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58例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能心情愉快接受治疗,治疗效果好,所有患者治愈并满意出院。

  • 标签: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在不使用肌松药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丙酚快速诱导对患者心血管反应、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42例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PR2组:丙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2ug/kg;PR4组:丙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4ug/kg;PR8组:丙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8ug/kg。记录各时点MBP、HR的变化、判断气管插管条件。结果:在3组患者中,PR8组气管插管条件最好,但部分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毕时出现心动减慢、血压下降;PR4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呛咳反应;而PR2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下颌不够松弛、出现呛咳反应。结论: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丙酚2mg/kg、瑞芬太尼4-8μg/kg快速诱导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取得较好的插管条件。

  • 标签: 哌啶类 异丙酚 插管法 气管内
  • 简介: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酚组(R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静脉全麻;C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GESolar8000型监测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R组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R组患者呼吸暂停例数。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术后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静脉全麻可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手术无记忆,满意度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子宫颈锥切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 简介:目的:减少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副作用。方法: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运用分别运用芬太尼、曲马多、鸡矢藤与丙酚合用,观察麻醉作用的效果,术后离院的时间,苏醒后腹痛的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结果发现,鸡矢藤与丙酚合用最适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

  • 标签: 鸡矢藤 无痛人流 苏醒 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双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出血10-60ml,平均23.4ml,胸腔引流管放置3-5d,平均3.5d;术后住院5-7d,平均5.5d。并且胸腔镜患者其手术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双胸腔镜手术相对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创伤较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 简介:目的:总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栓塞综合症(VOD)的防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9年3月我科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的12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3例VOD,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完全缓解.结论:早期有效预防治疗,安全有效的护理配合,是Allo-HSCT后VOD防治的关键.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肝静脉 栓塞综合症 回顾性分析 VOD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素与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接收并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患儿中选取30例作为常规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肾上腺素与地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治疗的同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肾上腺素与地奈德联合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肾上腺素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 喉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他林肺部吸入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06月~2015年0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28例,将入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以沙丁胺醇+硫酸特他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哮鸣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56%,两组患儿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所需时间,两组患儿间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改善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他林肺部吸入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快速、有效、充分的发挥抗炎、解痉功效,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不适及改善其肺功能。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沙丁胺醇 硫酸特布他林 肺部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