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口服营养补充在骨科加速康复外科营养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所收治的 120例骨科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60例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观察组 60例患者采用术前术后给予口服营养补充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饥饿感评分、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饥饿感评分、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骨科住院手术患者采取术前、术后口服营养补充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饥饿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口服营养补充剂 骨科 加速康复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观察口服营养补充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8例(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对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进行评估,筛查出营养不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口服营养补充的观察组(26例)与传统营养教育的对照组(26例),观察患者营养指标。结果: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76.47%,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率45.59%,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的方式改善其营养状况,且有利于饮食合理性的提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调查 口服营养补充剂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高龄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口服营养补充(ON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高龄老年患者,随机分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则应用ONS。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高龄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ONS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老年患者 口服营养补充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对妊娠中晚期缺碘孕妇实施量化碘营养补充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2例缺碘孕妇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碘营养补充.对照组采用常规碘营养补充方法,即每日服用玛特纳,或者自行食用海产品进行补碘;实验组根据孕妇尿碘水平对补碘剂量进行量化补碘.分别在补碘前及补碘后第4周测定尿碘值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补碘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P<0.01或P<0.05).补碘4周后,对照组25.89%、实验组77.78%的孕妇碘营养补充至理想水平,对照组45.54%、实验组13.13%孕妇缺碘,但缺碘严重程度有所改变;实验组碘超足量者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缺碘严重程度,量化后的补碘方案能更安全迅速地将碘营养补充至理想范围.

  • 标签: 妊娠 缺碘 科学补碘
  • 简介:目的总结营养科自制天然匀浆膳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蛋白(TPR)、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血红蛋白(HG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等进行测定,观察营养科自制天然匀浆膳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在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同时,与给予肠内营养(试验组)相比较,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肠内营养 危重病 自制天然匀浆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设计实施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方案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胃肠道肿瘤患者76例,术前营养护理模式分组,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干预(A组)、常规术前营养(B组)各38例,比较胃肠功能、营养状态。结果:胃肠功能恢复比较,A组恢复较快,A组术后(1.54 ± 0.26)d排气、(2.12 ± 0.32)d排便、(3.37 ± 0.98)d恢复肠鸣音、(3.52 ± 1.04)d恢复胃肠蠕动,B组恢复时间分别为(2.05 ± 0.31)d、(2.60 ± 0.34)d、(4.19 ± 1.07)d、(4.23 ± 0.92)d(P<0.05);营养状态比较,A组干预后PAB较低,HGB、ALB较高(P<0.05)。结论:口服营养补充干预可有效调节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术前口服营养补充 胃肠道功能 营养状态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随机选取7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A组35例(术前口服营养补充),B组35例(常规护理)。结果:A组干预后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优于B组(P<0.05)。A组营养不良率2.86%、并发症2.86%低于B组(P<0.05),A组满意度97.14%高于B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于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可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术前口服营养补充 营养状况
  • 简介:相互尊重尊重是爱情存活的空气,老年夫妻随着心态的平稳,对世俗纷争的淡然,对尊重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尊重之后换来的是浓浓爱意。学会欣赏你可以将老伴儿的唠叨当作爱的佐料、也可将夫君的沉默视作深沉的关怀。学会欣赏对方,多从长处想想,有利于在晚年岁月里过得安逸平和。创造激情老年人并非就是多情浪漫的遗忘物,结婚大喜、生

  • 标签: 妻爱情 爱情保鲜剂 老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期对比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A检查对比外渗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进行右颈部CTA检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比注射方案,实验组采用三期对比注射方案,对比两种方式对比的外渗率,结果:实验组总外渗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女性、年龄大于60岁外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CTA检查应用三期对比注射方案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对比外渗率,确保患者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三期对比剂注射 头颈部CTA检查 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外渗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补充微量营养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学龄前儿童中抽取70例为观察对象,等比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实行安慰治疗,给予研究组补充微量营养素干预,对比组间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儿童在治疗前并未产生差异性的铁营养情况(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比对照组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前口腔科临床使用的含漱剂多为含有化学成分的西药制剂,近期疗效尚可,远期效果不佳,还偶有产生副作用的病例。而纯中药制剂近年来用于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对于治疗牙周病有明显疗效。牙周病的病因很复杂,临床使用的含漱剂治疗多为对其可能的病因和对症治疗,疗效多不稳定。中医药以其辩证用药,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明显体现出其优越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增强CT、CTA检查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后,患者渗漏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的增强CT、CTA检查患者共19840例,研究组(n=9920)给予预防护理,参照组(n=9920)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渗漏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增强CT、CTA检查患者渗漏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增强CT、CTA、检查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渗漏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注射碘对比剂 渗漏预防 护理
  • 简介:介绍了表面麻醉的作用原理及常用麻醉制剂、缩短表面麻醉生效时间的方法、表面麻醉的应用及副反应。

  • 标签: 表面麻醉剂 作用原理 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影像科对比外渗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研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 取100例我院在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受影像科检查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参照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对比外渗发生率,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对比外渗发生原因。结果 研究组外渗发生率为2(4.00%)对比参照组外渗发生率28(56.00%)显低,通过统计学数据处理发现P<0.05 。年龄、穿刺血管、全身性因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均与对比发生外渗有直接关系。结论 为控制影像科对比外渗情况的发生,结合对比外渗的原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质的干预措施推荐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影像科对比剂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种不同的镇静应用策略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影响,评估其在镇静状态、治疗结果和不良事件方面的差异。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在本医院的22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1)和观察组(n=11),分别接受不同的镇静应用策略。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镇静深度评分、治疗持续时间、疼痛强度评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镇静应用策略在ICU患者中可能会影响镇静深度、治疗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然而,对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其统计学显著性。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镇静策略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ICU 患者 镇静剂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近期营养状况及治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6例,时间2018年4月~2020年5月,均接受放化疗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AS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观察组患者口服营养补充。比较患者营养状况变化和放化疗完成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基线资料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化疗疗程完成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提供口服营养补充,可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使其治疗顺利完成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鼻咽癌 放化疗 营养状况 口服营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