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结合自然氧疗因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患有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结合自然氧疗因子,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结合自然氧疗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使血压降低,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自然氧疗因子 老年高血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病疗养员中开展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管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文中研究病例为中心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收的慢性病疗养员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开展护理管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开展自然疗养因子联合运动管理模式,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疗养员对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康复管理依从性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且血压以及血糖等各指标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最终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慢性病疗养员康复管理中开展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管理,可进一步提升疗养员对慢性病知识掌握度以及康复管理依从性,提高慢性病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 疗养员 自然疗养因子 运动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发热时肛温与颈温的差异,为临床发热婴儿测温部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银柱式温度表对22~26℃温下的126例6个月以下体温升高婴儿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测量肛温与颈温,依据肛温高低将其分为高热组35例,中等热组47例,低热组44例,对3组患儿肛温与颈温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低热组患儿肛温与颈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等热和高热组肛温与颈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低热时应常规测量肛温,在中等热和高热时,颈温可作为测量体温的常规方法,体温越高颈温与肛温越接近。

  • 标签: 婴儿 发热 肛温 颈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 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 0.00 %,对照组为 10.00 %,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手术室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和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目前手术室感染因素方方面面,其中手术室部位感染比例也在大幅度增加,为了防止因手术部位感染而引起全身严重并发症,现将手术室部位感染(SSI)的预防方法讨论如下,从而使手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手术室部位感染 预防方法
  • 简介:近年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注射过程中,护士对注射手法、进针角度、深度、压迫时间等均有相关研究及报道,旨在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面积。2005年4月-2005年8月我们对比观察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不同部位皮下出血的情况并报告如下。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治疗 腹部皮下注射 减少出血 注射过程
  • 简介:随着血管介入医学的发展,介入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介入检查和治疗。但术后穿刺部位易出现渗血、局部血肿,甚至动脉血栓。对此临床一直采用砂袋法压迫止血,尽管该方法有效,但由于施加压力不均匀且肢体制动时间过长,易造成末梢循环不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临床护理难度大,护理强度高。为解决这一临床护理难题,我科采用了一种新的压迫止血方法一弹力绷带法代替传统砂袋法压迫止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压迫止血 止血方法 穿刺部位 介入术后 血管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共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差异化的护理方式,对照护理结果的差异,探究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的临床有效方式。结果:研究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AS评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学显著P

  • 标签: 子宫疤痕 妊娠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SpecificQualityofLifeScale,DSQL)在城乡结合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采用DSQL测量121例城乡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运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构效度,用维度之间及维度和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内容效度,同时对量表的反应度进行分析。结果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α)为0.903。DSQL的总分与生理、心理、社会和治疗各维度分值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900、0.677、0.523、0.681;提取的4个公因子(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解释总方差的55.45%(KMO值=0.87)。生存质量的各个维度和总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量表作答时间短,能较好地为调查员和调查对象所接受。结论DSQL在城乡结合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适合作为进一步干预研究的评价工具。

  • 标签: 城乡结合部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 信度 效度 反应度
  • 简介: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由于小儿呼吸道发育及免疫方面的不足,造成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也容易加重和出现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使耐药菌株增加,病程延长。为了有效缩短小儿肺炎的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我院儿科根据国家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诊治规律研究”,探索中医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药敷贴 不同部位 疗效观察
  • 简介:臀部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注射方法,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常常采用无痛注射法(即按压压痛点)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青霉素、缩宫素等),如不采用压痛点,患者常诉注射局部有剧痛。以前在临床上采用的压痛点为“秩边穴”(即臀裂顶点旁开三寸处)。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采用新的压痛点为患者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效果较“秩边穴”压痛点好,现将新压痛点的部位及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臀部无痛肌肉注射 压痛点 臀部肌肉注射 患者满意度 临床经验 无痛注射法
  • 简介:目的通过1242例次的深静脉置管术,探讨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ICA:)和股静脉置管的特点。方法颈内静脉置管94例次,锁骨下静脉置管86例次,PICC置管326例次,股静脉置管736例次。比较四组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四组总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组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技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条件随机选择一种置管方式达到能长时间给药目的。

  • 标签: 肿瘤 深静脉置管
  • 简介:盖诺(NVB)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碱性化疗药。静脉注射该药后约87%的患者发生静脉反应。为减轻该药的静脉毒性反应,理想的给药方法是深静脉置管。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5月对36例使用NVB的患者,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外周小静脉组)和对照组(大静脉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静脉反应 穿刺部位 盖诺 临床效果比较 深静脉置管 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