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古老的谚语.不适用于那些因心律失常而安装植入式心脏除颤或者起搏.并在死后将其带入坟墓的人。目前.很多除颤和起搏要么跟着它的主人一起火化.要么被取出当作医疗垃圾一样被处理掉.其实.这些昂贵的装置还很有“前途”,这么浪费实在非常可惜.如果被退回到出产装置的公司.研究人员就能够检测它的功能如何、是否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如果把它送到专门回收起搏和除颤的非盈利组织.它会被捐赠给需要它但没有经济能力负担的人。

  • 标签: 心脏除颤器 起搏器 回收 心律失常 医疗垃圾 研究人员
  • 简介: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指出,经常吃麦等谷食物有助于延年益寿。研究中,该学院研究员孙琦(音译)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已发表的12项相关研究的数据以及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涉及1970-2010年间加入研究的78万名参试者的相关数据。

  • 标签: 梳理分析 克全 总体死亡率 营养调查 曾熙 心血管疾病
  • 简介:心肌综合征是指心脏上有肌横在冠状动脉上,导致心电图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样改变。运动性晕厥是指由较剧烈运动诱发的晕厥。两者虽为不同的疾病,但心肌综合征可引起运动性晕厥,因此有必要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下面报道的为2例心肌综合征引起的运动性晕厥。

  • 标签: 运动性晕厥 心肌桥 综合征 缺血样改变 冠状动脉 运动诱发
  • 简介:患者男,56岁,因“言语不清伴走路不稳ld”于2018年-2月21日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该患者入院前ld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伴走路不稳,头晕,视物双影。有饮水呛咳,无意识不清及抽搐发作。饮食、睡眠尚可,小便如常,大便干结。患者于入院后3d,夜间出现幻视,表现为做穿针引线样动作,到处找笔,诉其能看到过世母亲,儿脾气暴躁,白天症状好转,伴睡眠倒错。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约4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在170/100mmHg左右;吸烟史30余年,约10支/d;饮酒史30余年,约100g/d。

  • 标签: 脑梗死 幻觉 黄昏幻觉
  • 简介:冠状动脉及其大的分支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但有时可能被浅层心肌纤维覆盖,这部分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该心肌纤维称为冠状动脉心肌(myocardialbridge,MB),部分心肌病人可有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随着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的广泛开展,冠状动脉心肌的检出病例不断增加,心肌的临床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心肌病人的健康教育在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心肌桥
  • 简介:长期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治疗的患者在行外科手术或行有创性操作时面临着出血风险,而在围术期停用维生素K拮抗剂又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使用治疗剂量肝素类药物的接抗凝治疗后可避免围术期暂时中断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所致的血栓栓塞事件。本文对此进行有关讨论。

  • 标签: 抗凝药 肝素 低分子量 维生素K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15h前运动突发胸痛不缓解"就诊于外院,吸烟史20年,20支/日;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150/90mmHg(1mmHg=0.133kPa),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冠心病早发家族史。发作性胸痛3年,呈压迫、发紧感,每次持续数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于外院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入院前6h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肌桥 恶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史 突然意识丧失 对症治疗 发作性胸痛
  • 简介:新的研究提示,人们多吃谷物食物(如麦、黑麦、燕麦、糙米等),可减少糖尿病的危险。作者调查研究了800多人的饮食习惯,发现多吃谷物食物纤维的人,可减少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代谢综合征的征象主要为:腹部肥胖、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高血压、高血糖等。超重和

  • 标签: 全谷物饮食 糖尿病 饮食习惯 代谢综合征
  • 简介:麦是统指用小麦,燕麦等未去麸糠的面粉生产的麦片;这类产品在国外十分畅销,是老少皆宜的(部分)早餐。最近,有斯克兰顿大学支持的一项有关麦食品及爆米花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在美国第238次化学学上公布;即麦食品及爆米花不

  • 标签: 食品 面粉生产 健康影响 小麦 燕麦 麦片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顺性分析3333例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资料。结果3333例双源CI’冠状动脉成像中,共检测出心肌患者1349例,共1532段,心肌检出率45.96%。其中左前降支中段心肌1284段,占83.81%;前降支近段心肌7段,占0.47%;前降支远段心肌44段,占2.87%;右冠状动脉近段7段,占0.47%;右冠状动脉中段15段,占0.97%;右冠状动脉远段22段,占1.43%;左回旋支中远段58段,占3.78%;左回旋支远段心肌95段,占6.20%。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能清晰显示正常冠状动脉、心肌及心肌下的壁冠状动脉,是诊断心肌的重方法。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心肌桥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心肌的造影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7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76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发现心肌211例(12.0%),其中202例(95.7%)发生于左前降支(LAD),仅2例(0.9%)见于左回旋支(LCX),7例(3.3%)见于右冠状动脉(RCA);收缩期狭窄〈50%有79例(37.4%),50%~75%的有106例(50.2%),〉75%有26例(12.3%);53例(25.1%)有典型心绞痛症状,29例(13.7%)为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B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其中孤立性心肌患者140例(66.4%)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合并单支病变的35例(16.6%),双支病变的13例(6.2%)患者,在行PCI术后给予口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心肌常见于于左前降支,部分有典型的心绞痛,无论是否对冠脉狭窄进行了PCI手术,钙离子拮抗剂及B受体阻滞剂均可缓解症状。

