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模拟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综合模拟人对134名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模拟教学的评价。结果分别有97.76%、97.01%、94.03%、96.27%、95.52%、98.51%、97.76%、94.78%、98.51%的护生的认为模拟教学在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技能操作练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综合能力的提高、临床思维及应变、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增强学习效果、身临其境等方面具有优越性。结论模拟教学使护生在近似真实的临床场景进行学习,有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模拟教学 基本护理技能 护生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损伤,对2008级70名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前4周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课程结束后,评价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效果。结果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后,学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67名(95.7%)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加深了其对职业防护的理解,59名(84.3%)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职业防护技能。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职业防护 课程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教师职业态度对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一区实习的18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工作5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6名临床教师,根据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分并由高到低将其分为P1组和P2组,每组18名。P1组为职业态度优良带教组,P2组为职业态度一般带教组。观察组护生由P1组教师带教,对照组护生由P2组教师带教。实习前、实习结束前1周用护生职业态度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实习护生在实习前其专业态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前1周,两组护生的专业态度评分分别为(8.72±0.85)、(4.72±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2,P〈0.05)。结论临床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对职业的忠诚及热爱,才能有效引导本科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 标签: 临床教师 本科护生 职业态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新毕业护士岗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效果,以增强新护士职业防护的意识,提高其预防危险因素和处理能力。方法对65名新毕业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具体措施包括:评估新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根据其需求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集中授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培训后,评价岗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效果。结果培训后,65名护士职业防护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0.00±5.28)分和(89.90±4.64)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可以提高新毕业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及职业防护危险预防与处理能力。

  • 标签: 护士 职业卫生 安全管理 教育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对太原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553g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士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心理资本得分为(88.19±13.20)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为(46.68±7.54)分。心理资本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希望、乐观和自我效能对护士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有预测作用。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心理资本,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促进其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心理资本 职业生涯规划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男护士职业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为管理者稳定男性护理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立意取样法抽取我院护理岗位男性护士16名,运用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影响男护士职业满意度的因素分别是自身因素、家庭困扰、护理职业及社会因素。结论在岗男护士职业满意度低,其原因在于对男性从事护理职业不认可、护理职业环境不满意。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男护士职业价值观教育、改善职业环境,从而提高男护士职业满意度。

  • 标签: 男护士 职业满意度
  • 简介:根据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分析护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和质性研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护理学研究生质性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护理学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质性研究课程的构想。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定性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CIPP模式了解并改进现阶段护理实践技能操作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并进行政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护理操作技能评分表》对2011年4月至6月在某护理学院实训中心进行集中轮回操作训练的280名护生进行考核,同时对教师进行访谈。结果CIPP模式能够发现护理实践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论应用CIPP模式对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成绩进行评价,为制订教学计划与内容提供建议,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培养合格护理人员。

  • 标签: CIPP模式 护理实践技能 评价
  • 简介:由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广东省卫生厅工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护理学会承办,广州医学院卫生专业技术学院、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协办的2012年广东省女职工医疗护理岗位创新技能决赛,经过2天的角逐,于2012年8月25日完满结束。

  • 标签: 护理岗位 职工医疗 广东省 技能 广州医学院 卫生专业技术
  • 简介:目的掌握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特点,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方式、次数、疾病的类别和病期、刑期、罪型、既往自杀史、自杀原因等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自杀方式为撞头撞墙16例次、吞服异物7例次、咬手咬舌5例次、割腕割脖3例次、自缢3例次。其中抑郁症16例,占52%;反应性精神病(拘禁性精神障碍)6例,占19%;精神分裂症3例,占9%;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例,占9%;其他3例,占9%。刑期5年以下6例,占19%;5~10年7例,占23%;10年以上11例,占36%;无期徒刑2例,占6%;死刑缓期执行5例,占16%。暴力型罪18例,占58%;财产型罪6例,占19%;运输贩卖毒品罪2例,占7%;性型罪2例,占7%;其他3例占9%。入院前,在监狱服刑期间有割腕自杀史6例次、刺腹自杀史4例次、吞服异物史5例次、撞头撞墙撞玻璃史6例次、触电源史2例次、藏药史1例次、咬手史1例次、自缢史1例次。结论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具有冲动性、威协性、情绪性,做好风险的评估,细心观察、重点防范,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做好心理护理,可有效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服刑精神病患者 自杀 对策
  • 简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包括造血干细胞的内在性缺陷、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有关造血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调控机制异常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重型再障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以其简便易行的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总结了在住院精神病人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方法,引入激励机制后,调动了住院精神病人的积极性,使其配合工娱治疗,服从管理,使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之间及护患之间纠纷减少。认为在工娱治疗中引入激励机制能提高住院精神病人的工娱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病人 工娱治疗 激励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低血钾症的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将66例出现低血钾症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60例血钾浓度在正常范围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进食差、躯体疾病多、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偏大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低血钾症的主要原因。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低血钾症由多种原因引起,要采取综合干预。

  • 标签: 老年患者 精神病 低血钾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BL)模式在护理伦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TBL分组方式、教学设计、评分方式等,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选择临终关怀伦理和安乐死伦理这两部分内容,对310名大专学生开展TBL教学。结果学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成绩,85.5%~64.5%的学生对TBL分组方式及学习效果很满意;大部分学生自评小组合作能力、学习主动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态度、沟通能力等有了较大进步。结论’r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但需注意课前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科学进行学生分组、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和时间、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度等。

  • 标签: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 护理伦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属应激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杭州市部分社区的12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亲属应激量表测评总分男性(8.71±5.92)分、女性(12.6±6.47)分,一般健康问卷测评有18人≥4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20人〉50分,抑郁自评量表测评30人〉53分,亲属应激量表的3个因子分及总分与一般健康问卷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心理应激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某大学护理专业30名本科生分成4组,每组由2名导师组织针对脑卒中护理的PBL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导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学生对PBL课程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导师表现的评价。结果导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总分显著提高(P=0.027);学生认为PBL课程中"主持人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语言沟通能力",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对导师的评价中,"准备与态度""交流与反馈"的评分较高,"过程控制"的评分较低。结论PBL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导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PBL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

  • 标签: 基于问题的学习 教育 护理 脑血管意外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明确主讲教师权利与义务,制定主讲教师遴选、考评以及奖惩制度,探索和完善主讲教师负责制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方式。结果专业课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6年中,主讲课程的总评优秀率达到100%;课程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优质双语示范课程,2门军队优质课程,5门校级优秀课程;骨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1名主讲教师获得总后勤部育才金奖,2名教师获育才银奖.3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2名教师获校特级优秀教师称号,10名教师获校A级优秀教员称号。结论主讲教师负责制对调动护生求学积极性。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在促进护理学科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有待改进和完善。

  • 标签: 护理 课程 主讲教师 师资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外敷医用兵兵贴和外涂喜疗妥乳膏在治疗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用兵兵贴外敷,对照组采用喜疗妥乳膏涂于患处,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敷兵兵贴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用兵兵贴 喜疗妥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集柬干预措施在预防肿瘤病人机械通气痰痂堵塞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两所医院行术后气管插管的肿瘤病人7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8例)和实验组(4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痰痂堵塞管道发生率为12.4%,实验组为3.7o/oo,实验组堵塞管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集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肿瘤病人气管插管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肿瘤 机械通气 集束干预 痰痂堵管
  • 简介:为应对信息化密集的工作环境对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提出的挑战,运用信息学理论和护理理论,在对护理信息能力概念和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重要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目前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学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提出护理信息能力培养与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方案相整合的设想,旨在为探索和发展我国的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的理论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学生 护理 护理信息学 模型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