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MBI-GS工作倦怠量表对360名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压力在年龄、工龄和文化程度上都呈现显著差异(P〈0.05)。护士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存在线性关系(P〈0.01)。结论职业压力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护士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妇幼保健院
  • 简介:目的探讨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为培养护生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近5年国内外关于护生职业认同的文献,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结果现有的研究对象中,较多集中在对护生的学历、性别、年级方面进行对照;以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为主;研究工具方面,国内量性研究采用量表种类很多,以郝玉芳、胡忠华等编制的量表为主,国外量性研究采取的量表更加多样;影响因素主要有2类,护生自身的主观条件和素质,以及学习生活的客观条件和环境。结论为培养护生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可以在研究的深度再加强,开展量表比较研究,增加护生职业认同的形成研究,开展职业认同教育,等等。

  • 标签: 护生 职业认同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2014年入学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中选取6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附加具有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同一老师任教的平行班设为对照组(n=105),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职业认同评估指标体系对两组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分和职业自我概念、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挖掘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对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应重视隐性课程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专业背景 隐性课程 职业认同
  • 简介:目的调查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及工作满意度现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27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总分为(23.62±3.46)分,工作满意度总分为(125.14±22.15)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P〈0.01);职业延迟满足为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医院或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提高工作满意度,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护理人员 医院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夜遗尿症患儿的自尊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患儿自尊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的108例夜遗尿症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夜遗尿症儿童自尊量表评分为(88.51±13.01)分,年龄、遗尿频次、家庭功能和社交焦虑水平是夜遗尿症患儿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夜遗尿症患儿的自尊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应采取护理措施减少患儿的遗尿频次,降低其焦虑水平,帮助其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家庭功能,提高患儿的自尊水平。

  • 标签: 夜遗尿症 自尊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影响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江苏省省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专任教师近400人,硕博士比例近73%。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拥有教育部行指委和专委会委员6人。

  • 标签: 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 苏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护士 高等职业院校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执行的现状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减少护生职业暴露,改进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手术室实习护生2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99.1%的实习护生接触过乙肝携带者,95.1%发生过锐器伤。94.2%的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后进行了处理,但仅36.2%能按规范流程处理。手术室实习护生标准执行预防情况不乐观。70.1%的实习护生注射过乙肝疫苗,但仅39.7%确认其乙肝抗体阳性。结论手术室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但标准预防执行不到位,建议带教老师加强对护生的示范指导,推广使用安全型耗材。

  • 标签: 手术室 实习护生 血源性职业暴露 标准预防
  • 简介:通过文献回顾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中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课程设置,是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实现形式,该模式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脱节问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 标签: 教育 护理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放化疗科进行化疗的患者130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130名肿瘤化疗患者的PSQI得分为(11.07±0.39)分,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文化程度、年龄5个变量联合解释睡眠质量总变异的66.4%。结论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文化程度越低、年龄越大,睡眠质量越差;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对睡眠质量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最为重要。

  • 标签: 肿瘤 化疗 睡眠质量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军队中心医院军人护士和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战备能力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6所军队中心医院616名军人护士和非现役文职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和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军队医院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总均分为(4.34±0.74)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战备能力总均分为(3.43±0.63)分。军队医院护士的正向职业感知、亲友认同、团队归属感、良好护患关系和自身成长均与战备能力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战救技能培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战备能力,从而提高其职业获益感,减轻护士职业倦怠,增强部队战斗力,为做好卫勤保障工作打好基础。

  • 标签: 军队医院 护士 职业获益感 战备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开展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运用SATI和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为数据源,从年度分布、基金分布、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面对护理学生职业规划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最终检索到有效文献697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度起伏较大、缺乏连续性、基金支持较少、研究内容狭窄。结论通过对国内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建议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积极寻求基金支持,保持该主题研究的持续性;分阶段开展护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主动性,促进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质量。

  • 标签: 职业指导 教育 护理 学士 文献计量学
  • 简介:目的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的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2017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3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45±16.83)分;外向型人格特征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神经质人格特征均与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格特质、性别、职称、婚姻状况、工作场所暴力类型是遭受工作场所护士暴力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人格特质、性别、职称、婚姻状况、暴力类型为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结合人格特质等特点采取管理策略促进护士创伤后成长水平。

  • 标签: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创伤后成长 人格特质
  • 简介:目的采用PRECEDE(predisposing,reinforcing,enablingconstructsineducationaldiagnosisandevaluation)模式分析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产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60例住院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PRECEDE模式设计量表对所有产妇进行评估。记录产妇的PRECEDE评分与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60例初产妇出院时及产后1-6个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76%、77.31%、72.69%、63.84%、56.15%、49.62%、36.92%。倾向因素中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态度、理想喂养方式,强化因素中社会环境认同、家庭成员支持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初产妇产后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以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

  • 标签: PRECEDE 健康教育 初产妇 纯母乳喂养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某部潜艇官兵长航后影响官兵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186名海军基地长航返航后的潜艇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名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9.78%,有无子女、高学历及患有慢性疾病为影响潜艇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某部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纠正与睡眠有关的认知,形成和睡眠有关的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和信念,改善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质量。

  • 标签: 潜艇长航 睡眠质量 军事护理
  • 简介:检索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希望进一步为国内研究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WHO将安宁疗护(palliativecare)定义为一种改善有不可治愈疾病的患者(成人和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方法。它利用现有的最佳证据,通过早期识别、正确评估、治疗疼痛和其他问题来预防和减轻生命末期的成人和儿童所经历的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或精神上的痛苦[1]。我国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2]。安宁疗护照护者需要掌握疾病并发症的处理、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护理以及照顾濒死者和丧亲者的技能。此外,还应该具备沟通、决策和灵性关怀的技能[1]。由于目前卫生工作者对安宁疗护的能力和技能存在不足,WHO要求将安宁疗护纳入卫生工作者的培训之中[3]。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相比,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庭,临床护理人员有机会密切参与安宁疗护的全过程,她们需要满足患者和家属多方面的需求。

  • 标签: 护理人员 安宁疗护 知识
  • 简介: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新入职1~2年的硕士学历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转型冲击现状。结果新入职硕士学历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85.75±16.38)分,标准化得分为63.52%,工作时间、家庭所在地、月收入和劳动关系是影响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的主要因素,可解释因变量的29.7%。结论新入职硕士学历护士转型冲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密切关注新入职0~6个月、异地籍贯、收入较低的硕士学历护士,积极制订策略减轻其转型冲击水平。

  • 标签: 护士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问卷调查 转型冲击
  • 简介:目的了解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caregivertaskinventory,CTI)对125名住院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30.98±4.3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血病患儿年龄、化疗阶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及照顾者年龄、性别及每天照顾时间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照顾者照顾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需根据患儿及其照顾者的个体情况,给予疾病知识指导和社会支持,降低患儿照顾者身心痛苦和压力,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 标签: 白血病 儿童 照顾者 照顾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测评量表对54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Zarit负担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对5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4名主要照顾者Zarit负担量表测评值5~76分,平均(29.90±11.55)分。主要照顾者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怀指数、照护能力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较轻,受较多因素影响,加强患者及照顾者护理能力、提高照顾者支持度等,可改善照顾者的负担水平。

  • 标签: 尿路造口 照顾者 负担水平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