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粉针、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两组间同时给予一般治疗,能量合剂等,有糖尿病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高血压者口服抗高血压药控制血压等治疗。结果奥扎格雷钠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住院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3.3%,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低分子肝素钙 短暂性脑缺血
  • 简介:摘要从中医(TCM)生物工程的角度探索(TCM)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对TCM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 生物学 生物技术 研究
  • 简介:作者简介王思明(1971-08),男,山东枣庄人,硕士,主治医师。摘要目的评价骨形态蛋白-2(BMP-2)复合β一磷酸三(β-TCP)在齿槽裂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包括12例齿槽裂患者,齿槽裂的修复首先运用局部黏骨膜瓣形成袋状受植囊,同时关闭鼻、唇、腭间的软组织裂隙,恢复解剖形态;去除裂隙两侧上颌突的部分骨皮质;根据裂隙大小、形状及与健侧的对称性,植入BMP-2/β-TCP。结果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植入物排出,外形恢复理想,局部饱满。术后3个月x线片可见局部骨性愈合,术后1年x线片可见植入人工骨部分被自体骨取代。结论BMP-2复合β一磷酸三修复齿槽裂,具有恢复形态准确;修复创伤小的优点;植入物组织相容性好,具有骨引导性,可降解,能被自体骨完全取代,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良好的齿槽裂修复方法。

  • 标签: 齿槽裂 修复 &beta 一磷酸三钙 骨形态蛋白
  • 简介:摘要根据WS/T310.2009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实施快速生物监测。目的加强对外科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按照WS/T310.2009规范要求在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快速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

  • 标签: 快速生物监测 应用 灭菌 质量追溯
  • 简介:日前,国家卫生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通告,撤消广州芭妍化妆品有限公司心洁防脱洗发露等6家企业相关产品的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其后不久,作为华南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南方都市报》进行了追踪报道,使得该事件的影响力迅速在行业代理商和消费者中蔓延。然而,与通告中“广州芭妍化妆品有限公司”名称一样的另一家公司——广州芭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因此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 标签: 生物科技 《南方都市报》 曝光 国家卫生部 化妆品 批准文号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生物安全预防教育,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掌握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使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确保自己安全,确保实验室安全,确保环境安全。

  • 标签: 生物安全 实验室 管理 流程
  • 简介:摘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针对其编码基因的突变及其过度表达,对细菌同源性进行分析,控制细菌耐药流行播散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反馈疗法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治疗70例失眠症患者,总结出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 标签: 生物反馈 失眠症 护理
  • 简介: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实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实验课的准备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实验课准备工作中碰到生物安全卫生问题、仪器多难管理维护问题、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现进行总结并愿与同仁分享。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素PGE2受体E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E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否存在非雌激素依赖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半定量研究各组中EP2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G1组、G2组、G3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随细胞分化越差,受体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P<0.001);子宫内膜癌I期组、II期-IV期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孕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组比阳性组的EP2表达水平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20例)与绝经后(30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中EP2的表达分别为0.905±0.251和0.941±0.3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P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随分期和分级升高有上升趋势,在雌激素表达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比阳性者明显升高,提示PGE2及其受体EP2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形成过程中,,前列腺素及其受体EP2与非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癌形成过程存在某种联系,可能是PGE2通过EP2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起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EP2受体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