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许多女性害怕手术,因此倾向选择药物流产,实际上药物流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迅速和安全。首先,只适合停经50天以内怀孕的妇女。还要通过辅助检查排除宫外孕。在药流之前一般有两周的准备时间,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完全做到彻底,大约有20%的人还得再次做清宫处理。

  • 标签: 人流手术 药物流产 辅助检查 宫外孕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部可视全程监测人流过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50例可视无痛人流为研究对象(包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妊娠合宫内节育器、妊娠合并疤痕子宫、妊娠囊位置偏向子宫角部等),并随机抽取了150例普通无痛人流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148例完全流产,1例子宫肌瘤手术困难无法进行而终止,1例胚胎停育清宫不全。对照组145例完全流产,4例不全流产,1例子宫穿孔。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成功率应用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结论:可视下无痛人流是目前人流最安全,恢复快的一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可视无痛人流 安全 可靠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微管人流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资料为来我站就诊的自愿接受流产的患者300例,研究对象分为微管组和药流组,每组接纳患者150例。微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采用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当子宫收缩或子宫壁有粗糙感时停止操作,术后10天来我站进行超声检查。药物组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孕囊排出10天后来站进行超声检查,回声阴影大于1cm应进行清宫处理。结果:微管组患者流产率明显高于药流组患者,微管组患者的出血量也明显小于药流组患者,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各级疼痛无明显差异,微管组患者除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外,无其他术后副反应;药流组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发热、呕吐、皮肤红疹等副反应。结论:宫腔微管人流吸宫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出血量少、患者痛苦少、吸宫的完全流产率高,为妇女终止早孕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宫腔微管 终止早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减少宫外孕与宫内孕误诊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宫外孕误诊为宫内孕的患者行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人流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在没有确认为正常宫内妊娠时不能给予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

  • 标签: 异位妊娠 人流术 误诊
  • 简介:目的:总结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选择ASAⅠ_Ⅱ级自愿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术者,按2毫克/公斤静脉注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结果所有术者术中安静,镇痛有效率100%,苏醒迅速,无一例延迟。术者仅少数出现注射疼痛,呼吸赞停,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但要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警替意外的发生。

  • 标签: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 无痛人流术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笑气吸入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0例妊娠7~10周的妇女随机分成四组,编号为A、B、C、D,按照文中的方法对四个实验组分别进行治疗护理。观察四组孕妇人流的镇痛效果、宫颈的松弛程度、PAAS(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笑气吸入与宫术宁胶棒联合使用的观察组的PA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笑气对照组、宫术宁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PAAS发生率,尤其低于空白对照,因此,笑气吸入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无痛人流值得推广。

  • 标签: 笑气吸入 宫术宁胶棒 人工流产综合症 镇痛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对于大量外流和涌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流动人口的特点,其次,就如何有效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流动人口 避孕 节育工作
  • 简介:他们是身份各异的都市人,他们是当代的「法布尔」他们是生活中的「博物学家」他们用目光、纸笔记录和捕捉身边的自然界变化,然后把这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告诉更多人。他们是自然笔记一族。

  • 标签: 纸笔记录 都市人 博物学 自然界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未婚流动人口非意愿妊娠的咨询案例,咨询师根据咨询的四大理念、瑞迪框架和五大技巧对其进行了剖析。针对非意愿妊娠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流动人口的性健康咨询提供参考。

  • 标签: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咨询 流动人口 非意愿妊娠 案例剖析
  • 简介: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营养状况,为以后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无锡市北塘区刘潭社区门诊自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流动及常住儿童2028名,给予全身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评价其营养状况,筛查出营养不良、贫血及肥胖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查出流动儿童营养不良32人,常住儿童24例;流动儿童检出贫血51例,當住儿童26例;流动儿童检出肥胖25例,常住儿童65例;结论流动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常住儿童(x~2=4.49),流动儿童贫血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常住儿童(x~2=17.1),常住儿童肥胖发生率高于流动儿童(x~2=10.10)。

