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3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MDICSII两组。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两组均能降低空腹(FPG)餐后血糖(PPG)以及升高空腹(FCP)餐后2小时C-肽(P〈0.01);两组之间比较显示:与MDI组比较,CSII组对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空腹、餐后2小时C-肽改善更明显(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所耗胰岛素用量少(P〈0.01),所需住院时间短(P〈0.01),日平均费高(P〈0.01),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05),且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P〈0.01)。结论:CSII具有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特点。

  • 标签: 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 2型糖尿病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
  • 简介: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年龄35~60岁。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诺锐30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其注射比例分别为:1组:早:中:晚=1.5~2:0.5:1;2组:早:晚=1.5~2:1;3组:早:中:晚=1:1:2;4组:早:晚=1:1。观察2周。结果:其疗效分别为1组〉2组〉3组〉4组。结论:门冬胰岛诺锐30按早:中:晚=1.5~2:0.5:1或早:晚=1.5~2:1比例更回适合中国人群。

  • 标签: 诺和锐30 注射比例 注射次数
  • 简介:选取48GDM患者为观察组,4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根据血糖值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与B组。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A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孕妇不同血糖值水平与其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关系,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异常血糖项目数量增加可提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

  • 标签: 血糖值水平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应用普通胰岛素R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联合普通中效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C组应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D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①A组空腹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均显著高于D组(P〈0.05),而B、C组D组三组间空腹血糖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c组D组患者强化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指尖空腹指尖血糖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其他时间点4组间血糖下降差值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D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长,B组胰岛素用量最多;④D组低血糖发生率最高,C组低血糖发生率最低。结论:四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均较好;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门冬胰岛素30可做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降糖方案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采用高热量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方法模拟糖尿病肥胖大鼠模型。选择大黄醇提物给大鼠灌胃,测定FFA、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醇提物大、小剂量组TC、TG、LDL、FFA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性提高(P〈0.01)。结论:大黄醇提物能提高糖尿病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浆FFA、血脂水平。

  • 标签: 大黄醇提物 糖尿病肥胖大鼠 血浆游离脂肪酸(FFA)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目的研究短期集中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影响。方法该研究6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5—12月期间,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短期集中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集中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期集中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水平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妊娠糖尿病中应用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符合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对比中,观察组血糖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餐后3h观察组胰岛素恢复水平较对照组要稳定,且血糖达标时间观察组要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母婴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对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明显,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给药方式 妊娠糖尿病 血糖
  • 简介:2型糖尿病患者如病程超过10年,20%患者口服降糖药就会失效,需要胰岛素或诺灵治疗。糖尿病为慢性多发病,除少部分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外,绝大多数在院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要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以家庭中广泛使用笔为例进行指导讨论。

  • 标签: 诺和灵30R 诺和笔 家庭 糖尿病患 住院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该院疗养100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常规基础上加用信式个性连续护理,对照组给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利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观察信式个体连续护理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疗养员生存质量影响。结果对比两组疗养员SF-36评分,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方面,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疗养员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式个性护理干预提高了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更有效提高了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生活质量 微信式连续护理
  • 简介:选择初发T2DM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分别治疗半年,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肽及HOMA—β、HOMA—I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胰岛功能有较大改善,有统计意义。结论:T2DM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有助于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OADs) 胰岛功能
  • 简介:该文首先简述了糖尿病牙周炎双向关系,继而详细介绍了牙周干预治疗患者脂联素、炎性因子糖脂代谢影响,其目的在于提高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治疗疗效降低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

  • 标签: 牙周干预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影响
  • 简介:目的分析人性护理糖尿病患者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接收糖尿病4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给予甲组23例常规护理,给予乙组23例人性护理。观察、比较甲组乙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依从性高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护理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影响较大,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人性化护理 影响
  • 简介: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时间给药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选定该院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94例,根据胰岛素给药时间不同分组,分对照组(47例,孕周≥32周)、研究组(47例,孕周在32周以内),比较血糖变化情况、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hPBG、FPG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产妇并发症(4.26%)、新生儿并发症(4.26%)显著较对照组(21.28%、23.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在32周以内予以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 标签: 胰岛素 不同时间给药 妊娠糖尿病 孕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究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该实验98例糖尿病患者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社区内进行初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规降糖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综合社区干预治疗,并随访患者1年。结果干预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5.51%(27/49)55.10%(36/49),实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PBG)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有小幅度下降,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治疗管理外,联合社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并降低患者HbA1c、FBGPBG含量,是预防治疗糖尿病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广泛在社区内推广。

  • 标签: 社区综合干预 糖尿病 常规疗法 治疗依从性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我中心自2009年起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网格管理,选取辖区(孔浦街道)15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甬江街道)1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网格管理,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照组沿用传统松散型管理。一年后每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其治疗依从性,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并进行评价。结果比较试验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监测FBG、2hPBG、HbA1c、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差异。试验组血糖控制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网格管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血糖,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网格化管理 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寿命减短多由于长时间高血糖并发症所造成。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最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延缓并发症发展。然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另外一个重要治疗目标就是使用药物,药物不仅仅可以延缓并发症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本文(WiadLek.2001;54(11—12):674—83.)展示了许多关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期文献研究结果。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 Ⅰ型 并发症 寿命减短
  • 简介: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首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影响。方法将2016年1—6月治疗T2DM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前后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FBG、2hPB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HOMA-βF、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OMA-IR、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其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对胰岛素抵抗无明显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胰岛Β细胞
  • 简介:2型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其发病与诸多生活方式因素有关,一些生活习惯影响糖尿病治疗。在这里我们探讨一下吸烟与喝酒糖尿病药物疗效影响

  • 标签: 对药 药物疗效 治疗 影响 生活方式病 喝酒
  • 简介:60例合并抑郁状态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接受为期24周个体教育及常规教育,观察贝克抑郁问卷评分(BDI)变化。结果个体教育组干预后BDI(11.93±4.24)显著下降(19.43±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教育可显著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

  • 标签: 个体化教育 抑郁 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