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学科建设,科室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内容丰富,如何能搞好科室管理,学科如何能发展,有众多因素。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学科建设及管理方面的体会,结合我科的情况作一综述如下。

  • 标签: 科学化管理 学科建设 科室管理
  • 简介:人类似乎有着自在的本能,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欲望,那就是要扩大自身的活动疆域。他们千方百计地让梦想成真。在征服火陆四大洲和海洋以后,他们急于想b上天空,进入太空。然后,飞向月球,飞向更为遥远的其他星球。人类也梦想深入博大精深的生物世界。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灵长类动物竞能如此骺夷所思呢?且看20世纪人类“大科学”的壮举(包括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凶组计划),让我们把故事从头讲起。

  • 标签: 医疗卫生行业 发展现状 科学研究工作 技术发展
  • 简介:一、大会源流:国际麻醉研究学会(IARS)成立于1922年,是由麻醉医生及从事麻醉相关领域工作的医生自愿组成的国际性、非盈利组织,旨在推动麻醉临床和科研的发展。会议上大会组委精心组织T21场专题讲座、20场讨论分会和6场超声技术应用(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和神经阻滞、经食道超声)的操作演练(Hands-OnWorkshop)。与会代表分别就临床危重患者的处理、围手术期治疗、麻醉药理学、疼痛、局部麻醉、小儿麻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科研,从丰富精彩的学术内容到同步化的讨论,为每位参会者学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 标签: 麻醉学术年会 监护 临床 新技术
  • 简介:2010年的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在金秋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了。大会议程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即中美学术辩论会。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于布为教授倡议并牵头组织的此次中美麻醉学术辩论会,就现代医学热门的循证医学,尤其是循证医学在麻醉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辩论。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科学 哲学 循证医学 主任委员
  • 简介:受澳大利亚新西兰新麻醉学会和香港麻醉医师协会委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的以“中西交融——醉给力(EastmeetsWestAnesthesiologistTalksToday)"为主题的联合麻醉科学会议(CombinedScientificMeeting,CSM2011)上海卫星会将于2011年5月19—20日在中国上海浦东花木路1388号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

  • 标签: 上海浦东 麻醉科学 会议 卫星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医师协会
  • 简介:受澳大利亚新西兰新麻醉学会和香港麻醉医师协会委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的以“中西交融——醉给力(EastmeetsWest---AnesthesiologistTalksToday)”为主题的联合麻醉科学会议(CombinedScientificMeeting,CSM2011)上海卫星会将于2011年5月19—20日在中国上海浦东花木路1388号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

  • 标签: 上海浦东 麻醉科学 会议 卫星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医师协会
  • 简介: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已经在中国海南省博鳌、重庆及成功地举办三届。三届大会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同仁的关注,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学者,这是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界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盛会。

  • 标签: 神经外科学 世界华人 外科学术 海南省
  • 简介:1803年Henry提出惰性气体在各种物质中的溶解度概念。1891年Ostwald描述了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λ)的定义。麻醉药的分配系数是麻醉药溶解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定义为在一定大气压和温度条件下,麻醉药分子在两个物相间的运动达到平衡,即麻醉药在两个物相间的分压相等时的浓度比值。

  • 标签: 麻醉药 分配系数 测定方法 惰性气体 溶解度 物相平衡
  • 作者: 陈宁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麻醉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方法:A组为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硬膜外麻醉、C组为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40例患者中,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手术的麻醉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安全性
  • 简介:目的:将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与传统解剖定位法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阻滞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90例上肢择期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21ml单靶点注射组(单靶组).7ml三靶点注射组(三靶组),21mi传统解剖定位组(传统组),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和10%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记录各组的操作时间、麻醉镇痛持续时间、以及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分布区痛觉消失的时间,评价各神经支配区域的痛觉阻滞程度(完全、部分、缺乏阻滞)和切皮时麻醉效果(优秀、良好、无效),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结果:单靶组和传统组的操作时间较三靶组短(P〈0.05),单靶组和传统组的尺神经痛觉消失时间较三靶组长(P〈0.05)与传统组相比单靶组和传统组麻醉效果的优秀率较高(P〈0.05)麻醉镇痛持续的时间延长(P〈O05)尺神经、正中神经的阻滞完全率较高(P〈0.05)而桡神经阻滞完全幸的比较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单靶组和三靶组均无并发症传统组剌破血管4例,轻度局麻药中毒1例。结论: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相比,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单靶点和三靶点注射法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持续时间较长及并发症较少。三靶点注射法的操作时间较单靶点注射法长,但对尺神经的阻滞较快且较完全。

  • 标签: 超声检查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 简介: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其中不少可引起病人注射部位疼痛,据统计50%-100%病人在接受某些亚剂量静脉麻醉药时常主诉不适或疼痛,因此,临床上已提出一些减轻或解除注射部位疼痛的方法,例如先静脉注射咪畦唑仑、芬太尼和利多卡因;或先静脉注射丙泊酚或硫喷妥钠,然后再注射罗库溴铵等方法

  • 标签: 罗库溴铵 静脉麻醉 注射疼痛 疼痛机理 止痛效果
  • 简介:全麻病人苏醒期常伴有烦躁及血液动力学波动,其中麻醉方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监测镇静、镇痛和内脏神经功能并判断麻醉深度的可用指标之一。本研究拟对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的苏醒期,观察心率变异性及血液动力变化,并加以比较,以期探索一种能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心率变异性变化 全麻病人 苏醒期 血液动力学 麻醉方法 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