  • 标签: 流动儿童 营养不良 贫血 肥胖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术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术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术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术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
  • 简介:正常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产科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WHO推荐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1],我院在产房推行包括生理、心理的全面情感支持的新产时保健措施,对提高自然分娩率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自然分娩率 情感支持 临床观察 心理因素 产科人员 分娩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心理压力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孕期保健的388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早孕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量表得分差异,分析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14份,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回收率98.83%,观察组孕妇的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子代健康、孕次、孕期症状、工作压力、低孕周是造成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心理压力水平是引起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担心子代健康和工作压力。

  • 标签: 自然流产 妊娠期 心理压力
  • 简介:<正>本文于2011年8月发表在《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自然流产孕体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能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却经常由于培养失败和母体细胞污染(MCC)而变得很复杂。本文提出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提高自然流产样本核型的产量和精度。作者将一个多重间期FISH探针组用于分析2个样本集:①153个有正常46,XX核型流产样本的

  • 标签: 自然流产 核型 母体细胞污染 样本集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干预方法预防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第一组产妇于第二产程中采用肛塞米索前列醇片+手法按压方法;第二组采用宫颈肌注缩宫素+手法按压方法;第三组采用肛塞米索前列醇片+宫颈肌注缩宫素+手法按压方法。结果: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方面,第三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第一、二组除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外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自然分娩中,联合应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和施加正确的按压手法能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按压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叶酸水平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孕检的1315例孕早期(孕周≤10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出现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将孕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23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以对照组血清HCY及叶酸水平的第10或90百分位数为界值,比较不同水平组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病风险。结果年龄、孕次、自然流产史、孕前低体重、高HCY血症(OR=2.667,P〈0.05)为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围孕期服用叶酸、高血清叶酸水平(OR=0.228,P〈0.05)为其保护因素。血清叶酸低水平或血清高HCY水平的孕妇,其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性均高于相关指标正常孕妇(OR=2.4、1.7,P〈0.05)。结论孕早期高血清HCY、低血清叶酸水平均可能导致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危险增加,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能有助于识别高危孕妇。

  • 标签: 孕早期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然娩肩法 肩难产 新生儿产伤 预防 助产
  • 简介:患者28岁,主因停经53d,腹痛2h于2016年10月3日4:20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6年8月10日,停经30多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轻微恶心、呕吐、厌油等早孕反应,停经43d曾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3℃,伴轻微腹痛及阴道淋漓出血,于当地医院对症退热、保胎治疗1周后症状减轻,未进一步诊疗。

  • 标签: 卵巢脓肿破裂 自然流产 妊娠早期 输卵管 阴道淋漓出血 尿妊娠试验
  • 简介: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高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模式进行探索,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1300名女工进行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观察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647名愿意接受干预模式为观察组,653名不愿接受干预措施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孕前保健系统知识培训、系统化管理模式及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孕前保健依从性情况,分析统计参加孕前保健和未参加孕前保健的女工计划妊娠率、不孕不育发生率、流产率、合并症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儿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300名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79份,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人群孕前保健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孕前保健参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是影响孕前保健参与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孕前保健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参加孕前保健者的计划妊娠率高于未参加孕前保健者,流产率、合并症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儿低于未参加孕前保健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做好孕妇信息跟踪,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保证孕妇孕期保健的依从性,为优生优育提供基础。

  • 标签: 孕前保健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依从性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情况,以及流动人口对咨询服务的需求,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和服务/娱乐场所选择18~49岁的育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婚育史及婚育观念,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情况等。采用SAS9.1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99名流动人口,21.39%的流动人口在调查的近1年内接受过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学历越高的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比例越低。有41.31%的对象表示愿意接受咨询服务,咨询途径以“报刊专栏、信箱”、“专业网站咨询”、“电话热线咨询”的比例较高,“面对面”咨询的比例为33.21%,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院是流动人口面对面咨询的主要地点。结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情况不理想。现居住地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现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