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认知障碍初步评价(COG-12)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信度与度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AD患者148例为AD组,另选择社区志愿者365例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临床痴呆量表、AD8、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画钟测验评估和COG-12测评。其中100例AD患者知情者在首次评定1个月内重测COG-12。结果COG-12的克朗巴赫α系数=0.883,重测信度=0.883(P<0.01)。COG-12各条目评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1~0.79(P<0.05,P<0.01);COG-12总分与简易智能状态检量表、画钟测验呈负相关(r=-0.67,r=-0.27,P<0.01),与临床痴呆量表、AD8总分呈正相关(r=0.80,r=0.81,P<0.01)。COG-12鉴别认知正常与轻度AD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0.902,≥6分为认知损害的界限分值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2.5%;鉴别轻度与中度AD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0.898,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6.7%。结论COG-12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度,是快速识别痴呆及评估严重程度敏感而准确的筛查评估工具。

  • 标签: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ROC曲线
  • 简介: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一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Hybrid技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靶血管及旁路通畅.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一式"复合再血管化10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65例.研究病例分为两组,Hybrid组和PCI组.入选标准:①合并前降支(LAD)病变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②随访期间无胸痛等不适主诉、无心血管不良事件、无住院治疗、症状药物控制良好的患者;③外科术者和介入术者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上述标准,电话随访同意接受造影复查的患者Hybrid组102例,PCI组157例.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50例Hybrid患者完成造影复查;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的统计方法抽取PCI组患者5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终点是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靶血管通畅及二次血运重建.结果Hybrid组和PCI组各50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8.0±8.0)个月和(19.3±9.1)个月.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ybrid组LIMA-LAD旁路通畅显著高于PCI组LAD靶血管通畅(98%比80%,P=0.004);Hybrid组的LIMA旁路二次血运重建显著低于PCI组LAD靶血管二次血运重建(2%比20%,P=0.008).结论"一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使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能获得良好的中期靶血管通畅,其LIMA-LAD旁路通畅显著优于PCI技术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通畅.

  • 标签: "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通畅率
  • 简介: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洗脱支架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量关系.方法把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分为4组,裸支架组于腹主动脉植入裸金属支架,低剂量组植入200μg伊贝沙坦洗脱支架,剂量组植入400μg伊贝沙坦洗脱支架,高剂量组植入600μg伊贝沙坦洗脱支架,均随访56日后取出支架作病理检查,测量血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平均内膜厚度、狭窄程度.结果裸支架组血管腔面积小于3个药物支架组(P<0.05),低剂量组小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裸支架组内膜面积、内膜厚度、狭窄程度高于药物支架组(P<0.05);而低剂量组高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洗脱支架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有量关系.

  • 标签: 白兔 动脉成形术 伊贝沙坦 药物洗脱支架 再狭窄
  • 简介:本文总结1992年4月~1996年6月应用紧急心电律抢救严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27例。体会:心搏骤停室颤/室扑是紧急电复律的绝对适应症,且是最有效的紧急治疗措施。应用越早,成功越大。电功率选择与电极板放置恰当、与心肺复苏并用、合理应用有关药物等均可提高电复律成功率。如药物和其他疗法无效而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室上速也应行紧急电复律。笔者还谈及电复律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 标签: 电复律 快速异位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胸痛缓解、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分析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以来我院急诊科胸痛中心收治的1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中筛选4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前急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给予常规入院诊疗治疗,观察组40例在入院前实施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从实施急救到入院后胸痛缓解、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胸痛缓解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7/9),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对比为2.50(1/40)vs33.33(3/9)和0(0/40)vs22.2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前急救护理,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及时救治,可以降低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胸痛缓解率 心肌梗塞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报告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方法对27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应用体外循环(CCABG)21例,其中并发室壁瘤2例、瓣膜病1例;非体外循环(OPCAB)6例.结果全组手术效果良好,27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无早期死亡.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性地进行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术.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治疗 冠心病 体外循环 CCABG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迁移族蛋白1(HMGB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3例AMI患者、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和30名健康查体者的血清HMGB1含量,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UAP组和AMI组显著高于SAP组(P〈0.01),AMI组显著高于SAP组(P〈0.01),表明冠心病患者病情越重,血清HMGB1和hs—CRP升高越明显(均P〈0.01),且UAP、SAP和AMI组血清HMGB1和hs—CRP均分别呈正相关(r=0.4532、0.3247、0.4557,均P〈0.05)。结论血清HMGB1可能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过程,可用于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的判断。

