱护小动物,培养宝宝爱心。

  • 标签: 认知能力 小动物 想象力 大自然 潜意识 培养
  • 简介:强心甾类固醇(cardiotonicsteroids,CTS)是类能与真核细胞膜钠泵(sodiumpump,Na^+,K^+-ATPase)特异性结合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植物来源洋地黄类如地高辛(digoxin)、哇巴因(ouabain)、夹竹桃苷(oleandrin)、嚏根草苷(hellebrin)等和动物来源的如从蟾蜍毒素中提取布法林(bufalin)、海蟾蜍毒(marinobufagenin)等。长期以来,CTS作为钠泵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源性疾病治疗。1991年,Hamlyn等应用原子轰击质谱法等测量相对分子质量方法,发现从人血浆中纯化某种物质在相对分子质量、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无法与哇巴因区分,由此证实了内源性哇巴因(endogenousouabain,EO)存在。其后随着数种CTS先后从血液、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中被分离,并观察到上述CTS可由体内激素刺激调控,已有越来越多CTS被归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其功能研究已证实CTS除了加强心肌细胞收缩力外,还参与了多种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肥大、增殖、分化、生存和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就CTS肿瘤细胞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内源性类固醇激素 肿瘤作用 强心 内源性哇巴因 相对分子质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刘秀云主任医师很荣幸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委托,与申昆玲教授邀请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部麻省总医院儿童呼吸中心主任,T.BernardKinane教授就儿间质性疾病,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儿童 分类 治疗 诊断 美国哈佛大学
  • 简介:目的利用新生大鼠模拟婴儿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建立动物模型,探讨该体位股骨近端发育影响。方法用医用胶带将45只新生Wistar大鼠幼鼠(雌性24只,雄性21只)双下肢、髋关节缠绕固定10d,模拟婴儿生后双下肢伸直襁褓体位,作为实验组;另选45只新生幼鼠(雌性24只,雄性21只)双下肢不予处置,作为对照组。于第10天随机处死实验组、对照组幼鼠各16只,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组织形态。余下幼鼠继续喂养8周后,通过大体标本及X线摄片,观察股骨近端变化。结果实验组股骨近端组织切片染色发现股骨头变小,前倾角变大,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细胞形态、数量、排列明显异常。大体外观及X线摄片见实验组股骨头外观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股骨颈变短、增粗,股骨颈周围软组织增生,前倾角变大(P〈0.05),股骨颈干角减小,大粗隆肥大,股圆韧带增粗变长,髋臼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髋关节脱位率(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制作了大鼠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动物模型,该体位可干扰股骨近端发育.甚至导致髋关节脱位。

  • 标签: 髋关节/畸形 股骨 动物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接受Kasai手术时年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2月我院85例行Kasai手术胆道闭锁患儿病例资料。按手术年龄分为〈60d组32例,60-90d组40例,〉90d组13例。至2007年2月,获随访且术后存活时间超过2年患儿27例。结果〈60d组中,56.25%患儿术后1个月血清胆红素较术前下降三分之:40.63%患儿术后3个月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46.88%患儿术后6个月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60.90d组中.术后1个月血清胆红素下降三分之、术后3个月及6个月降至正常率分别为65%、37.5%和50%。〉90d组患儿中则分别为46.15%、23.08%和23.08%。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胆红素下降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组患儿术后6个月黄疽消退率较其他两组降低,P〈0.05。获随访27例存活2年以上患儿中.〈60d组、60~90d组和〉90d组分别为15例、9例和3例,各占60%、32.14%和30%,P〈O.05。结论胆道闭锁患儿早期手术(出生后1~3个月)血清胆红素下降快,黄疸消退率及2年以上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手术者;2年无黄疸生存预示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胆道闭锁/外科学 预后 年龄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肺高压(PPHN)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PPHN患儿吸入NO6h后血小板在肾上腺素、胶原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下聚集率.结果3种诱导剂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0.39±0.11)%vs(0.48±0.10)%;(0.41±0.19)%vs(0.69±0.22)%;(0.32±0.12)%vs(0.50±0.1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PPHN患儿吸入NO后,血小板聚集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存在加重临床出血可能性.

