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808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腹膜透析导管体外部分破损,破损后发生腹膜炎10例,其中3例因腹膜炎终止透析。分析原因可能有:导管某部位长期折叠牵拉,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使用剪刀剪断,锐器意外刺破导管。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制订腹膜透析导管意外处理流程、加强院外电话随访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 留置 护理
  • 作者: 吴玲常俊刘红坤蒲金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外科接待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差错及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外科护理存在诸多潜在的护理风险,经预防性护理,提升了护理水平,满足了患者需求,值得推广。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调查458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情况,选取出现静脉留置针渗液、脱落、肿胀、堵管的患儿66例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依次为堵管、肿胀、脱落、渗血,与患儿的年龄、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均相关.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静脉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反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痛苦.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引发因素及护理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进行PICC的60份老年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原学检查及引发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共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5例,感染率为8.33%,其中局部感染3例,血行感染2例;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与置管位置、输注液体种类、化疗疗程、导管留置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置管,优选置管位置,严格进行PICC标准化操作,输注高营养液前后脉冲式冲管,合理选择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结束后及时拔除,提高患者自我处理意识,减少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分析 处理对策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当心肌缺血时间大于20~30min时,心肌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缺血超过6h后,缺血区域20%~80%的心肌发生坏死,因此AMI越早得到治疗,患者获益越大。

  • 标签: 心肌梗死 腹痛 误诊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无缝隙姿势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将2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25例、观察组1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缝隙姿势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肩痛发生率、肩痛程度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肩痛发生率为14.2%、肩痛程度(5.94±0.93)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进行患者依从性与肩痛程度相关性分析,r=-0.748,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无缝隙姿势控制能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肩痛发生率及肩痛程度,促进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无缝隙姿势控制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回防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领取检验报告当日予糖尿病健康知识一对一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或微信、QQ建群回访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FPG、2hPG及HbA_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访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回访干预 糖尿病前期 血糖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眼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焦虑情绪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175例眼科住院患者,依据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焦虑状况对其进行分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找出影响眼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焦虑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包括对药物价格的直观感觉、是否掌握疾病基本知识、用药次数、是否被告知详细的用药方法;影响患者焦虑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结论在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焦虑,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眼科 用药依从性 焦虑 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结合我国自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以来的教育现状,从培养目标、招生情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师资力量、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并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剖析,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教育 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现状
  • 简介:[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脑血管复合手术液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5年12月开展的42例复合手术液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前馈控制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46例复合手术的液路进行管理。比较前馈控制前后两阶段液路问题发生的情况。[结果]前馈控制实施后液路相关问题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理论应用于脑血管复合手术液路管理中,降低了各种液路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液路管理意识和方法,有效保障了新型手术的安全。

  • 标签: 前馈控制 复合手术 液路管理
  • 简介:[目的]介绍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特色。[方法]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确立各部门职责及其中护理质量控制监控内容、监控方式等主要内容;查阅现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新方法新进展;将上述方式及特色与其比较。[结果]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全员参与度比较高、监控面比较全面、监控力度大;同时监控内容有详细计划、明确阈值及统一的查核标准;而且查核者的一致性比较高、针对查核问题进行的改善方式比较先进同时改善追踪也比较完善。[结论]以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方式,符合现代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需求,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 标签: 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作者: 刘杜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x2=4.5997,P<0.05,差异有意义;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806,P<0.05,差异有意义;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63±2.33)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92±3.55)d,经统计学检验,t=6.0617,P<0.05,差异有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7.4323,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简介:[目的]了解肾移植受者健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术的252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部控制源、外部权威人士控制源、命运/机遇控制源得分分别为27.32分±5.20分、27.08分±4.80分、16.85分±5.33分,心理控制源类型以内控型为主(56.7%);社会支持得分为43.43分±7.68分;内部控制源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196,P〈0.01),命运/机遇控制源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191,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健康观念和社会支持总体较好,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其相关关系,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肾移植 受者 终末期肾病 健康心理控制源 内控型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26例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病人病历资料,探讨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因素是病人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原因,占比53.85%。对疼痛刺激耐受力低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第二大原因,占23.08%。此外,过度压迫或牵拉、血容量相对不足和空脏脏器刺激也可能引发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占比分别为11.54%、97.69%、3.85%。[结论]应强化心脏介入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并注重补充血容量和疼痛护理,以有效预防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术后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原因
  • 简介:[目的]构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人饮食控制知信行量表,以指导医护人员科学评估其饮食控制状况。[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基本框架,经文献回顾参考相关指南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0。总量表第1轮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19±0.79)分,变异系数为0.19,协调系数为0.254;第2轮重要性评分为(4.38±0.28)分,变异系数为0.16,协调系数为0.197。经χ2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形成的量表包括知识(16个条目)、信念(14个条目)、行为(12个条目)3个分量表共42个条目。[结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人饮食控制知信行量表可用于评估病人的饮食控制知信行状况,为相关干预提供测评工具,也可为知信行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痛风 饮食控制 德尔菲法 量表 知识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并分析血糖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康奈尔医生指数(CMI)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CM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上升、病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均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模式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1~6月)收治于我院接受腹腔镜干预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护理模式实施后(2016年7~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试验组接受针对术后疼痛控制的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试验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病例干预后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实施后护患双方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模式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实施术后疼痛控制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受,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积极护理成果 科学转化模式 胆囊结石 腹腔镜 疼痛
  • 简介:依托基础胰岛素患者管理软件系统,建立“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由医生、护士、患者共同参与,对3194例使用基础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共随访12周,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情况。随访期间患者空腹血糖值较入组时均有所改善,且随着患者参与项目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值逐渐接近正常值,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未出现明显波动。“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的实施能够优化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每日胰岛素使用剂量。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