  • 标签: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心肌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heartfailure,RHF)是指心功能Ⅲ~Ⅳ级(NYHA标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及消除并发症和诱困后,CHF的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治疗困难,病死高。2000年6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治疗RHF27例,收到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心力衰竭 硬膜外阻滞
  • 简介:“JNC8”给我国临床医生带来不少新的理念,但在高血压用药方面也带来一些困惑。JNC8是根据美国及欧洲RCT研究证据对JNC7高血压用药方面进行部分修改,虽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直接搬来指导我国的临床实践,我国人群及用药特点和欧美国家有明显不同;诊治高血压仍应按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进行。

  • 标签: 欧美国家 防治指南 高血压 临床医生 JNC7 参考价值
  • 作者: 张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发病和病死居脑卒中之首。根据脑出血的部位,分为颅内动脉出血(ICH)和非颅内动脉出血(NICH),两者均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新发病例,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的致死高达30%~40%,患者往往由于延误治疗而留下终身残疾。目前我国对脑出血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主要以急性期脑出血治疗后1周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标准。临床上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对脑出血分型、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提高人们对脑出血的有进一步了解。

  • 标签: 脑出血;血管破裂;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商河县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控制及影响高血压控制的因素,为该地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商河县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710例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编制调查表及体格检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为70.94%(男性为71.01%,女性为70.89%),高血压控制为11.73%(男性为10.45%,女性为12.8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0.73,95%CI:0.58-0.92)、运动(OR=0.61,95%CI:0.47-0.79)、有高血压家族史(OR=0.45,95%CI:0.33-0.62)的高血压人群控制高,饮食偏咸(OR=1.70,95%CI:1.37-2.11)、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ratio,WHtR)≥0.5(OR=1.53,95%CI:1.24-1.89)的高血压人群控制低。结论该地高血压治疗高,但控制低,应加强行为生活方式方面的干预,进行综合防治。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后6~9h内动脉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叫颐性分析27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患者的资料,发病距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为6~9h,头部CT未显示脑出血和明确的梗死灶,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责任血管后,采用球激酶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尿激酶以1.5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50万U。血流动力学评估采用前向血流评定(TICI).结果在27例溶栓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患者,颈内动脉闭寒的有10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有15例,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的有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卒20例,心源性卒7例,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TICI分级:3级)的为5例,部分再通(TICI分纵:2级)的为15例,未再通(TICI分级:0~1级)的为7例,血管再通为74.1%,总病死为14.8%。20例动脉例佯硬化性卒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为90%,死亡为0;7例心源性尊患者,溶拴治疗后血管再通半为28.5%,死亡为4/7。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闭塞忠者的NIHSS评分和修订Rankin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的患者,在头部CT未显示有明确梗死灶的前提下,6~9h内选择动脉溶俭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栓溶解疗法 卒中 时间窗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 简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大会(CCGI)已逐步发展为我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会议,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2014CCGI定于9月12-14日在江苏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议主题是"发展老年医学,推动健康产业"。大会将设立主旨报告和25场专题论坛。

  • 标签: 老年医学 健康产业 苏州 江苏 中国 专业会议
  • 简介:目的:探讨性情绪与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49例脑卒中病人和5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表,症状、焦虑、抑郁自我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进行对照调查。结果:脑卒中组的焦虑,抑郁,强迫.人际敏感,恐怖.偏执,躯体化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01),在一年内的性生活事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社会支持度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性情绪,性生活事件发生高,缺乏社会支持可能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索。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情绪障碍 生活变动事件
  • 简介:亮点包括具有前景的心脏疾病和卒预防及治疗新药、设备和手术。去年,在抗心脏疾病和卒中方面取得各种各样进展,有新药、新手术以及现有治疗的改进与新发现益处。1、新药降低一半胆固醇一种每月注射一次或两次的新类别药物,可将有害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减少一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以明确PCSK9抑制剂是否能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提高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心脏疾病患者 心血管病 心脏病发作 治疗新药 低密度脂蛋白 主动脉瓣替换术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和死亡极高,预计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3大致死病因,COPD的进展导致肺动脉高压(PAH),其主要机制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肺血管重塑。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PAH患者血清ET-1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的评估对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评估等级,以便能合理安排护士,指导护士给予相应护理,确保患者的透析质量与安全。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242例患者透析次数共计38680人次,结合血净病房现实情况制定评分表格,每次每位患者透析前进行评估,并填写在血液透析单上,根据评估等级护士长分配相应的护士进行护理并给予指导。结果这种评分更能真实地反映透析当日患者的病情,更能反映护士的工作强度及工作量,同时护士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论本文所提出的评估能够为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更好地服务,有利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护士所看护患者的人数,确保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评估表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