  • 标签: 一氧化氮 肺高压 血小板聚集 新生儿
  • 简介: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危害严重,是早产儿死亡和存活者预后不良重要原因,发生率高达65%[1].约有25%~50%IVH早期无临床症状而被忽视,而对于严重影响早产儿IVH预后并发症(出血后脑室扩张、脑积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所以,IVH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采用影像学方法(床旁头颅B超)诊断早产儿生后早期IVH,观察苯巴比妥不同胎龄、不同体重早产儿IVH发病影响,探讨苯巴比妥早产儿IVH发病干预作用.

  • 标签: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苯巴比妥 早期诊断 预后不良 IVH 无临床症状
  • 简介:含维生素A食物保护皮肤维生素A能够生成肌肤真皮层内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促进调节并保护机体,维护皮肤、上皮组织正常功能,使肌肤紧致、有弹性,宝宝常用鱼肝油以及胡萝卜、猪肝、菠菜中部有丰富维生素A。

  • 标签: 保护皮肤 食物 维生素A 弹力纤维 胶原蛋白 正常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单剂柴胡、黄芩、炙甘草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疗作用.方法用CVB3感染Balb/C小鼠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柴胡、黄芩、炙甘草灌胃治疗,观察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柴胡组小鼠在感染后第5,7,10天心肌病理积分为1.33±0.82,160±0.63和1.87±0.74,明显低于对照组(2.22±1.37,3.27±0.96,2.60±1.06)(P<0.05或0.01).炙甘草组小鼠在感染后第5,7天心肌病理积分为1.26±0.88和1.80±0.68,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0.01).黄芩组小鼠在感染第14,21天后心肌病理积分(1.53±0.74,0.80±0.56)与对照组(2.33±0.98,140±08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剂柴胡、黄芩、炙甘草在不同时间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 标签: 柴胡 黄芩 炙甘草 小鼠 CVB3 心肌炎
  • 简介:目的雄激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探讨雄激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氧气和92%氮气混合气体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做颈正中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不行低氧处理。雄激素干预组在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kg)。缺氧缺血(HI)后6h、24h、72h、7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动态变化。HI后6h、24h、48h断头取脑制作脑匀浆,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左脑皮质及海马可见少量Bcl-2蛋白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与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72hBcl-2蛋白在皮层和海马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组Bax蛋白表达水平在HI后24h显著低于HIBD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别。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对照组HI后6h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HIBD对照组HI后24hSOD活性降至最低值,MDA含量升至最高。雄激素干预增加了SOD活性,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48hSOD活性均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亦导致了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雄激素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以及通过减少抗氧化剂消耗和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从而减轻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更多还原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Bcl-2 Bax SOD MDA 新生大鼠
  • 简介:目的分析外源性氧化氮吸入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症状及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低氧性呼吸衰竭新生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入氧气治疗,持续机械间歇正压通气,根据患儿血气变化及时调整通气参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化氮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PaO2、血PaCO2、平均气道压,对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心搏指数、心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5.23±1.88、PaO2(52.29±2.86)mmHg,低于对照组8.64±1.75,(66.34±1.57)mmHg;PaCO2(45.67±2.38)mmHg,平均气道压(12.95±1.27)cmH2O,左室射血分数(79.83±1.35)%,心搏指数(.364±0.15)L/(min·m2),心率(79.36±1.11)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5.61±2.29)mmHg,(9.53±1.37)cmH2O,(74.25±1.52)%,(3.15±0.38)L/(min·m2),(75.27±1.1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吸入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效果较好,且能明显改善患儿心功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氧性呼吸衰竭 外源性 一氧化氮 心功能 婴儿 新生
  • 简介:宝宝饮食禁忌要提上日程了。有些食物是不适宜给宝宝,而且吃方式、方法也要特别的注意。下面就是做父母要注意事情:

  • 标签: 食物健康 婴幼儿 饮食禁忌 营养学
  • 简介:随时都要看到孩子进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时候,不要打击孩子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点点进步,孩子表现给予夸奖,孩子进步给予赏识,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观念。

  • 标签: 婴儿 养育方法 个人 家庭生活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是否能促进肠动力恢复,并从神经和体液两方面因素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4例肠吻合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晨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直至开始进食,每日3次,每次1h,对照组禁食。记录两组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并于第3次咀嚼口香糖后1h抽取血液检测胃泌素和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两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血胃泌素及儿茶酚胺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63h,对照组为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5,P〈0.05)。试验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5),而两组肾上腺素(t=1.201,P〉0.05)及胃泌素(t=0.418,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假饲原理,腹部手术患儿术后嚼口香糖有助于肠功能早日恢复,其作用机制与血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腹部/外科学 胃肠活动 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