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专业观又称专业思想,是学生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学习,从事专业工作的思想基础。积极健康的专业观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投入度。目前在护理专业领域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思想的动摇必将影响其行为,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历史、社会、医院、家庭等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关于专业思想问题调查了近700名本科护理在校生和实习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学生 护理 护理专业思想
  • 简介:护理专业思想是护生对自己所从事护理专业总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护生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进入临床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科护生作为我国护理界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的护理学导向,提高我国的全民健康水平,指导基层工作及提高整个国家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认为护士地位低下,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是医疗工作的附属;在学校里护理专业不受重视,教育环境差,护生不清楚专业发展的前途,与医学生相比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和自卑感等因素,

  • 标签: 本科护生 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专业思想 稳定性 护理专业 全民健康水平
  • 简介:纵观我国护理发展的现状,我们的护士队伍似乎没有走出这样的怪圈:护士职业光荣,但难为护士本人所热爱;护理学科迅猛发展,但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定;大量的优秀护理人员提早离开了护理岗位;护士渴望改变,但同时认为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撼动护理的现状,希望渺茫;护士希望被人理解,但因为长期留存的对护理工作的偏见严重干扰了这份理解;护理管理人员努力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但服务质量仍差强人意;工作程序的单调、重复,患者的误解、责难,

  • 标签: 护理管理人员 护士职业 心态 护理学科 护士队伍 专业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所患疾病的种类也随之增加,社会对康复治疗学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康复人才培养日趋完善。但目前大多康复医学专业教学多注重于成人康复治疗学领域,忽视了对儿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儿童康复事业需求。产教融合作为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桥梁,有效的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人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产教融合思想下”对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与分析,为建设“儿童康复”特色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提供参考和思路。

  • 标签: 产教融合思想 康复治疗学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简介:目的探讨男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其专业思想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和某医院护校60名男护生及2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与患者、护理教师间的沟通,仪表不规范,面临角色冲突,实习排班受到限制及就业存在矛盾;其思想状况表现为择业目标不明确、对从事护理专业的信心不足。结论社会应重视男性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善于发现男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正确引导,创造利于男护生发展的环境。

  • 标签: 男(雄)性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护理管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失眠主要原因,并探究出科学的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本报告以2020年5月-2021年5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9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例作为数据提供对象,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45例为每组人数,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并分析失眠发生因素及护理后效果。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后发现,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包括: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其中疾病是最主要影响因素;此外,研究组在干预后,其PSQI分数更低,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后,影响睡眠的最主要因素是疾病因素,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失眠 综合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港输液不畅原因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静脉输液港输液的患者 56例次临床资料,研究出现静脉输液港输液不畅的缘由,同时提出专门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6例次发生静脉输液港输液不畅情况,具体引发因素涵盖了穿刺部位不合理,针头选择不正确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采取专门性的措施推动静脉输液港输液通畅。 结论:因此可看出,充分研究静脉输液港输液不畅因素的前提下,运用高效的护理手段,可较好的提升输液港输液的总体质量,可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输液不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AD-CAM技术修复牙齿后护理措施。方法:采用 CAD-CAM技术对 30例牙齿损坏的病患采取全瓷冠修复,在病患戴牙之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且对病患展开随访。结果: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 96%,在进行 CAD-CAM技术修复牙齿之后的 1—24个月的病患随访结果来看,病患的修复成功率达到 100%。结论:采用 CAD-CAM技术修复牙齿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确保病患的满意程度,提升治愈成功率。

  • 标签: CAD-CAM 修复牙齿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助产师对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遴选180例分娩产妇作为对象,均于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诊。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完成组别划分。观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90例)与观察组(展开围产期优质护理,90例)的分娩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同比于对照组居于更低水平,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师在产妇分娩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增强其对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并积极展开围产期优质护理,可使产妇分娩疼痛得以快速有效缓解,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 标签: 分娩疼痛 助产师 认识程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且心血管疾病类型多样,如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均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持续性的影响。护理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心血管内科患者数量众多,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临床护理期间应重视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总结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基于此,在本文中便简单探析了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21世纪的到来将给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危险。与130件职业压力较大的职业相比,护士名列前40名。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逐渐增多,国内近几年也逐渐开展。本文就国内护士的压力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护士压力 护士工作压力 职业危险 国内外 护理工作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评价医院痛风用药的规律及合理性,为临床痛风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门诊2020年6月~2020年12月治疗痛风疾病处方,对患者及其用药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DDDs值、DDD及DUI进行评价主要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其用药的趋势分析。结果:本次处方分析数据中得出,该疾病中年患者居多,且有年轻化趋势[4]。女性患者数低于男性患者。治疗痛风的药物中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结论:分析痛风用药中,慢性治疗用药多于急性用药,预防疾病需注重生活饮食调理,海鲜酒后多为发病高峰期。其中非布司他的使用比例较大,对治疗慢性期痛风效果明显。本院痛风用药基本合理,无药物滥用倾向。

  • 标签: []痛风 高尿酸血症 用药分析 DDD DUI DDD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当中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和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患者的院内感染具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患者组与未感染患者组。对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一些风险要素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临床护理因素是否对院内感染存在影响。结果:在180例患者当中存在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0例,其感染率16.67%。感染患者组和未感染患者组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治疗以及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院内感染 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行PICC穿刺后部位渗液的原因并对去进行护理后探究护理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选择其中32例PICC置管渗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16例为观察组行渗液原因分析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16例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7例。观察组16例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渗液原因分析针对性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3例。观察组渗液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PICC穿刺部位渗液因素较多,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渗液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穿刺 穿刺部位渗液 因素分析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进行 PICC穿刺后部位渗液的原因并对去进行护理后探究护理效果。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选择其中 32例 PICC置管渗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6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16例为观察组行渗液原因分析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16例 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 7例。观察组 16例 PICC置管渗液患者经渗液原因分析针对性护理后穿刺部位仍有渗液的 3例。观察组渗液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PICC穿刺部位渗液因素较多,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渗液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穿刺 穿刺部位渗液 因素分析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和防范措施,以为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提升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于2020年1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70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干预)、防范组(予以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干预+不良事件防范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防范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防范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重症ICU的护理高危因素,结合分析情况在重症ICU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高危因素防范干预后,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共7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高危因素防范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6例患者。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手术患者实施高危因素防范干预,可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重症护理管理 应用价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3-2022.3月我院10例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意外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包括医务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管道因素及管理因素。结论:导致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较多,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优化操作流程,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助于减少意外脱落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意外脱落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2组。结果:对照组风险发生率24.00%、观察组风险发生率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分析 安全管理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 ,并针对这些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 100例患者 ,将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都是 50例患者。比较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及具体原因。结果:经过护理培训学习后 ,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为 6例 ,对照组人数为 14例 ,两组差异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 .培训 ,对降低血透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策略