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根治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做好术前宣教;中鼓励患者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做好疼痛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可保存或提高患耳的听力,获得干耳。

  • 标签: 改良乳突根治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腋臭的好方法。方法腋窝处设计1.5-2cm小切口,局部肿胀麻醉,根据腋臭的形成原因剪除腋窝部大汗腺组织,放置负压引流管,减少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患者36例(71侧),无复发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双上肢活动灵活,无麻木感,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剪除法腋臭根治式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良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腋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0例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手术顺利、配合默契,无因体位不当引发并发症。结论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手术切除范围广、治愈率高、容易达到根治目的。对位于齿状线以上7-8cm以内的直肠癌患者,采用经腹会阴联合根治疗效满意。

  • 标签: 直肠癌 腹会阴联合切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直肠癌根治尿路感染。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加强了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结论拔出尿管后未发生排尿障碍和尿路感染。

  • 标签: 直肠癌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生理、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8月~2010年8月60例行胃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生理康复、心理康复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疾病知识测试的优良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自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缩短胃癌根治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胃癌根治术 效果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32例46只眼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视野及眼压等。结果随访1至3年,有1只眼再发作青光眼。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青光眼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45只眼视野均有不同程度增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中配合问题。方法我院从2009年7-12月开展此类手术5例,给予详尽的术前准备、密切的中配合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中配合,均顺利完成。结论术前充分准备,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输液、输血通畅,准确迅速传递各种器械,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宫颈癌 保留神经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Ⅱ期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实验组78例,均采用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窝淋巴结,保留胸小肌、胸前神经及肋间神经。对照组为我院2008年6月份以前56例乳腺癌患者,中清扫淋巴结未注意保护胸前神经,观察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患侧胸大肌萎缩情况,患肢内收及内旋运动时胸肌肌力,评定胸肌功能。结果实验组78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5例(6.4%)无一例重度萎缩,对照组56例中,术后患侧胸大肌重度萎缩18例(32.1%),轻度萎缩16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防止胸大肌萎缩、患侧胸部变形、疼痛及上肢感觉障碍、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前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不同切口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12例I、Ⅱ、Ⅲa、Ⅲb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其中53例采用纵切口、59例采用横切口,术后比较病人皮瓣坏死和肩关节活动恢复等指标。结果纵切口式并发症较横切口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宜首选横切口式。

  • 标签: 乳腺癌 乳癌改良根治术 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将48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处理组,每组各24例。观察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均有下降,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S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好于传统处理组(P<0.01,P<005)。结论FT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体液免疫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腰三横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腰三横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刀治疗,另外60例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2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为治疗腰三横综合征的一种可行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针刀 腰三横突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其它方法的治疗。

  • 标签: 纤维酶 突聋 观察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螺旋CT测量不规则山羊下颌骨块,探讨CT测量牙槽裂植骨量的可行性。方法取山羊下颌骨,修整为大小不同不规则的22块骨标本,分别用量筒水实测法以及CT层面描记计算法进行测量,进而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量筒实测的22块山羊下颌骨标本体积范围从0.9cm3到4.1cm3,平均2.58cm3;以CT测量的体积范围从1.1cm3到4.0cm3,平均2.56cm3。两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以描记CT扫描图像计算面积,进而计算骨体积的CT测量方法,经实验证明是准确的、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杆菌在预防细菌性阴道病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例8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用甲硝唑联合杆菌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复发率为11.9%,对照组有效率为85.37%,复发率为21.95%。结论用甲硝唑联合杆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与单用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复发率明显降低。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乳杆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05%地奈德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按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简称EASI)评分法记录,将药物外涂于受累区域,2次/d,连续治疗3周。结果3周后治疗指数显著下降,治愈率达62.86%,有效率达82.86%。结论0.05%的地奈德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 标签: 地奈德乳膏 儿童湿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膏应用于气管插管全麻,对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I~II级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I组)和实验组(II组)分别将石蜡油和复方利多卡因膏均匀涂于气管插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是否有术后咽喉痛及性质。结果I组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较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I组病人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上述指标较插管前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I组插管后SBP、DBP、HR均较II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术后咽喉痛、喉部异物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I组(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膏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所引起的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

  • 标签: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气管插管 插管应激反应 术后咽喉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管扩张症与血清中抵抗素水平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和孕前管扩张症患者32例,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抵抗素及测量体重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孕前管扩张症患者,抵抗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孕前管扩张症患者中,抵抗素水平升高,与体重指数升高呈正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改良柯-陆手,寻找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invertedpapilloma,NIP)根基部彻底切除,根治NIP的手术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治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2例经鼻內镜联合改良柯-陆手治疗的NI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找到根基部一次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4-84个月,平均42.1个月,其中5例复发,复发率为12.0%,均为筛窦复发。结论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手容易寻找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基部,野清晰手术范围准确,切除彻底,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内翻性乳头状瘤 根基部 鼻内镜 柯-陆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