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尽管 肠造口 已经对很多患有 直肠癌 的 患者生命 进行了救治,然而因为这一治疗方法对 生理排泄 方式的改变,使得患者的 排便过程 难以进行 自主控制 。同时,实施 造口治疗 以及长时间的 护理 会产生一系列 并发症 ,严重影响了 肠造口患者 的心理健康和 社会交往 。鉴于此, 本文 将对 肠造口 患者在 家庭护理 方面的 干预进展进行 分析。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家庭护理干预 进展
  • 简介:【摘要】 糖尿病作为现代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血糖值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保持血糖值的稳定,本文主要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整理出文献综述,并根据文献提出在血糖稳定期间进行家庭延续性护理的关键,为四种护理,分别是监测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心理健康护理等家庭延续性护理,指出家庭延续性护理是现代护理的重点,为我国糖尿治疗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提供镜鉴。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稳定期 家庭延续性护理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妇科疾病患者 76 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38 例和对照组 38 例,研究组实施家庭式沟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 94.73% ,显著高于对照组 76.31% ,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 P<0.05 。 结论: 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式沟通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式沟通 妇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内收治的住院新生儿 10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 50 例作为对照组在病房治疗的时候进行常规护理,剩余 50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家长的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不同护理方式实施后,实验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更好,家长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对比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新生儿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为患儿营造一个适合的生长环境,生长发育得到有效护理干预,同时新生儿家长对于新生儿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更好,相关技能更熟练,利于出院后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 知识掌握 生长发育 应用效果 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焦虑、抑郁心情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情绪评分为(33.92±2.47)分,抑郁情绪为(35.27±2.7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5.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能有效的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使产妇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 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 要:随着每个早产儿的降生,都将会给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一直是护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人文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家庭参与护理模式逐渐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参与护理模式(FICare)也能为早产儿带来巨大获益。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学的关注重点已经从早产儿的治疗效果转移到“婴儿-家庭”这一家庭内部关系。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得到进一步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该模式希望早产儿父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生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中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作为家庭强化育儿的有效措施,到目前为止,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本文将通过重点介绍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起源,以及目前其在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便FICare 模式能够尽快的普遍适用于我国早产儿救治。

  • 标签: 早产儿 家庭参与式护理 育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中晚期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还实施家庭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同时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帕金森病 家庭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上级医联体医院收治病情平稳后转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 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顺利好转出院,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1例)及对照组( 41例),两组患者均开展社区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家庭跟进式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依从性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康复训练的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 FMA、 MBI评分均显著升高( P< 0.05),研究组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从而改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家庭跟进式护理 社区 老年脑卒中 康复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糖尿病(简称 CDM)家庭照护者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来院治疗的 310例 CDM家庭照护者,分 A组和 B组,各 155例,分别行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 B组,并发症率为 5.16%, B组为 11.61%,差异对比均显著( P< 0.05)。结论:为 CDM家庭照护者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护理能力,确保护理安全,临床可实际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糖尿病 家庭照护者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家庭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102例,随机分为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的对照组( n=51)与常规出院指导合并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 n=51),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出院 1年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 HAMA分值和 HAMD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方法以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6月,分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产妇 产后抑郁 无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19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共计 60 例,单双号信封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数以及膝关节功能分数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分数以及膝关节功能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护理后两组的 VAS 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 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 VAS 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家庭护理干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快速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有效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膝关节损伤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 2019年 4月—— 2020年 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9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各有 4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家庭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家庭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家庭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家庭护理依从性评分均进行提高,同时对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进行缩短,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以后的临床中应该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干预 膝关节损伤患者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对 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58 例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29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 PICC 置管患者采取家庭同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 家庭同步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4-2020.4 月收治的 88 例性早熟的患儿,利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 44 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理状况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心理状况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利用延续性护理为性早熟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患者放疗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喉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60例列为观察对象,就其临床资料施以回顾性分析,遵循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两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30例完成研究。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获得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针对两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观察工作。结果:常规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同常规组施以比较工作后,要远优于常规组且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喉癌术后放疗的患者提供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可为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给予巨大的支持以及帮助,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应用此护理模式。

  • 标签: 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 喉癌术 放疗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内科出院患者家庭护理效果及远期预后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在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出院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远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的出院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率,护理效果得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的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神经内科 家庭护理 远期预后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开展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 本项研究所选择分析的患者均为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再本院进行了精神分裂症治疗的 84 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 n=42 )和观察组( n=42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手段,在患者护理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对照组心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以及生理职能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个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之后对其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初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是为2019年12月-2020年6月,其中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30例实施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视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优,P

  • 标签: 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后抑郁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初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是为2019年12月-2020年6月,其中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30例实施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视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优,P

  • 标签: 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后抑郁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