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厨房用电子称种类繁多,具有称重范围大(1g-5kg)、精准度高(〈1000g精度为0.1g,1000-2000g精度为0.5g)、价格便宜等特点。加之,电子称有大屏幕显示、清晰度高、有置零和去皮等功能,且使用极其方便。

  • 标签: 电子称 厨房 应用 儿科 屏幕显示 清晰度
  • 简介: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电刀电凝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电刀电凝暂时不用时,都是把它放在手术野周围或放在不锈钢的方型盒子内。这种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电刀电凝放置不牢靠,有直接从手术台上掉落的危险;(2)容易跟手术器械混杂在一起,增加器械护士传递器械出错的机会,以致延长手术时间;(3)手术医生或器械护士容易误按及电刀电凝摁键,对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4)电刀电凝刀头直接与不锈钢的方型盒子接触发生碰撞,损害刀头,且不锈钢的方型盒子消毒灭菌占用空间大。

  • 标签: 电凝 保护套 器械护士 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 手术野
  • 简介:脑卒中病人进行电动站立床训练时可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及效果。本文对电动站立床训练引起的各种危险因素与首次站立角度、站立持续时间、卧床时间、伴发疾病、药物影响、心理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预见性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电动站立床 康复训练 危险因素 卒中病人 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用电动洗胃机间歇胃减少口服中毒患者发生误吸的效果。方法307例口服中毒患者,按就诊日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洗胃机间歇洗胃,对照组用洗胃机持续洗胃,比较两组洗胃过程误吸发生率及清醒患者洗胃后6h内的不适症状。结果误吸发生率观察组6.5%、对照组31.4%,x^2=31.0,P〈0.005;两组意识清醒患者洗胃后6h内,观察组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洗胃能明显减少口服中毒患者误吸发生率。

  • 标签: 口服中毒 洗胃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瘤患者采用电话随访开展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电话随访开展延续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电话随访开展延续护理措施在淋巴瘤患者的护理中,患者的护理认同度更高,护理工作配合程度较好,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且出现不良反应几率较低,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淋巴瘤 电话随访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中应用电话回访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编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电话回访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学龄儿童的视力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6例学龄儿童资料,按年龄分成7组。检查各组患者进行居家网课学习前、后的视力变化,并使用问卷调查表记录儿童居家网课学习期间电子产品平均使用时间,分析年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视力状态与儿童视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居家网课学习后儿童视力显著下降(P<0.05),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越长下降程度越严重,且年龄越大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越长;视力异常的儿童在居家网课学习后,视力下降程度比视力正常的儿童更明显(P<0.05)。结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造成学龄儿童的视力下降。

  • 标签: 学龄儿童 视力 电子产品 居家网课学习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置入电解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术前重点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病人准备,及介入室的准备,制定术中可能发生问题的防治措施;备齐抢救药物及特殊导管器械;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39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偏瘫等并发症,经治疗后于2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术后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电解铂金微弹簧圈
  • 简介:目的建构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方法运用胜任特征核检表对226名保健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初步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并根据编码词典对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结果2组访谈时间、长度上有显著差异。优秀组和普通组护士在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主动性、应急能力、严谨性胜任特征差异有显著性。绪论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服务特征、认知风格、职业特质、价值取向,构成了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

  • 标签: 胜任特征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保健护士
  • 简介:摘要:压舌板是临床检查中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非常频繁的医疗器械,目前传统的压舌板采用的是木质压舌板,木质压舌板主要原料是木头,木头作为一种木质材料容易发霉,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木质压舌板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会造成树木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前传统的木质压舌板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配备照明工具,因此在使用上极为不便。基于临床实践,针对压舌板临床检查的特点,对传统的压舌板进行优化,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压舌板,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此方案,并获国家新型外观专利,以利于方便临床检查工作。

  • 标签: 压舌板 医疗器械 新型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在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时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取85例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满意率和Braden评分。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电动气压止血带 压力性损伤
  • 简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方向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挑战,是时代赋予护理学专业新的责任和任务。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课程结构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转变 系统化整体护理 设置
  • 简介:目的研究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280例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中随机抽样140例.给予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另140例仍维持原有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对照组,进行发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0;其对照组为:34.3%;P<0.01.高血压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5.7%;其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成正相关.即健康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发病率 健康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2 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2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未行分娩镇痛)。结果: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发热率、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管内分娩镇痛 孕妇 妊娠结局 发热
  • 简介:摘要:中药冷热湿敷是中医中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冷热湿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敷料滑落的问题,不止患者的体验感差,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综合我院在过往的中药冷热湿敷的治疗经验,中药冷热湿敷中敷料的固定性差,保温效果不好,我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了一种用于中药冷热湿敷的固定保温贴结构,本结构具有简单、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突出特征,与一般的中药冷热湿敷方法相比,可持续保持药包温度,确保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因反复加热药包而增加的工作强度。

  • 标签: 中医贴 设计 研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健康教育干预和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对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根据Zung焦虑、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合化疗病人具体情况设计)将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和对可能出现的化疗毒副反应的担心程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能显著改善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疗病人。

  • 标签: 心理干预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日益显著,为护理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考核方法,OSCE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对护理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理教育 应用进展 临床能力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级的1个护理大专班护生作为实验对象,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作为其教学、考核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偏度系数为0.87,峰度系数为0.80,得分率较高的考站为中医护理技能的2个考站,得分率较低的考站为健康教育站、护理评估站。(2)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平均难度为0.78,平均区分度为0.26,内容效度比平均数为0.95,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操作考核占35%+期末理论笔试占35%)的相关系数为0.39(P<0.01);评分者之间的信度系数为0.51~0.94。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可考虑在其他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中运用,以培养和锻炼护生的临床能力。

  • 标签: 中医护理学基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生 考试质量 成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8月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分别选取2018年8月前后各一年收治的急诊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效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理责任、自理观念、自理技能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急诊科中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对安抚急诊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急诊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都有积极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提高了急诊科诊疗及护理质量。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 急诊科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