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AIDS于1981年首次报道,HIV-1或HIV-2为AIDS的病原体。但后者疾病进展较慢并主要局限于西部非洲。HIV病毒持续的高水平复制产生病毒介导和免疫介导的CD4淋巴细胞破坏,后者为主要免疫效应细胞。20年AIDS流行性的研究提供了HIV自然的宝贵信息,并开发出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从而根本上改善了本病的预后。

  • 标签: HIV/AIDS 自然史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效应细胞 HIV-2 HIV-1
  • 简介:<正>建国前(1920—1948)北京结核病科萌芽于1923~1924年,由协和医院Korns(美)及卢永春医师以教学、临床,并设有门诊及研究室的专科,首次报道田鼠无自然源的结核菌感染,对结核菌感染的反应,证明田鼠可代替豚鼠作结核病诊断(原文发表于ART)的科研成果。1928年Korns及卢永春离开协和医院由Hall医生继之,并由唐希尧、王叔咸医生承担结核病工作。1923年同仁疗养院在西山福寿岭成立,有73张床位,院长为霍普金斯(Hopkins)医师,Bachts医师继之。后交协和医院Hall医师、王大同及唐希尧。1930年裘祖源曾在该院任主治医师。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北京市 疗养院 结核病防治 主治医师 协和医院
  • 简介:炎症性过程作为应激反应的整体组成部分,由一系列特征性的炎症媒介包括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类物质、自由基及相关转录因子构成,并依赖于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完成。在应激相关的慢性炎症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导致糖激素抵抗,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动的神经控制及负反馈抑制调控受损,最终累及糖皮质激素稳态,启动自我放大的恶性循环炎症应答过程,称为“炎症语言”,并成为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标签: 应激 炎症 糖皮质激素抵抗 精神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炎症语言
  • 简介:感染对免疫系统的进化施加了强大的选择性压力,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抵御特殊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已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类基因影响特异性感染的转归。免疫系统特定组成部分的缺陷(先天性或获得性)会导致对特定类型微生物的易感性。免疫应答也参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感染免疫学 免疫应答 发病机制 干扰素 中性粒细胞 防御素
  • 简介:新的薄扫CT已用于CT血管造影,它已迅速取代了导管造影术。弥散-加权MRI促进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MRI序列越来越倾向于显示特异的病理学改变。数字化MRI和放射影像的计算机重建提供“三维”的在屏显示。

  • 标签: MRI 神经放射学 病理学改变 CT血管造影 导管造影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感染对免疫系统的进化施加了强大的选择性压力,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抵抗不同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已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类基因对特异性感染的结果有影响。免疫系统特定组成部分的缺陷(先天性或获得性)会导致对特定类型微生物的易感性。免疫反应也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系统 免疫机制 防御素 补体
  • 简介:《中国实验诊断》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ISSN1007-4287,CN22-1257/R,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标签: 中国实验 实验诊断学 诊断学简介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胃肠病》杂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萧树东教授任主编。《胃肠病》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1-1797/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125,邮发代号:4-624。

  • 标签: 学杂志 征订启事 杂志征订
  • 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患者以儿童为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出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而为人们所关注。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部分地区还有暴发疫情出现,流行菌群也可能正在发生变迁。因此了解流脑的流行病特征的变化及流行菌群的变迁,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防控策略,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原学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