  • 标签: 心肌缺血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在起搏类的手术后,患者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护理。方法2012年5月16日到2013年5月16日,我院对32例心脏有跳动故障的人员装置了起搏,其中有2例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患者。在这2例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患者中,有1例男性患者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有1例女性患者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都上了一定的年纪,在68岁到86岁之间,他们囊袋中出现的积血的数量最少的有4.9毫升,囊袋中出现的积血的数量最多的有9.9毫升。在囊袋中有积压血液的现象的患者中,有1例心脏中发生病态窦房类的综合性病症,有1例的二度房室在心脏传导之中出现阻滞性的情形,此外,三度房室在心脏传导之中出现阻滞性的情形。这2例囊袋中出现积血症状的患者,凝血所用时间都很正常。在准备做装设起搏类的手术时,一些类似波立维以及抗血小板的药物都已经停止使用。之后,用无菌注射将囊袋之中所积压的血液抽到外部。最后,又针对囊袋之中积压有血液的现象制定了一套专用的护理方案,来辅助治疗囊袋中出现积血现象的患者。结果通过用穿刺的形式将患者囊袋中所积压的血液抽出,再结合对囊袋中积压有血液的患者采用专用的护理方案,这2例囊袋中已无积血现象,积血得到全部性的抽出。结论对于囊袋中有积血现象的患者,采用适当的穿刺抽血方法和专用的护理方案,可使囊袋中的积血消失。

  • 标签: 起搏器 患者护理 抽血 积血现象 囊袋积血
  • 简介:目的观察心肌病变介入治疗的再狭窄率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有症状的单纯心肌改变且收缩期严重狭窄(≥95%)者17例作治疗组(A组),对照组选择单纯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70%)者54例(B组),两组均应用普通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结果两组介入手术均成功,两组支架植入后的血管内径及支架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A组6个月内8例(47%)出现再狭窄,B组8例再狭窄(14.8%),A组和B组的再狭窄率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中再狭窄病人均再次接受治疗。平均随访20月,A组8例中7例未再发生支架内狭窄及心绞痛事件,1例再次支架内狭窄,B组再次介入治疗的6例中1例再次支架内狭窄。结论心肌病变的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尚好,但远期支架内再狭窄率较高,需再次介入治疗。

  • 标签: 心肌桥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植入式心脏除颤(ICD)可挽救生命,但有时药物或其他办法更有效。虽然心脏节律有时会出现异常,但心脏终生稳定跳动的能力是非常强劲的,它的电路系统亦非常稳定的。当中两个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1)室性心动过速和(2)心室颤动。中止这些节律并恢复正常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电击:

  • 标签: 心脏转复除颤器 植入式 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节律 心脏除颤器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对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的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160例,永久起搏(VVT)352例。结果:全部患者都获得满意的疗效.埋藏式心脏起搏有并发症28例,发生率8%。结论:心脏起搏是治疗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治疗 慢性心律失常 永久起搏器
  • 简介:随着每年使用起搏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的患者数目不断的增长.这些仪器引起的感染也越来越普遍。超过6%的使用起搏或植入式除颤的患者出现了感染.且感染率增长加快的速度超过了植入率。这些感染中,有些是轻微的,但也有些是严重的。

  • 标签: 植入起搏器 感染率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植入率
  • 简介:一套精心设计的锻炼方案可起到增强衰竭的心脏功能而使患者离开医院并且获得更长的生存期的作用。这个方案对日益增多的内置有电击除颤的心衰患者适用吗?或者当进行锻炼而心跳加速时,会不会由于锻炼而导致这种内置电击除颤不必要的放电?

  • 标签: 锻炼方案 除颤器 电击 放电 激发 心衰患者
  • 简介: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肺切除术由于创伤大、肺功能丧失多、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术后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而容易产生纵隔移位等原因,较肺叶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更为常见,严重者可致死亡。过去认为,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心肺代偿功能欠佳,不适宜行肺切除术,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监护和治疗手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年龄不属于手术禁忌证,而且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高龄肺癌患者愿意选择外科治疗。我们回顾了近7年来因肺癌行肺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9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9例,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 心律失常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