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对ICU护理实习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ICU师资队伍的缺乏、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负累意识的影响、ICU综合性教学的不完善、无全面的评价体系、学生"个人主见,眼高手低"等因数,影响着ICU护理实习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发现、挖掘并培养新一代ICU专业护理人才,也阻碍了ICU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 标签: ICU 护理实习 实习教学 传统教育观念 综合性教学 综合素质
  • 简介: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到实践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过程.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护校实习生的带教管理,认为临床实习是将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阶段,实习的难点是带教老师的选择、实习病区的确定和实习内容的安排,这也是护理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我院今年接受38名大中专院校实习生的带教任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实习生带教质量,为临床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 标签: 护理 实习生:带教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临床实习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过程,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艾滋病科工作面对的不仅是艾滋病病人,还有他们的家人,与普通病室相比,艾滋病科护理工作难度大,具有高风险性,这给艾滋病科护理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护生在艾滋病科实习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必须根据护生实习个时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施教,做好实习带教工作。下面谈谈笔者的做法和体会。

  • 标签: 艾滋病 临床实习 护理 心理分析
  • 简介:精神病人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往往有较大的盲动性和不可预料性,常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严重危害。精神科作为内科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很多护校已把精神科列为一实习科目,但由于精神科理论在护校是一门选修课程,很多护生对精神科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在精神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精神科的实习护生不仅要面对在普通病房所面临的各种职业风险,还随时可能遭受精神病患者冲动攻击。因此护生在精神科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要话题。笔者对96名在精神科实习的护生被患者攻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科 实习护生 被攻击 防护
  • 简介:男科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患者的心理因素对一些男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男科医师不仅仅是解除患者躯体痛苦,还应尽量减少病人的精神心理创伤。实习医师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注意培养、提高自己的心理学干预技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男科疾病 心理学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探讨导师制配合临床带教路径带教实习护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带教,观察组护生采用导师制配合临床带教路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带教前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带教前(P〈0.01),观察组护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程序运用能力、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导师制配合临床带教路径带教实习护生,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教学 导师制 临床带教路径 综合能力 满意度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技能的困难。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6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和态度、开展循证的困难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循证医学认知不足,循证护理应用技能偏低。结论通过加强循证护理理论学习,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及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认知 循证护理实践 调查研究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化疗,禁食患者的治疗,必须通过外周静脉途径来补充营养剂和给予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引起患者穿刺肢体的疼痛、肿胀、静脉炎等,而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病人多有恐惧感及各种不适。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的中长期静脉治疗途径。

  • 标签: PICC 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护理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对我院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有关护理方面的投诉,对护理纠纷变化动态、分布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护理发生频率最高,此后我院大力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纠纷稍下降,但仍保存在较高水平.在148例护理纠纷中,由护理操作引起的最多,为61例,占41.2%,其次是服务质量,为42例,占28.4%.结论防止护理纠纷应从两方面入手:(1)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强化服务观念;(2)医院方面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 标签: 医疗管理 护理纠纷 服务质量
  • 简介:压疮(pressuresore)也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ulcer),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临床上也常称为褥疮。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即: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二期)、

  • 标签: 重度压疮 护理 进展
  • 简介:解除癌症病人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视的医疗问题,据wTO的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35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得不到及时处理,晚期病人50%~70%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说:“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现将近几年癌性疼痛的护理状况综述如下。

  • 标签: 癌性疼痛 护理进展 癌症病人 医疗问题 及时处理 晚期病人
  • 简介: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化疗药物经静脉注射时,若渗出血管外可引起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局部红肿、水泡甚至出现组织糜烂、坏死等。发生此类并发症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痛苦,另一方面会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为此

  • 标签: 化疗 药物外渗 护理对策 癌症
  • 简介:以往集束化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化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化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脑梗死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的变化。结果(1)156例患者治疗前SCL-90评分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外,余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01),(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外,余因子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01),(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AF评分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脑梗死住院患者存在多种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心理承受力与调控力,明显改善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等症状,提高患者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住院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护理界已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它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

  • 标签: 循证护理 国内 护理工作人员 护理学科 知识处理 临床经验
  • 简介:<正>我所自1986年成立病房以来,共收治住院老年肺结核病人32例(存档例数),其心理状态各异。在护理中我们认为,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护士的言行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关系到病情及转归。老年病人通常病史较长,多有间断用药过程,对目前的抗结核化疗药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病情时好、时坏,症状反复出现,不少求治病人,合并肺内感染或肺原性心脏病。作者等从1986—1990年收治住院病人中的各异心理状态,所实施的心理护理措施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 肺原性心脏病 抗结核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晨间护理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通过每周不定期检查各病区晨间护理质量,了解影响晨间护理质量的因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影响晨间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1)护理人员方面:对晨间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慎独精神、沟通能力不足、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不掌握患者病情、护理人力资源不足;(2)患者方面;(3)家属、陪护方面。结论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掌握沟通技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理管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配合、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是提高晨间护理质量的对策。

  • 标签: 晨间 护理质量 原因分析
  • 简介:杜氏病(Dieulafoy病)是一种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畸形的动脉直径通常为1~3mm,80%以上的Dieulafoy病发生于食管胃连接处的6cm之内的胃部,通常是在小弯侧[1],是一种较少见的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本病男性较多,突然大呕血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黑便为主,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

  • 标签: 杜氏病 上消化道出血 抢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