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级的1个护理大专班护生作为实验对象,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作为其教学、考核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偏度系数为0.87,峰度系数为0.80,得分率较高的考站为中医护理技能的2个考站,得分率较低的考站为健康教育站、护理评估站。(2)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平均难度为0.78,平均区分度为0.26,内容效度比平均数为0.95,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操作考核占35%+期末理论笔试占35%)的相关系数为0.39(P<0.01);评分者之间的信度系数为0.51~0.94。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可考虑在其他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中运用,以培养和锻炼护生的临床能力。

  • 标签: 中医护理学基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生 考试质量 成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1年3月-2022年2月间接收的急诊病症患者(82例),均分为观察组(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SDSCA)、焦虑程度(SAS) 、抑郁程度(SD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进行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后,SDSCA评分(42.14±2.16)高于对照组(36.31±4.52);SAS、SDS(评分49.71±2.33、47.25±1.66)低于对照组(59.82±5.11 、53.71±5.12),两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 急诊科患者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以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把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放肆。对两组患者IADS评分、皮肤暴露大便频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可以发现,在IADS评分、皮肤暴露大便频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表现更佳(P<0.05)。结论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落实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减少皮肤暴露粪便率、降低患者疼痛评分。

  • 标签: 结构化 皮肤护理管理 长期卧床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对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诊失血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标准护理后接受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对照组则接受标准护理,结构化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个专业人员,根据协议提供一致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复苏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在复苏时间(干预组:10.2±2.3分钟,对照组:13.8±3.1分钟)、血压恢复时间(干预组:27.5±4.1分钟,对照组:34.6±5.2分钟)和出院时间(干预组:13.7±2.2天,对照组:16.5±3.1天)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可显著缩短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因此,在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建议引入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以提高抢救效率。

  • 标签: 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 失血性休克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EICU实施结构化护理规程的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EICU患者,收治数量为74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7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结构化护理规程,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会阴部皮肤评估量表、失禁相关性皮炎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EICU患者护理前会阴部皮肤评估量表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EICU患者护理后会阴部皮肤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试验组(0.00%)的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6.22%)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EICU患者实施结构化护理规程效果确切。

  • 标签: EICU 结构化护理规程 失禁相关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式家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100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结构式家庭护理。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护理的应用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结构式家庭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将 结构化 沟通模式 应用到 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 , 观察其 在 护理交接班各方面 的作用。 方法: 制定急诊抢救室交接班 SBAR 报告模板,成立 培训小组,对抢救室护理 人员 实施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 演练 , 并指出问题所在及应对方案, 对比护理 人员 在实施结构化沟通模式前后的 交班质量。 结果: 应用结构化沟通模式后,护理 人员 的交班质量和接班质量均明显提升,当 P < 0.05 时为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 结论: 结构化沟通模式 的应用 规范了急诊抢救室护 理人员 床边交接的内容及流程 , 提升 了 交接 班 的 质量; 提高了抢救室医护 之 间病情汇报水平, 使 医护之间建立 了良好的 协调合作关系, 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降低 ;培养了抢救室护理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还提高了其对于患 者 临床症状的判断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 了 抢救室护理人员 的自信心和职业价值感 及 社会认可度,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BAR 沟通模式 急诊抢救室 护理交接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的50例样本,来自2022年7月-2023年5月,,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样本完成分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观察组试试结构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比较血压、心率水平(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水平控制效果更好,结果比较(P<0.05)。护理前比较心理评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评分相对更低,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帮助病人有效的控制好血压水平,缓解各种负面情绪,提高质量、护理的依从性。

  • 标签: 结构式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医院内收治的急诊抢救室患者作为样本,回顾样本共80例,回顾时间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组别区分支持以随机电脑等量法为准,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交接班)、观察组(交接班中运用结构化沟通模式),组内容量40例。比较急诊抢救室交接班质量、信息交接完整性、交接平均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数据比较,观察组交接班质量更高、信息完整性更全、交接平均时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结构化沟通模式 急诊抢救室 交接班 交接班质量 信息完整性 交接平均时间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麻醉监护室患者实施结构化复苏护理,统计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方法:针对80例麻醉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5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为结构化复苏护理,对比麻醉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麻醉患者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并发症率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结构化复苏护理对于麻醉监护室患者的早苏醒效果较好,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构化复苏护理 麻醉 监护室患者 拔管时间 清醒时间
  • 简介:目的建构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方法运用胜任特征核检表对226名保健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初步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并根据编码词典对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结果2组访谈时间、长度上有显著差异。优秀组和普通组护士在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主动性、应急能力、严谨性胜任特征差异有显著性。绪论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服务特征、认知风格、职业特质、价值取向,构成了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

  • 标签: 胜任特征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保健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三叉神经痛手术的89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进行分组,探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5例与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应用,探究组同时予以结构式心理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分析:探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探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手术过程中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能够良好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整体护理效果良好,可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结构式心理护理 三叉神经痛手术 护理效果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压舌板是临床检查中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非常频繁的医疗器械,目前传统的压舌板采用的是木质压舌板,木质压舌板主要原料是木头,木头作为一种木质材料容易发霉,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木质压舌板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会造成树木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前传统的木质压舌板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配备照明工具,因此在使用上极为不便。基于临床实践,针对压舌板临床检查的特点,对传统的压舌板进行优化,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压舌板,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此方案,并获国家新型外观专利,以利于方便临床检查工作。

  • 标签: 压舌板 医疗器械 新型结构
  • 简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方向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挑战,是时代赋予护理学专业新的责任和任务。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课程结构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转变 系统化整体护理 设置
  • 简介:目的研究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280例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中随机抽样140例.给予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另140例仍维持原有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对照组,进行发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0;其对照组为:34.3%;P<0.01.高血压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5.7%;其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成正相关.即健康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发病率 健康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2 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2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未行分娩镇痛)。结果: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发热率、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管内分娩镇痛 孕妇 妊娠结局 发热
  • 简介:摘要:中药冷热湿敷是中医中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冷热湿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敷料滑落的问题,不止患者的体验感差,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综合我院在过往的中药冷热湿敷的治疗经验,中药冷热湿敷中敷料的固定性差,保温效果不好,我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了一种用于中药冷热湿敷的固定保温贴结构,本结构具有简单、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突出特征,与一般的中药冷热湿敷方法相比,可持续保持药包温度,确保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因反复加热药包而增加的工作强度。

  • 标签: 中医贴 设计 研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健康教育干预和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对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根据Zung焦虑、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合化疗病人具体情况设计)将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和对可能出现的化疗毒副反应的担心程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能显著改善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疗病人。

  • 标签: 心理干预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日益显著,为护理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考核方法,OSCE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对护理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理教育 应用进展 临床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