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龙旭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遗症中,偏瘫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康复治疗方法中,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脑卒中的针灸康复治疗康复过程、康复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针灸;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参考Wenger7步康复治疗程序,在CCU及普通病房对12例AMI患者进行院内短期早期康复治疗.结果:12例AMI患者顺利进行了短期早期康复治疗,9例于2周后出院,3例于3周后出院,无严重合并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可缩短住院日,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日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康复训练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髋关节置换术术式分类,制订个体化、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康复原则,以实现康复目标,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住院时间及延长假体寿命。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治疗组按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结果运动功能和ADL干预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康复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n=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为期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和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我院应用中药研制的老康胶囊等中药,配合气功(升降开合功)治疗冠心病50例,现报导如下:

  • 标签: 治疗 冠心病 复治 中医康复 疗效观察 老中医
  • 简介:李亚林新近提出:传统心电图导联系统在测试状态时,正负电极的数目多于二个以上,实际上构成了一种逻辑不同电压源并联测试电路,其电压源支路数等于正负电极数目的乘积,所测电压,实际上是一种相应的并联等效电压。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合成 测试状态 导联系统 电压 电极
  • 简介:目的比较牙列缺损治疗中,种植修复与常规烤瓷桥修复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烤瓷桥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种植修复方法,比较两种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96.4%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67.9%,且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固位功能、美观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发生并发症3.6%低于参照组25.0%,与参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口腔 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损 治疗疗效
  • 简介:老年人心血管及其它系统在形态与功能上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功能显著下降,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易诱发心衰,甚至短时间内发展到不可逆转的生命终末阶段。男性病人生存期仅1.7年,女性也仅3.2年。心衰的不良预后,使人们考虑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治疗心衰。现就老年人心衰的临床特点、康复治疗与预防,结合文献作一简述。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左心衰竭 康复治疗 预防 男性病 不良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均得到显著恢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针灸 康复理疗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BI以及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AMD、BI以及CSS评分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 康复疗法 脑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224例行PTCA术后的患者被分为康复组(110例)和PTCA对照组(114例),康复组接受运动康复治疗,而对照组不参加任何运动训练.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入选时及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结果:经过8周心脏康复治疗,康复组患者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PTCA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

  • 标签: 心脏康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划分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测定方面,采用FMA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康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n=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为期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工业、交通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复合损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康复医学患者服务对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康复对象在原来的骨关节病人,周围神经性疾病,软组织损伤,脑血管病患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的截瘫病人,这类病人往往瞬间就由正常变为残疾,身体与心灵均受重创。康复器械的更新,可减轻身体的刨伤,但心灵的创伤就需要我们康复工作者理懈患者,关心患者,耐心的诱导患者,配合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使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 标签: 患者 临床应用 康复医学 截瘫病人 心理治疗 复合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微创与常规治疗不同年龄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病例为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确诊的肺大疱患者120例,按不同年龄段,先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年龄段组(年龄小于50岁)和高年龄组(年龄大于50岁),再分别将两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胸腔镜微创)和对照组(常规术),比较不同组间治疗情况。结果就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按年龄阶段分组之后,低年龄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情况皆优于高年龄组(P<0.05)。结论较之于常规治疗,胸腔镜微创治疗肺大疱更具优势,而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也不同,年龄低于50岁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 标签: 胸腔镜微创 常规手术 肺大疱 不同年龄
  • 简介:英国一女婴最近上演了一出起死回生的生命喜剧,令人忍不住赞叹生命的强大。英国北安普敦郡13个月大的女婴薇露·佩哲在12天内,心脏病发作三次、中风一次,期间三次心跳停止无生命迹象,后又奇迹般生还。四周之后,她完全恢复,与同一年龄的正常孩童无异。

  • 标签: 心脏停跳 女婴 英国 康复 治疗 心脏病发作
  • 简介: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常规急诊及尿激酶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因急性STEMI而行急诊PCI术的13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溶栓失败行急诊补救性PCI患者),及其术后30d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梗死)以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PCI术患者共计134例,其中17例(12.68%)因外院尿激酶溶栓失败转入我院行补救性PCI。134例中30d内共7例(5.22%)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死亡6例(4.48%)。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冠状动脉TIMI血流≤1级和主要终点事件明显相关(0R=60.98,P〈0.05)。3例(2.24%)发生严重出血性并发症。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补救性PCI术与严重出血并发病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 作者: 孙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2-15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22期
  • 机构: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山东淄博255022
  • 简介: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各42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5.24%较对照组80.95%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较理想,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疗感到满意。

  • 标签: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在心脏康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心梗介入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所起到的护理作用。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心梗患者进行研究,将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5例,全部的实验对象都使用心梗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综合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与心脏康复护理,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面对于不同护理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护理过程中,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HAMD与HAMA数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得出,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满足P>0.05,不具有明显性差异,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满足P<0.05的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心脏康复护理运用于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后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梗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