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重症病房是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护理、管理,治疗、观察的医疗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危重、变化较快、护理人员责任重大等特点。因此对监护室的护理管理应更加严谨科学缜密具有预见性。本文拟对监护室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深入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以防护理问题、护理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管理 监护室 护理人员 护理问题 危重病人 重症病房
  • 简介:临床上,通常病人外出,护士发药时未给病人口服药,若交接班不清或是由于护士工作繁忙而遗忘,便会出现病人漏服药的现象,影响病人康复。为此,我科采用了一些小方法,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口服药 防漏 病房 护士工作 病人康复 交接班
  • 简介:高度浮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因肾小球球管失衡,导致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并全身水肿,而四肢水肿更为明显,此外,因患者抵抗力差,多合并感染。肾病患者病情多次复发,反复入院,给静脉穿刺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配合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科从2006年就此类病人大力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水肿患者 肾性 肾病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
  • 简介:目的探讨262例机械通气引起老年病人呼吸道感染原因.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后第3天予以痰培养,以后每周一次痰培养,均用无菌吸痰管抽吸送检病原微生物.结果262例发生肺部感染135人,发生率51.5%,送检标本210次,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8株,溶血性葡萄菌24株,白色念珠菌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结论必须采取预防院内感染有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老年病人 呼吸道感染 痰培养 预防 原因
  • 简介:目的评估个体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耐多药肺结核病例34例随机分为个体治疗组(18例)和标准对照组(16例),个体治疗组采用18Pa+L2+X(X根据个体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含两种或三种敏感抗结核药物)方案,标准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个体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与标准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建立个体治疗方案可以合理有效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172例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72例临床资料。结果危重症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与高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密切相关。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以免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吞咽功能碍障者三天后应给鼻饲。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医院获得性肺炎 康复
  • 简介:慢阻肺在缓解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效率,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存在依从性问题,严重影响呼吸锻炼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影响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护理对策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依从性 慢阻肺 患者 呼吸肌疲劳 缓解呼吸困难
  • 作者: 王吉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云南 昆明 652200
  • 简介:目的 探究对特发性肺纤维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后其疾病恢复情况与整体成效。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在院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患者50例,依据奇、偶数列数字法分成探究组(n=25,补肾活血方治疗)与对照组(n=25,常规西药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疾病恢复情况与整体成效。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干咳、呼吸受限、口唇发绀、杵状指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探究组胸部CT影像学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接受补肾活血方治疗后,可显著提升肺通气功能,增强动脉血的载氧量,有效改善氧化或抗氧化失衡问题,减小炎性反应, 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沉积,提升痊愈速度,效果较佳,可在临床相似病例中普使用,其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补肾活血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
  • 简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是指各种原因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肺癌是SVCOS的最常见病因,病情来势凶,护理难度大,患者心理负担重。我科自1994年7月至今共收治12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护理体会 综合症 肺癌 综合治疗 血液回流障碍
  • 简介:目的常规呼吸训练增加麻醉科的可视血氧饱和度(SpO2)指导肺切除术患者呼吸锻炼的效果及依从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分成传统常规锻炼(N)组、可视锻炼(V)组,各63例进行呼吸锻炼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其中V组按SpO2按标准指导。记录2组掌握深呼吸程度、入室时深呼吸锻炼达标率、术后7天深呼吸锻炼达标率、主动订立运动计划率。结果2组比较宣教知情评分、入室时自学深呼吸达标率无差异(P〉0.05)。术后7天深呼吸达标率V组高于N组(P〈0.05)。全组术后总感染率5.3%,组间无差异。结论麻醉医生利用时间和技术的优势,延续外科术前呼吸训练,首次锻炼时以可视SpO2即时新锻炼指标,能提高锻炼效果,且能提高患者锻炼信心,对提高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参与长期运动锻炼计划,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肺切除术 呼吸锻炼 效果 血氧饱和度 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