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封闭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VSD)由于持续高引流,可及时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从而使创面保持洁净,避免了交叉感染,促进组织修复,在骨科临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我科2006~2010年间对56例复杂创面患者应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临床 应用 高负压引流 交叉感染 组织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肠造口袋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23例和对照组(B组)20例,A组采用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冲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病灶清创+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冲洗引流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病灶清创+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自制肠造口袋 负压冲洗引流 骨科术后 切口 脂肪液化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慢性腰腿疼的病例逐年上升,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日趋增多。对于一些定位困难的腰椎疾病患者,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神经根封闭术帮助定位诊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疾病 封闭术 神经根 诊断作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生活方式
  • 简介: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临床上常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局部以醋酸氢化泼尼松封闭,但效果欠佳,为了探讨应用利美达松封闭治疗网球肘的效果,我们自1997年~1998年对50例网球肘患者分别应用利美达松和醋酸氢化泼尼松封闭治疗并随访,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利美达松 封闭治疗 网球肘 疼痛
  • 简介:局部封闭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运动系统慢性疼痛的方法,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特别受到基层医生的欢迎,而局部封闭治疗导致肢体末端坏死病例临床上更为罕见。笔者于2010年3月遇到1例踝关节前方注射强的松龙致足趾坏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58岁,乡村医生。于2010年2月因右踝关节疼痛,自行用强的松龙2mL行踝关节前方封闭注射,注射后出现右足明显疼痛,于次日出现疼痛加重、苍白,继而肿胀、患足青紫。到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治疗,效果欠佳。治疗后2周左右出现5个足趾发黑、干瘪,于跖趾关节处界限逐渐明确,建议行小腿部截肢,但截肢位置患者不能接受。3周后来我院就诊,【关键词】封闭注射;踝关节;坏死;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足趾;局部注射;治疗后;慢性疼痛;前方;

  • 标签: 局部封闭注射 足趾坏死 踝关节 前方 局部封闭治疗 慢性疼痛
  • 简介:目的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骨肿瘤科2013年7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颈椎肿瘤手术的264例患者资料(术后转至上海开元骨科医院继续治疗),其中颈椎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并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47例。24例患者因积极一般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3例伤口渗液明显、2例疑似合并颅内感染、8例2周的一般治疗后引流量仍较大而分别选择行腰大池引流。记录置管时间及引流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均获痊愈。持续引流7^43d,平均13.8d,腰大池置管时间为厂19d,平均7.1d。随访中有2例出现脑脊液囊肿,给予患者局部穿刺引流并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不适症状,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等,疗效确切。

  • 标签: 颈椎 骨肿瘤 硬膜下积液 手术后并发症 引流术
  • 简介:凝肩即肩周炎发展到晚期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所致,我们从1996年用改良小针刀剥、挑并局部封闭治疗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5~66岁,左肩6例,右肩2例,病史均在半年以上,最长为2年,8例都发展至Ⅱ期(僵硬期),肩关节活动范围很小,屈伸,收展,旋转均在0°~20°之间。二、治疗方法与结果;作者采用自己改进的小针刀即将直径为1.2mm的针刀的刀锋改制成斜刃,钩状刃,

  • 标签: 小针刀 局部封闭治疗 肩周炎 内蒙古医学院 肩关节活动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58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64岁;病程1~11年。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8~63岁,平均45岁;病程1~8年。以上患者均有下肢疼痛不适症状。所有患者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结果32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中25例行〉2个节段的减压术;26例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行单节段髓核切除,另14例行双节段髓核切除。责任间隙准确,患者疗效良好。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是一种准确而有效的确认责任间隙的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神经根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神经传导阻滞
  • 简介: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术后失血量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TKA治疗99例(99膝)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23例,女76例;平均年龄68.7岁(58~75岁)。根据夹闭引流管时间不同,术前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h组(引流管在切口缝合完夹闭2h,33例)、4h组(引流管在切口缝合完夹闭4h,33例)及不夹闭组(引流管在术后不夹闭,33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患肢肿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h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2h组和不夹闭组(P〈0.05),而2h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不夹闭组(P〈0.05)。三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组患肢肿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显著高于2h组和不夹闭组(P〈0.05),而2h组患肢肿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与不夹闭组相似(P〉0.05)。三组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结论相比引流管不夹闭,引流管夹闭2h及4h可显著减少术后总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但不影响隐性出血。尽管引流管夹闭4h术后总失血量最少,但可显著增加患肢肿胀发生率及皮下瘀斑发生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引流管 夹闭时间 失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