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分诊管理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间在我院进行挂号就诊的患者 130例,其中进行传统挂号就诊的为对照组以及进行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研究组各 65例,观察不同挂号就诊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就诊花费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 51.244.39) min、 13.85%,研究组( 17.382.87) min、 3.07%;进行挂号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及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能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缩短就诊花费时间及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 护理满意度 就诊等候时间 护理纠纷发生率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增强CT检查已成为现代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而医技部门有限的CT机器设备资源与临床患者大量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如何让患者有序地进行检查,避免检查高峰期拥挤,分流患者、优化护理工作是放射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2015年3月根据患者病情、检查部位、准备时间的长短,自行设计增强CT检查分时段预约表(表1),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标签: 表格 增强CT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阐述实施护理分诊管理期间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的方法,并探究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抽选我院就诊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传统挂号就诊形式就诊,观察组患者采取分时段预约挂号形式就诊,统计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差异,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计算各组就诊者对此次挂号就诊的满意情况及纠纷发生概率。 结果 观察组就诊者候诊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等情绪评分相较对照组较低( p < 0.05 ),此外,观察组患者纠纷发生概率相较较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通过开展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实施护理分诊管理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用时,提高满意度,值得运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分时段预约挂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 月 -12 月收治的 116 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门诊分时段预约改进时间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改进后,对照组为改进前,各 58 例,对比患者就诊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 结果 : 实验组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且 实验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同时 实验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优势,所以能够将其应用到医院门诊管理中,以此提高医院门诊服务质量。

  • 标签: 分时段预约挂号 医院门诊 服务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门诊预约挂号在护理分流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3月至 2019年 9月门诊预约挂号患者 600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挂号流程分为两组。每组 60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预约不同时期的挂号预约相关疾病,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的挂号流程预约相关疾病。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门诊预约挂号模式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患者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分时段预约挂号 护理分诊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放疗时段追踪管理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放疗期追踪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追踪管理护理模式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各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追踪管理模式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放疗 追踪管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系统对门诊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接受门诊咨询服务的患者60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00例,给予常规的排队挂号就诊,观察组3000例,应用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系统。比较两种挂号手段对门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93.33%)的门诊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系统 门诊服务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不同时段患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2012年2月-2012年11月对我院167例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进行调查,在术后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对病人患侧上肢进行测量.[结果]患肢前屈和后伸在术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康复效果越来越好.[结论]术后0.5个月-1个月是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关键时期,此期医护人员应给予全面指导,以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患侧上肢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质量持续改进(PDCA)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妇科特殊时段口服给药的合格率。方法:首先建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确定主题,选取2022年1月-2022年8月特殊时段用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应用前后给药的合格率,评价其在提高特殊时段口服给药中的效果。结论:PDCA活动后,妇科特殊时段口服给药的合格率从89%提升到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提高妇科特殊时段口服给药的合格率,确保了用药安全,提高口服给药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质量持续改进 特殊时段 口服给药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分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将其应用于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就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纳入30万例2020年7月-2021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预约挂号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针对护理分诊管理模式(研究组15万例)由患者在正常时间内在我院微信公众号、健康甘肃APP、现场自助机上自行预约就诊时段,与传统挂号就诊模式(参照组15万例)在就诊当天于门诊直接挂号,观察分析两组患者SAS、SDS 、就诊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后予以对比,同时判定管理模式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SAS、SDS 、就诊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均显优势性,引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对比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护理分诊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提升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分诊管理 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加强分时段护理在部分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喉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加强分时段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强分时段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喉癌 加强分时段护理 部分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针对神经外科躁狂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过程中,采用分时段舒适护理措施的具体效果,以此实现针对该类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效果最大化。方法 选择160名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神经外科躁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小组划分,得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约束护理,观察组接受分时段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无论是皮肤完整性差、约束带挣脱、末梢血运不良的发生概率当指标方面,观察组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 分时段 舒适护理 躁狂 保护性约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特需病房肿瘤手术患者提供风险量化评估联合三时段护理对压力性损伤防治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取56例特需病房肿瘤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划分,组别各为28例。对照组应用三时段护理,研究组应用风险量化评估联合三时段护理,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的体温情况、低体温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和对照组的术中体温情况、低体温情况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研究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后的结果呈现差异性(P

  • 标签: 风险量化评估 三时段护理 特需病房 肿瘤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护理效率是护理单元中投入的护理人力、资源,所产出的护理活动及措施的数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评估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比较直接的临床数据来评估成本,二是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测量效率。

  • 标签: 护理单元 DEA法 计量经济学模型 效率评估 临床数据 护理人力
  • 简介:[目的]真实了解病人对整个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发现并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方法]以病区为单位,对每位当日出院的病人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结果]实施“单元式”满意度调查后,各护理单元共解决自身存在问题214条,护理部协调解决问题61条,改进护理措施23项,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95.1%上升至98.6%。[结论]“单元式”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能发现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单元式” 护理服务 病人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教学单元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根据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教研室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分解出护理教学单元的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并确立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结果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实践,全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提升了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结论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客观、有效、操作方便,使临床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护理教学 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单元中使用多维度协同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实施整体护理后,对中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共选取40例患者开展研究,将其分成观察组(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实施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A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模式下整体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运动功能,促进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卒中单元模式 整体护理 中风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重症护理单元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儿童重症护理单元中74例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护理实践。采用对比法,将拔除前和拔除后的护理措施和患者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在74例中心静脉导管拔除中,拔除前实施了循证护理实践,包括术前血液培养、皮肤消毒和无菌技术操作。拔除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局部感染和血栓形成。此外,拔除后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结论:儿童重症护理单元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这一实践对于提高儿童重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重症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文关怀的逐渐普及,人文管理在医疗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中医骨伤科护理单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和康复,因此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分析人文管理在中医骨伤科护理单元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各类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与患者支持,人文管理措施在骨折患者中运用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对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关系、患者满意度以及康复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全面评估人文管理在中医骨伤科护理单元中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医疗质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人文管理 中医骨伤科 护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