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以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118例T2DM患者分为三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RBP4水平,并以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T2DM非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的血清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Scr,UAER和TG呈显著正相关(r=0.35、0.69、0.28,均P<0.05),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cr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B=2.41,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检测对于判断DN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81例STE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IL-27等指标的浓度.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STEMI组血浆IL-27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在入院当时,1d、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在入院时、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IL-27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中血浆IL-27浓度明显增高,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27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方法在浙江省地区收集1370例汉族人血液标本,对其ALDH2基因12号外显子的特定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应用基因芯片法判定基因型。结果ALDH2变异型等位基因在浙江省部分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44.5%;此人群的ALDH2基因型频率分布与上海人群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与洛阳人群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部分汉族人群ALDH2基因变异型有将近一半,表明此人群中ALDH2酶活性缺乏者占近半数;中国汉族人群的ALDH2基因多态性似存在南北地区差异。

  • 标签: 基因芯片 乙醛脱氢酶2 基因多态性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36例健康对照组(NC)、4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52例ACS患者(包括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IL-6、IL-8、IL-1β、TNF-α及hs-CRP的水平。结果与NC组和SA组比较,ACS组患者血清IL-6、IL-8、IL-1β、TNF-α及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组与NC组比较血清IL-6、IL-8、IL-1β、TNF-α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CS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助于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及监测ACS患者疾病的进展。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