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的健康与一个国家的未来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国际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创新技术不断改进,儿科医学在过去的10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健康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此外疾病频谱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2]。另外,各类精密仪器的普遍使用及医护人员人为素质、医学水平的提高,儿童各类疾病患者,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因此,本文分析当前形势下国内儿科护理的发展方向,就儿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促进儿科护理的发展,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科护理 发展方向 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引导式教育(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音乐节律操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CE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肌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干预1个月后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肌力恢复评级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和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应用基于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可提高训练依从性,促进肌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引导式教育,音乐节律操,偏瘫,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融合式教育联合体感音乐干预在小儿脑瘫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之间收治的77例小儿脑瘫患儿,经其家属同意后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9)。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融合式教育联合体感音乐干预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经调理后的平衡能力(预订姿势调整、姿势反应、方位觉、步态稳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预订姿势调整、姿势反应、方位觉、步态稳定等平衡能力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儿采取融合式教育联合体感音乐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能力,增强患儿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融合式教育 体感音乐干预 小儿脑瘫患儿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护理问题日渐突出,有效培养养老护理专门人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服务质量好、专业水平高的职业化养老护理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该文基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从老年护理方向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教学考核、教学师资要求方面进行改革探讨,为完善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

  • 标签: 老年护理 职业教育 课程
  • 简介:探讨综合性大学护理学本科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定位依据、基本理念。国际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有望达到以下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提升学校护理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增进与国际、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

  • 标签: 教育 护理 模型 教育 跨文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的掌握程度和认同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在医院招募9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匿名方法考察其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护理人员在中医护理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了解护理中医护士的特点技术认同结果: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和保健护理得分接近综合得分。可见中医护理实践技术精通。中医专科护理技术的广泛发展率为14.43%。处于一般水平。护理人员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认同感总分为(104.52士9.56)分,得分率为71.02%,高于平均水平,最低分是由于组织影响,最高分是由于独立工作的能力。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临床具有独特优势,但我院中医护理技术总体应用一般,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此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优势 发展方向 专科化 认同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时,选择“知-信-行”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知-信-行”模式管理运用于早期康复管理的50例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知-信-行”模式管理运用于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的50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医院的每项标准护理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对比解析。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医院的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在实验结果中对比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院 “知-信-行”模式管理 早期康复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探索和总结中医护理在中医妇幼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中医护理团队,促进中医护理在妇幼系统内的健康、积极、飞速发展。 方法 : 通过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仪器管理小组、专利课题小组、外联培训小组、护理健康宣教小组、护理专科门诊小组、护理礼仪小组。 结果 : 通过加强护理团队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中医护理在中医妇幼融合发展。 结论 : 中医护理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医妇幼融合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和总结中医护理在中医妇幼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中医护理团队,促进中医护理在妇幼系统内的健康、积极、飞速发展。方法通过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仪器管理小组、专利课题小组、外联培训小组、护理健康宣教小组、护理专科门诊小组、护理礼仪小组。结果通过加强护理团队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中医护理在中医妇幼融合发展。结论中医护理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医妇幼融合发展。

  • 标签:
  • 简介:古往今来,人们不仅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同时也把音乐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随着多元文化护理的扩展,音乐护理在围术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9年在手术室安装了背景音乐后,受到病人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音乐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音乐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与智能发育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福利机构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音乐疗法,两组患儿治疗四周后,医护人员运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量表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评估,应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综合评价儿童智能发育水平,应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患者行为适应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结果 治疗四周后发现,两组患儿评分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而观察组的患病儿童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治疗后,2组患儿智商(IQ)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病儿童评分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等各种适应行为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其观察组的患病儿童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结论 音乐治疗法在治疗和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状态,以及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音乐疗法 心理行为
  • 简介: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日本田中多闻医生认为音乐疗法是把音乐作为媒界使用的医学治疗方法。主角是医生(音乐疗法医生),根据医生的处方,音乐家、护士、临床的心理医生作为整体的一员互相协助。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由来已久,

  • 标签: 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肠道肿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试验组术后即播放预先选择的音乐,每天3次,每次20-40min,对照组术后不播放音乐。观察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平均留置胃管天数及平均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指数和镇痛药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留置胃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干预可缓解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紧张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音乐疗法 胃肠肿瘤 疼痛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在口腔医学领域中,拔牙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外科手术,在智齿阻生、多生牙等牙齿疾病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拔牙术治疗期间应用音乐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度,提高配合度,取得良好的手术效率和治疗效果。本文简要概述在拔牙术治疗中音乐疗法的作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拔牙术 口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护理中实施音乐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06月 ~2018年 04月我院特诊科口腔修复患者 64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32例。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护理前后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V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 SAS、 SDS,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护理 音乐护理 疼痛 不良情绪
  • 简介:焦虑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反应,通过音乐干预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手段。本文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的理论基础、作用以及干预方法,以期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音乐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音乐疗法对痴呆老人激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度05月至2020年度的10月期间因老年痴呆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49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则采用音乐疗法。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组病人认知功能减退轻度、中度、重度者激越行为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音乐疗法 痴呆 激越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室性早搏患者是否存在心理、情绪障碍,并对音乐能否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进行探讨。方法对50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音乐治疗,并在音乐治疗前后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本组室性早搏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9个因子分均值高于国内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值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经过音乐治疗后SCL-90量表中9个因子分均值都低于治疗前均值,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室性早搏患者存在心理、情绪障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水平,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忽视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能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从而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音乐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缓解颌面部癌症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5年11月在头颈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面部癌症伴疼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音乐干预护理,分别于术前1d(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进行,并即刻评估疼痛强度。对照组患者只提供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T2、T3、T4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与T3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2与T3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缓解颌面部癌症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音乐疗法 干预 癌症 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