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脑卒中的再发率很高心脑血管疾病,西方人与中国人发病的情况有所不同。西方人冠心病多,因冠心病造成的死亡占死因的第一位。中国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位死因是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病率很高。每年新发生脑卒中150万例,由于近年治疗方面的进步,

  • 标签: 脑卒中 降压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死因 再发
  • 简介: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是中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脑卒中流行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作者: 龙旭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遗症中,偏瘫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康复治疗方法中,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脑卒中的针灸康复治疗、康复过程、康复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针灸;康复治疗
  • 简介: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可降低致残率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我国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本文为该课题的中期总结。

  • 标签: 卒中 康复 急性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921年Kraepelin就曾提出,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然而,直至1977年Folstein等才首次报道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抑郁,并称之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

  • 标签: 卒中 抑郁 发病率 认知障碍 脑白质疏松症 抗抑郁药
  • 简介: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始终.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直接相关,但由于脑卒中病人的特点,使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谈一点我们实施的体会.1.脑卒中病人疾病特点和健康教育难点1.1.疾病特点:由于脑卒中病人多数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偏瘫、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困难、老年性痴呆等.因此,病人理解力和记忆力明显下降,由于这一年龄段病人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差、因此,给健康教育带来一定难度,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1.2.家庭原因:由于一些家庭经济原因或子女照顾不够,宣教方面得不到家属的配合,而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病人 健康教育
  • 简介:目前,国内缺血性脑卒中诊治及预防指南,对于抗凝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建议:(1)建议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方面,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2)提及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等新型抗凝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3)推荐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源性脑栓塞的预防。近年来研发出很多新型抗凝剂,我们拟对新型抗凝剂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抗凝药 卒中 因子Xa 维生素K
  • 简介: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6例,对照组19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治疗组加用咽障碍康复训练。以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腾岛-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明显改善(P〈0.01),且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训练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行,应推广普及。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 简介: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部血管 脑组织损伤 死亡原因 血管阻塞 大血管闭塞
  • 简介: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发生于脑卒中患者时有极高的病死率.现总结我院2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并发高钠血症15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高钠血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脑卒中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不仅病情危重,且因患者年老,往往患有多系统疾病。临床收治的脑卒中者常兼发有各型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情复杂、多变,常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等。需要及时了解心电信息、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实施整体护理,能及时评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心理动态,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大大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心律失常 整体护理 脑卒中 心血管功能障碍 病情危重 多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了解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ALl)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1999年2~9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脑卒中并发ALl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67±8)岁:脑卒中未并发ALI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0)岁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以及急性期脑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龄、意识障碍、哥拉斯格-匹斯堡昏迷评分(GCS—P)降低、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鼻胃管饲、下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等是ALI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别、脑卒中类型、病前呼吸道疾病史和有无呕吐无统计学意义。ALI组入院第1天(脑卒中发病第1~3天),ALl的发生率为19%,入院第3天增至81%,第5天高达95%给氧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是判断ALI的重要指标;给氧治疗后,用氧合指数(PaO2/FiO2)反映ALI状况更为准确合理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损伤严重或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ALI发生率明显增高,尤其是老年人。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呼吸功能试验 监护
  • 简介: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引起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等并发症,严重者窒息。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1~73%。通常认为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是由于损伤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但研究发现,皮质、皮质下核团、皮质下行传导纤维、小脑、锥体外系等部位的损伤都有可能造成吞咽障碍。本文对我院2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的26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脑卒中损伤部位与吞咽障碍发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损伤部位 脑卒中后 吞咽困难 脑卒中吞咽障碍 脑卒中急性期 吸人性肺炎
  • 简介: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粘血病、心房纤颤、吸烟及酗酒等均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10年来我院内科脑卒中的住院资料,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进行探讨、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1169例脑卒中患者均为1990年1月~2000年3月的住院患者。男性649例,女性520例;年龄22~89(平均69.1)岁,<30岁22例,30~39岁35例,40~49岁77例,50~59岁226例,60~69岁427例,70~79岁306岁,>80岁76例。其中脑出血351例;脑梗死526例;脑血栓1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54例;脑萎缩297例。合并脑疝276例;应激性溃疡115例。1.2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而缺血性脑卒中占80%.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认识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病理生理过程均与一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分子和基因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基因的调控来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已经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基因表达调控
  • 简介: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均能减少卒中几率。提到卒中,你或许大概知道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一侧突然麻木及说话困难。但有一些事件称为静息卒中,发作时无症状,但仍可能严重损害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 标签: 无症状性 脑卒中 静息 风险 健康饮食 控制血压
  • 简介:我国的人群研究显示,人群内血清胰岛素升高及其有关代谢异常常发生在超重和肥胖与血压升高之前,这提示胰岛素抵抗在中国人群内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性起重要作用.本文对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血压与血糖代谢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脑卒中 血压 血糖代谢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n=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为期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近年来,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已被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内容。本文对秀洲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发病率 病死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干预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