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27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4d,经保守治疗9~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效果好,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 标签: FDGE 腹部手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诊断 出院 机械性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有关文献,回顾和总结诊治急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对于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的病人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听诊时在相应的瓣膜听诊区不能闻及机械瓣膜的金属音,应该首先考虑急性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可能性。结论:急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应及时确诊并早期手术以挽救生命。

  • 标签: 人工机械瓣膜 机械瓣膜功能障碍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基础上,并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尼膜同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0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60例为研究组,及同期社区中无认知功能减退主述的个体40例为对照组,按MoCA评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尼莫同组137例及常规组6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尼莫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同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均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运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两月、四月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与MoCA检测,其中MoCA的检出率为72.5%,其显著的高于MMSE的检出率46.5%,两项检测间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执行能力得分最低,且尼莫同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得到了改善,尼莫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程度最显著的是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结论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可以筛查出MMSE所遗漏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采用尼莫同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尼膜同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45例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结果:患者能改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护理手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5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为CBP组(A组)30例和普通透析组(B组)2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pH、HCO3-、PCO2和PO2等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后BUN、Scr、血钾、血钠均下降,CO2CP升高;组间比较显示BUN,Scr,血钾、血氯、CO2CP有明显的差异,表明A组的疗效比B组更佳.结论:早期使用CBP治疗对抢救MODS等危重症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疗法 患者治疗 多脏器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两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后WBC、CRP均下降,PLT、FG升高,PT、TT、APTT均缩短,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患者28天病死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瘀血证 凝血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216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剂量为50mg/d~200mg/d,研究组服用曲唑酮,剂量为150mg/d~300mg/d。疗程均为8周。HAMD和IIEF-5评分为疗效标准。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治疗后IIEF-5评分升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研究组性功能改善有效率为59.3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不仅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而且可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性功能。

  • 标签: 曲唑酮,抑郁症,性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BP)对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方法:比较本院PICU16例危重患儿实施BP治疗后各器官的功能。结果: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全血白细胞计数、ESR和CRP各项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在BP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01);BP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BUN、尿量)、心肌酶谱(ALT、CK、CK-MB、LDH)、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OgrFiO2)均明显好转(P〈0.05);BP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无明显改变(P〉0.05),但Vt上升,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MODS不侣有肾代替作用.而且有呼吸、循环、肝、酸碱和电解质内环境的平衡等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小儿危重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器官支持
  • 简介:血必净注射液是我国著名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教授根据"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介质)并治"的理论,经过30多年的科学实践研制成功的国家级二类新药[1].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随着对其的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炎性介质的作用,为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MODS的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治疗 纯中药制剂 抗炎性介质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因创伤死亡的1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及刀刺伤是主要的致伤因素,以头部为主要受伤部位的创伤大多数为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及休克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创伤事故的关键;加强院内及院外急救,提高抢救技术水平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创伤 死亡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的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列前三位的是中毒、创伤、脑血管意外;昏迷病人男女之比为1.24:1,平均年龄(32.3±18.2)岁;昏迷病例职业分布列前三位的是工人、无业及待业者、商业人员;脑CT、MRI、脑脊液、血清生化检查对昏迷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治疗昏迷病人的关键。

  • 标签: 昏迷 中毒 创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中暑病人的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6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各项有效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中暑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暑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急救过程中的快捷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疔。结论:做好护理急救配合.缩短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两年来急诊初级心肺复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44例心肺复苏病例。观察其心跳骤停发生地点、骤停时间、病因、肾上腺素用量、有无电除颤及机械通气等指标。结果:成功组复苏前骤停时间比失败组短(P<0.05);在院内发生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比院外要高(P<0.01);成功组需要的胸外按压时间和肾上腺素总量均低于失败组(P<0.05)。结论: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因素包括心肺复苏前骤停的时间、地点、基础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是否及时开放气道、进行胸外按压的时间、肾上腺素的用量等可预测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初级心肺复苏 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9例恙虫病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本院孕产妇死亡原因和降低死亡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2005年42例孕产妇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死因中产科出血28例,妊高征、羊水栓塞各4例,合并重症心脏病、肝炎各3例。结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出血,防治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至关重要。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率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而医疗、护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发生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纠纷,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医疗护理服务是十分有益的.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多年,对急诊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原因作一分析,希望对同行起到警示作用,并探讨防范对策.

  • 标签: 分析对策 急诊护理 护理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方法:统计分析本科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院前急救次数以及空车率、呼救原因、现场施救措施以及复苏成功率、备车时间、路程耗时、呼叫-施救间期、院前急救收入和欠费情况。结果:院前急救出诊任务1241次,实际急救1023人,空车返回125次,空车率为10.07%;呼救原因前三位是创伤、心脑血管急症、急性中毒,占实际的71.85%;其中仅需转运服务占22.09%(226例);现场心肺复苏61例,成功5例,成功率仅为8.20%;平均呼叫-施救间期11.2±4.3min;有12.65%的院前急救任务无法收到应得费用约占应得收入的5%。结论:区分一般帮助和紧急医疗救护有利于合理使用现有急诊医疗资源。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急诊医疗补偿机制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促进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综合性医院 急救知识 急诊医疗补偿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尽快明确病因诊断,提高急诊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急诊昏迷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昏迷患者中,脑卒中54例(29.5%),急性中毒42例(23.0%),严重创伤39例(21.3%),低血糖昏迷15例(8.2%);死亡43例(23.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可首先考虑脑卒中、急性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相应检查有助于缩短病因诊断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昏迷 病因 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