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的改良对减少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01月需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病人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对注射手法、排气方法、按压时间进行调整,并应用自制的皮下注射定位器轮换注射部位,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的严重程度。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33,P=0.00),在出血严重程度上,实验组轻度出血发生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94,P=0.00),中、重度出血发生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能法能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轻轻度出血发生。

  • 标签: []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皮下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冠心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医院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除无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心病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压迫时间找出能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随机选择30例行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皮下注射后按压时间分别为6min、8min、10min、12min、14min,观察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皮下注射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局部压迫大于或等于10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论PCI术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局部压迫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为减少皮下出血及淤血的最佳时间。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皮下出血 局部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产妇提供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对本科室2020.12—2021.12接收的54例剖宫产产妇展开临床分析。经平均分组,27例接受常规护理的产妇选为常规组,27例接受优质护理的产妇选为研究组。对上述产妇的VAS疼痛评分、GQOLI-74评分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关注2组差异,研究组VAS疼痛评分、GQOLI-74评分,可见组间明显差异,P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切口愈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导致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108例直接动静脉穿刺中21例并发皮下血肿患者的资料,分析皮下血肿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实施干预。结果:皮下血肿与部分年轻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压迫止血不当、患者生理因素和认知水平低有关,通过培训提升年轻护士穿刺成功率、改进有效止血方法、对高危患者的重点管理并积极治疗已发生血肿,现皮下血肿发生率下降,已发生血肿的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分析直接动静脉穿刺致皮下血肿的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血肿吸收,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直接动静脉穿刺 皮下血肿 护理
  • 简介:肝素钠注射液是一种抗凝药物,在我科经常使用。其给药途径有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当执行皮下注射时,以往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皮下注射法,结果患者注射部位皮肤青紫的面积较大,患者和家属均表示不易接受。2002年4月我们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皮下注射法,结果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发生大片青紫的现象明显减轻,患者和家属都比较满意,表示容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皮下注射法 肝素钠注射液 注射方法 皮肤青紫 注射部位 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皮下气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2月份收治的70例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皮下气肿患者样本,通过计算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A组、B组患者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结果:B组VAS评分以及压疮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

  • 标签: 胸腔镜肺切除术 皮下气肿 护理满意度 压疮
  • 简介:摘要: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是1种比较少见的自限性新生儿脂肪组织疾病,多发于足月产或过期产新生儿[1]。发病机制不清楚,常继发于围生期缺氧/宫内窘迫、低血糖等。我院收治首例ScFN合并高钙血症患儿,通过搜索文献学习相关知识及护理,悉心护理后,患儿病情平稳,顺利出院。

  • 标签: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高钙血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10例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0例为循证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操作,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循证小组、提出循证问题、寻找证据支持、文献分析与评价,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得出证据形成建议,制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操作规范并应用于临床。比较两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实施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实践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诺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停留的合适时间。方法选择2010年1-8月使用诺和笔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200例,注射8U患者100例,注射12U患者100例,早餐前遵医嘱剂量注射胰岛素,第1天针头在皮下停留6s,第2天停留10s,第3天停留15s,观察漏夜情况。结果不同注射剂量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漏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8U胰岛素在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结论注射8U胰岛素时最佳停留时间为15s,注射12U胰岛素时停留时间以15s为宜,但最佳停留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注射剂量增大时,延长皮下停留时间可减少漏液。

  • 标签: 胰岛素 皮下注射 漏液 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施护理,对于腹部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方法:研究于2020年1月开始,选取于我院接受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的患者5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研究于2022年12月截止。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方面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疼痛程度,观察组评分明显较低,P<0.05。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数据不一致,P<0.05。结论:在接受醋酸戈舍瑞林皮下注射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综合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注射疼痛感,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体现出突出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 标签: 醋酸戈舍瑞林 腹部 皮下注射 护理
  • 简介: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指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着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上,将疱疹消退后仍遗留强烈的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痛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我科2006年1月~12月,应用硬膜外皮下隧道置管镇痛术,能满意地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疱疹 带状/并发症 疱疹 带状/治疗 神经痛/病因学 神经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颈肩托腕带在乳腺癌手术后皮下积液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选取50例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后佩戴颈肩托腕带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佩戴颈肩托腕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程度、治疗时间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和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康复情况也较对照组明显优越(P<0.05)。结论:颈肩托腕带在乳腺癌手术后皮下积液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和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建议在乳腺癌手术后积极采用颈肩托腕带进行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是否需要进行按压止血。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实施皮下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的5例患者,在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均不予实施按压止血,观察患者的出血发生率。结果:5例患者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均未出现出血情况,创口顺利闭合。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会增加出血风险,但是在注射后不予按压止血并不会造成创口出血。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皮下注射 按压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抗凝剂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具体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皮下注射抗凝剂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5例和研究组(责任制护理)25例。对比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用于皮下注射抗凝剂中的优势显著,可切实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皮下注射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按压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 10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0例,分别在拔针后采取传统交换式按压法与非交换式竖压法来进行按压,比例两组老年患者皮下淤血的发生概率以及患者对按压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按压,发现观察组出现皮下淤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按压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束后可以采用非交换式竖压法来完成拔针,从而达到降低皮下出现淤血问题的概率,提高老年患者对输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按压方式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皮下淤血率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妇科肿瘤手术腹部切口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择4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手术患者均按常规缝合腹膜和腹直肌前鞘。实验组不缝合脂肪层,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对照组逐层缝合切口,不放置引流管。结果实验组手术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切口干燥无渗液,无须换药,切口均达甲级愈合。对照组手术后需每天换药,切口有红肿硬结,1例切口裂开后行二次缝合。两组在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下留置硅胶负压引流管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妇科手术 妇科肿瘤 引流术
  • 简介:目的通过两组患者注射时疼痛程度的比较,寻找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76例需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和B组47例。A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方法。B组采用改良注射法。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采用改良注射法注射,并减慢注射速度,患者疼痛程度最轻。此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 标签: 颞浅动脉 皮下注射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