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作者: 王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诉疼痛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眼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焦虑情绪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175例眼科住院患者,依据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焦虑状况对其进行分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找出影响眼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焦虑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包括对药物价格的直观感觉、是否掌握疾病基本知识、用药次数、是否被告知详细的用药方法;影响患者焦虑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结论在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焦虑,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眼科 用药依从性 焦虑 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皮肤类型、气候及温度、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及精神状况患者瘙痒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温、合并肝和肾或代谢功能疾病及过敏、洗澡温度过高、使用碱性洗涤剂、食用海鲜及辛辣饮食、精神压抑或紧张均是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与低温、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患者精神因素均存在一定关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寻常型鱼鳞病 皮肤 瘙痒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运用匹兹堡睡眠状况自评量表(PSQI)、住院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QLS)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性疼痛护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shunt,TIP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实施TIPS手术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TIPS术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改善预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的推广价值很高。

  • 标签: TIPS手术 优质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评估在改善术后活动性疼痛管理质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数字评定法(NRS)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文版功能活动评分法(FAS)和NR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h静息时和功能性活动时NRS评分,记录两组FAS分级情况、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静息时NRS评分、活动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术后FAS疼痛分级以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结合NRS进行疼痛护理评估,可以有效减轻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性疼痛感,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后疼痛 疼痛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压力知觉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术前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前CPS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并改善其负面情绪。

  • 标签: 正念减压法 压力知觉 术前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行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麻醉恢复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PARS评分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入室及出室时PAR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镇静剂使用率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室时P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RS评分能有效反映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生理功能变化,可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留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甲状腺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双主体并重干预模式在肾结石手术治疗低龄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我科收治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低龄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双主体并重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主体并重干预模式对肾结石手术治疗低龄患儿实施护理,有利于患儿自护能力的提升,降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肾结石手术/护理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护理干预外,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干预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耳穴压豆 情志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方法:采用疼痛知识需求调查问卷、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68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水平,提出相应干预对策。结果:疼痛评估、药物治疗、疼痛个案管理是护理人员主要知识需求;影响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态度和知识的因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和年龄等(P〈0.05)。结论: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掌握不充分,医疗机构应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差异加强疼痛知识的培训,进一步优化疼痛管理模式,改善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提高知识水平。

  • 标签: 骨科护理人员 疼痛管理 知识 态度
  • 作者: 颜美颜春利刘学萍黄承锁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评价强化心理护理效果,分析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共收治恶性脑肿瘤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2例,均按照路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包括落实心理状态评估与理性情绪疗法、指导躯体情绪调节、加强日常管理。结果:化疗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化疗前,观察组2个周期后低于化疗前、1个周期后,化疗后低于2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化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化疗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差异,在化疗前患者焦虑水平达到巅峰,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3D胸腔镜全肺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3例行3D胸腔镜全肺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和护理经验。结果33例行全肺切除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包含快速冰冻)90~580min;出血量50~1200mL。术后住院时间4.0~5.5d。术后发生肺炎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均治愈。结论做好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肺康复运动训练操的指导;术后加强氧疗、液体、体位、胸腔引流管、疼痛等管理,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全肺切除 3D电视胸腔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亲情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舒适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亲情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围术期 亲情护理服务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综述了PICC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常见并发症包括静脉炎、PICC置管导管堵塞、PICC导管异位以及PICC穿刺点出血。静脉炎的干预措施包括B超外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置管前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浸泡导管、使无菌无粉手套、应用脉冲电疗法以及应用水胶体敷料;导管堵塞的护理干预包括规范操作要点、指导患者行握拳活动、微导丝配合尿激酶再通导管,使用微导丝机械碎栓加负压抽吸。认为护理人员应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进行全面维护,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PICC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肠造口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肠造口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造口术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为营养不良,达到了22例(55.00%),其次依次为电解质紊乱12例(30.00%),造口皮炎9例(22.50%),造口脱垂3例(7.50%),造口回缩2例(5.00%),伤口裂开2例(5.00%),肠梗阻1例(2.50%),造口大量出血1例(2.50%),切口疝1例(2.50%),所有患儿均存活,无患儿死亡.二期造口关闭术后患儿的小肠造口关瘘时间为34d-7.5个月,平均(2.99±1.23)个月,结肠造口关瘘时间为2-11个月,平均(5.01±1.2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短肠综合征5例(12.50%),腹胀、呕吐2例(5.00%),切口感染/愈合不良1例(2.50%),肠粘连梗阻1例(2.50%);所有患儿均存活,无患儿死亡.结论:小儿肠造口并发症较多,临床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其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小儿肠造口 常见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综述了老年痴呆患者进食困难的评估工具以及护理干预进展。常用的进食困难评估工具有:爱丁堡痴呆进食评估量表、进食行为评估量表和进食能力评估量表。对于进食困难者,从个人、人际、社会和环境层面总结出强化进食记忆,增加运动锻炼,协助独立进食,培训照护人员,选择合适食物,使用辅助性器具,改善就餐环境,增加照护人员和转变护理干预模式等9个方面实施干预措施。建议未来可通过规范研究设计、扩大样本量,对干预对象进行统一分类,应用客观直接的结局指标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

  • 标签: 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 进食困难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58例.2组患者均接受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治疗,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对青光眼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眼压低于常规护理组,舒张期血流速峰值和收缩期血流速峰值均高于常规护理组,阻力指数低于常规护理组,青光眼知识、药物依从性、生活方式和习惯及总体认知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症状和视功能、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青光眼的认知水平、改善眼部血流状态、降低眼压,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眼压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情况、情绪变化情况、恢复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研究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术后疼痛,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优质护理服务 焦虑抑郁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