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前置胎盘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03-2015-06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83例。在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前3周,每次采血200ml储存备用。采血前30min内和采血后2h内行患者血压、心率监测及胎心监护;采血前后监测孕妇血压、心率、呼吸情况;检测采血前后和自体血回输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结果:采血及回输过程中母胎一般情况良好,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0分。83例前置胎盘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后血压、心率、呼吸均无明显变化(P〉0.05)。采血前后和自体血回输后RBC、Hb、Hct、PLT、PT、APTT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孕妇应用储存式自体输血安全性好,不会对母胎产生明显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储存式自体输血 前置胎盘 妊娠晚期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型抗A(B)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06—2013—06在剂门市石化医院输血科、检验科进行检查的41例夫妇血型不合O型RhD(+)孕妇及其相应的新生儿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母体效价检测卡检测ABO系统IgG型抗A、抗B的效价:在检测的41例夫妇中,效价≥64的有35例,其中HDN(+)的有13例,HDN(-)的有22例;在高效价(≥256)的16例中,HDN(+)的有9例,HDN(-)的有7例;效价〈64的6例中只有1例HDN(+)。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中抗A(B)IgG亚型:在41例新生儿标本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在41例0型孕妇血清中,IgG1亚型的浓度在HDN(+)组和HDN(-)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孕妇血清中IgG型抗A(B)的抗体量与新生儿溶血有一定的相关性,母亲体内血型抗体IgG1的含量过高,胎儿发生HDN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通过这些检测,可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 标签: IgG型抗A(B)效价 IgG1亚型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了解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分娩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产前1~3周采集并贮存孕妇自身血液,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给产妇。结果:产前45例贮存自体血的Rh(D)阴性孕妇中,有10例在分娩中或分娩后回输了自体血(未输异体血),未见不良输血反应发生,母婴状况良好,Apgar评分多为10分。另外有7例产妇除了回输自体血外,又输注了一定量的异体血。比较采血前后、回输前后、回输与未回输组以及回输自体血与回输自异体血四组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分娩中是行之有效的输血方式,既解决了血源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对稀有血型患者,减少异体血的输注,又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母婴不会造成危险,值得推广。

  • 标签: 贮存式自体输血 RH(D)阴性 孕妇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rh-EPO)与蔗糖铁在孕妇妊娠晚期预存式自体输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01-2015-06术中失血量〉400ml、妊娠晚期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11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7d和术前3d采血400ml,每次采血后按1∶1的比例输注400ml琥珀酰明胶和复方乳酸钠混合液以补充血容量,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观察组于术前10d起隔日皮下注射rh-EPO150U/kg,同时静脉补充蔗糖铁注射液100mg,1次/3d,用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不应用rh-EPO和蔗糖铁注射液。记录2组患者第1次采血前、术前1h、术后第1天、第5天的RBC、Hb、Hct以及围术期并发症、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2组术前1h、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及Hct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5天RBC、Hb及Hct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未发生寒战、发热、过敏等输血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发生血黏度增高、血栓等并发症。结论:rh-EPO与蔗糖铁联合应用于孕妇妊娠晚期预存式自体输血,可充分发挥患者自身的造血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素 蔗糖铁 妊娠晚期 孕妇 储存式自体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41例妻O型Rh阳性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对其中286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即ABO血型鉴定、Coomb’s试验、游离和释放试验),以了解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高低与ABO-HDN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741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61.9%、17.0%、12.6%、6.1%和2.4%。28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71例HDN阳性,占24.8%;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0.7%、28.3%、44.9%和64.3%(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与ABO-HDN的发生率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 标签: 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抗-A(B)
  • 简介:目的:分析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例丈夫血型非O型的O型孕妇血清,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血清中的IgG-抗体效价;对孕妇生产的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和新生儿胆红素、血红蛋白的检测,以评价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结果:2000例0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64的孕妇共1204例(60.2%);孕妇血型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越大(P〈0.05)。结论: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提示作用明确,可作为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临床应广泛开展对0型孕妇的产前IgG-抗A(B)效价检查。

  • 标签: 血型抗体 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微柱凝胶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RhD阴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江山市人民医院38例RhD阴性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产前检查的RhD阳性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别作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8例RhD阴性孕妇有9例检出有不规则抗体存在,检出率23.7%,其中有妊娠史者阳性率为50.0%(7/14),无妊娠史者阳性率为8.3%(2/24),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观察组中特异性抗体主要以IgG为主,其中抗-D抗体5例(55.6%),抗-E抗体2例(22.2%),抗-M抗体2例(22.2%);对照组检出1例有不规则抗体存在,检出率3.3%,为抗-M抗体。观察组中有4例(2例抗-D、2例抗-M)效价〈16;4例(2例抗-D、2例抗-E)≥16而〈128;1例(抗-D)≥128。对照组1例〈16。结论:定期监测RhD阴性孕妇的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抗体阳性且效价较高者进行必要的产前治疗。加强对尚未生育过的Rh阴性年轻女性的血型知识宣教,是预防HDN的重要措施。

  • 标签: RhD阴性孕妇 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检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HA)患者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在UHA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的方法治疗UHA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正常非孕妇女30例和UHA妇女30例免疫治疗前后血清EGF水平变化(Pg/mL)。结果:UHA患者血清中EGF水平(107.5±47.9)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169.1±56.6),P<0.01;免疫治疗后EGF水平(152.3±63.9),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EGF水平降低可能与UHA的发生相关,免疫治疗可上调UHA患者血清中EGF水平,利于胎盘胎儿生长,使妊娠成功。

  • 标签: 流产 习惯性 EGF 血清 主动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