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女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状况不同,瘦身方法也就不同。防治肥胖是贯穿一生的事情,在特定的时间段做好防止工作往往可以对战胜肥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肥胖 瘦身方法 身体状况 效果 防止 女人
  • 简介:有病吃药天经地义,但是如果不注意用药习惯而胡乱吃药就有可能适得其反。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能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用之不当,轻则延误治疗,重则致残或危及生命。

  • 标签: 用药习惯 延误治疗 吃药 疾病
  • 简介:中国科协于2002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项旨在调查公众对算命、看风水等看法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的人行为倾向完全受算命结果支配,超过40%的人尽管不会因算命结果改变日常生活,但表示会适当加以注意。

  • 标签: 算命结果 行为倾向 心理健康 心理学
  • 简介:中医认为,秋天主燥,燥邪当今。若燥邪致病可以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一些润肺生津食品。特别是对于妇女来讲更应如此,因为中医讲男属阳,女属阴;男主精,女主血,燥邪易伤阴血,妇女若燥邪,易出现闭经、月经错后、月经量少、产后虚弱、产后奶水不足、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上述疾病,均围绕着经、胎、产、哺乳等方面,而维持经、胎、产、哺乳生理功能的,又是冲、任、督、带四脉,其中又以冲、任二脉直接关系到妇女的月经、怀孕、生育等生理功能。冲、任二脉又与肝、肾、脾、胃有密切关系,所以药膳疗法,就必须从调补着手。

  • 标签: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食疗方 女性 月经量少 产后虚弱 生理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住院的20倒DKA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沟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血糖均降至6.2—10.6mmoL/L,尿糖转阴,尿酮体消失,电解质恢复正常,全部痊愈出院。结论: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及逆转的危泉,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腰椎骨折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20例患有腰椎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包括心理护理、褥疮护理、体位护理、功能训练等在内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都非常理想,恢复情况良好,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腰椎骨折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手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避免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手术 腰椎骨折 护理
  • 简介:中期引产时,宫颈及子宫下段不成熟,强行牵拉引起的分娩痛是难以忍受的,尤其是初产妇.为了消除这种疼痛,我院把用于足月分娩的镇痛方法用于中期引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分娩镇痛 初产妇引产 引产疗效
  • 简介:目的:对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术后对子宫切口部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五年时间里,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患者病例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10例。A组采用注射甲氨蝶呤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米司酮进行保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术后出血量、用药后的β-HCG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改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和β-HCG都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方法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的子宫切口部位妊娠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1年2月的《PrenatalDiagnosis》上。本文以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来探索预测短宫颈的模型。研究对象为800例随机选择的孕妇。于11~13+6周、16~19周、20~24周时行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x1,cx2,cx3)。20~24周宫颈长度(cx3)≤15mm定义为短宫颈。其结果为cx1结合既往有早产分娩史的孕妇,对20-24周短宫颈具有

  • 标签: 宫颈长度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成模型 预测模型 经阴道 超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