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Ⅱ型糖尿病人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认识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发病特点、不同血糖对身体的损害程度,采取七养三治,以预防血糖升高为主,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与结论对血糖达到长期稳定的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七分养 三分治 控制血糖 健康教育 生存质量
  • 简介:厂家与代理商的关系复杂多变,昨天的优秀代理商明天可能会被淘汰,今天状态不好的代理商也许因为处理好了厂商关系而发展为同步双赢代理商。万不离其宗,“发展同步双赢的合作伙伴,争取被动配合的合作伙伴,淘汰各行其道的合作伙伴”是最明智的选择。

  • 标签: 代理 金牌 万变不离其宗 合作伙伴
  • 简介:一个企业的经销商队伍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到这家企业未来的前途和命运。那么,企业该如何与经销商打交道呢?

  • 标签: 经销商 诚信 企业管理 经营策略
  • 简介: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可以并发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贫血最为常见,本文就肾性贫血在中医方面采用脾肾两补、温补脾肾、利湿化浊等方法治疗肾性贫血方面进行探讨,疗效满意。

  • 标签: 肾性贫血 中医分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威利坦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于术后当天口服威利坦片400mgBi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天肛门水肿程度。结果治疗组术后第2、4、6天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威利坦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效果好。

  • 标签: 威利坦 混合痔 术后水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辛芩颗粒和开瑞坦治疗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01例应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35例)辛芩颗粒联合开瑞坦口服,对照组A(32例)给予开瑞坦口服,对照组B(34例)给予辛芩颗粒口服。疗程均为30天。分别于疗程结束后第1天、30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停药后第1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85.3%,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第30天,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A总有效率71.9%,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67.6%,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开瑞坦对变化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开瑞坦 辛芩颗粒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390例MDS、50例良性血液病人(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等)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MDS89.3%以上有二系或三系免疫表型异常,其中CD7、CD19、CD13、CD14、CD33、CD34、HLA-DR免疫标志变化最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系抗原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MDS进展恶化,FAB亚型抗原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RA→RAS→RAEB→向RAEB-T转化,较早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CD33)逐渐增加,而较晚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5、CD24)逐渐减少;同时伴淋系抗原表达逐渐减少;骨髓干细胞/祖细胞表面抗原(如CD34HLA-DR),随着MDS恶化发展,有逐渐明显增加异常表现,而且CD34、HLA-DR早期抗原表达增高者,常常预后较差,易于转化成白血病。结论骨髓细胞免疫异常表型,对MDS诊断、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
  • 简介:摘要诊护士根据老年患者病情的特点,通过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适应老年病人的健康需求,既使老年病人感到被关心、被尊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信任度。

  • 标签: 分诊护士 老年病人 健康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急诊科诊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急诊诊标准、合理布局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急诊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消除影响诊工作的不利因素等。

  • 标签: 急诊分诊 急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地塞米松混合局部注射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皮肤血管瘤后,进行碘过敏试验,阴性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地塞米松混合局部注射,然后根据瘤体变化,间隔15~20天重复注射,注药量根据病变体缩小情况递减,一般2-3次治愈。结果120例患者中,治愈58例(48.4%),显效50例(41.6%),无效12例(10%),总有效率90%。48例毛细血管瘤患者中,治愈18例(37.5%),显效25例(52.1%),无效5例(10.4%),总有效率89.6%;3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治愈20例(66.7%),显效7例(23.3%),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42例混合型患者中,治愈20例(47.6%),显效18例(42.8%),无效4例(9.6%),总有效率90.4%。不同类型皮肤血管瘤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平阳霉素、碘油、地塞米松混合局部注射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平阳霉素 混合局部注射 皮肤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性变应原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实验,进行气传性变应原检测。结果268例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944%(252例),以蔾属花粉最高75.3(202例),蒿属植物次之43.2%(116例),其后依次为杨树26.5%(69例),榆树24.6%(66例),柳树10.4%(28例),豚草9.3%(26例),粉螨8.5%(23例),尘螨8.5%(23例),白色念珠菌5.2%(13例)等。268例对不同变应原过敏,其中158例(58.9%)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点刺试验皮肤反应强度花粉类。蔾属类最明显、阳性强度占过敏人数的50%。结论蔾属和花粉类为我地区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在治疗过程中对这种变应原性鼻炎患者可争取有效的避、忌、移等措施,明确变应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腺性膀胱炎超声诊断的类肿瘤结节型可于膀胱壁任何一处见瘤样结节突向膀胱腔,表面呈轻微锯齿样,不光洁及轻度不平整,内部回声强度高或低,部分团块内有散在分布的囊泡样暗区,局部膀胱壁连续尚好。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类肿瘤结节型 囊泡样变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125例应性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表面进行分点热凝。结果显效85例(68%),有效36例(28.8%),无效4例(3.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应性鼻炎疗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微波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型与影像学分型以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型诊断,按照OCSP标准型,分析各亚型与影像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的OCSP各亚型构成比例中,轻型患者多,重症少。OCSP型与影像学分型有良好对应关系且与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OCSP分型 影像学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改变。方法测定第3孕月至第9孕月的420名正常妊娠妇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妊娠过程中血清中ALP活性呈不同程度升高,AST、ALT水平较为稳定,γ-GGT、TBil活动较小。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改变,以ALP活性升高最为明显。

  • 标签: 妊娠 肝功能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伤寒沙门菌株对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分析多重PCR基因扩增产物图谱与青霉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血清型青霉素耐药菌株的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图型,初步了解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上的特点。方法(1)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果发现23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其中耐4~5种抗生素的9株(40%),耐6~9种抗生素的8株(35.13%),耐10种抗生素的6株(26.10%);可分为16个PFGE型,其中5个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结论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PFGE型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型能力较好。

  • 标签: 伤寒沙门菌 抗药性 微生物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NF-α、IL-4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免疫治疗的机制。方法通过检测正常体检者及AR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IL-4含量情况。结果AR组免疫治疗前TNF-α、IL-4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组(均P<0.05);AR组免疫治疗后,TNF-α、IL-4含量均较免疫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4参与了AR的病程发展,免疫治疗能有效地干预AR患者体内TNF-α、IL-4的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4 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