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护理部于2011年4月设计制作新的护理安全警示床头标识,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安全警示 床头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患者护理中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患者,分析护理过程中护理警示标识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眼科患者护理常见不安全因素较多,通过相应的护理警示标识实施,降低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满意度。结论:眼科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护理警示标识有助于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推荐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 眼科 护理警示标识 安全管理 不安全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ICU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使用管道标识护理的ICU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9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管道标识管理。结果:(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均分为(94.1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均分(80.12±2.45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给药差错、管道更换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管道标识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道更换差错率、给药差错率,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管道标识 ICU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安全防护标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安全防护表示管理,统计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少,且明显比对照组少,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安全防护标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评估标识系统在老年患者压疮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4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应用Waterlow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根据评分结果,应用压疮标示牌进行警示和指导,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根据评分结果,对高危人群进行常规压疮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标识系统在老年压疮中的临床作用明显.

  • 标签: 压疮 标识牌 Waterlow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对比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可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总结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规范的实践体会。规范新生儿踝标识带信息内容,设置不同体质量新生儿踝标识带松紧度表,制定踝标识带细则,完善新生儿身份信息胸牌的制作。对护士进行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家长加强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临床实践6个月后新生儿踝标识带一次系戴成功率提高,更换率下降,家长对新生儿标识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提高,胸牌信息错误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身份信息 踝标识带 胸牌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 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例。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执行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为 4%,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护理差错的出现几率为 10%,护理满意度为 90%( P< 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差错问题的出现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 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例。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执行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为 4%,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护理差错的出现几率为 10%,护理满意度为 90%( P< 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差错问题的出现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基本的行为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患者有6例护理不良事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标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应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儿,将所有病人根据随机分组方法设置为参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病人实施日常标准化护理方案,参考组实施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风险警示标识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比 例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比例。结果:护理后,参考组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比例11.6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的价值(P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标识在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9年 3月到 2019年 11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总共选取 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比。根据护理标识实施前后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护理标识。在不同护理后统计所有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风险结果。 结果:实验组对于护理的评价指标相对于常规组具备明显优势,数据优势突出,P< 0.05;实验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方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适用于统计学标准, P< 0.05。 结论:护理标识在提高泌尿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质量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选取42例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1名给予风险警示标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负责患儿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分析标识安全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94名血液透析患者,并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了对照组(47人)和观察组(47人),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识化管理。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出现不良事件,观察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比例为4.24%,显著好于照组的14.89%,组间存在着差异性(P

  • 标签: 标识化安全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